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曲朝圣者的颂歌(张引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曲朝圣者的颂歌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一曲朝圣者的颂歌》中国当代作家张引娣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曲朝圣者的颂歌

——读《虎面》有感

读完了《虎面》,我似乎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站在现实与理想的交叉路口,向往、痛苦、追逐……,他们被现实撕扯着,打击着,但却冲破层层的困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通向理想的道路。

以前,看过范墩子老师写的《我从未见过麻雀》,当时读的时候,就产生了共鸣,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看场、看果园等情景,佩服的是作者亦真亦幻,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把孩子的想象描摹的那么逼真,笔触游弋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用看似虚无的场景深深震撼了人心,拨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那根孤独的弦。于是,我就认真地看了作者简介,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九零后作者,2015年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系,而且是我们陕西永寿人,他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作品多篇。于是,就对范墩子老师刮目相看,搜寻着他的作品来读。这中间,断断续续看了他的一些小说,还有一些散文,就越发地被他的作品吸引。

近日,收到他的小说集《虎面》,就迫不及待地翻开,那种熟悉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村道、大树、田野……散发着淳朴却又诱人的气味,步入其中,山鬼、狐仙等,让我忆起了儿时的岁月,那种害怕却又想要看个明白的心境何其相似,既迷茫却又努力挣脱的奋斗,时而软弱无力,时而却又充满斗志,对奶奶的挂念,对爷爷的悲怜,对张火箭的同情,让我想到了家乡的亲人、邻居,他们像杨喇叭一样为了梦想在执着地奋挣,现实无情地辗轧着他们的理想,可他们无怨无悔,仍然行走在追求的路上;也有像天太一样,受了重创而隐藏起来,反过来从胯下看世界,与孩子一样无忧天真,遭尽孩童的捉弄却依然自得其乐,因为这比他们遭受的打击轻了许多;还有像天大一样的“诗人”们,躬身弯腰卑微地活着,却仍然不忘心中的阳光,背着门板写了一辈子诗,妻子流着泪支持他,村人习惯了他的朗诵,从村人的不屑到要听着天大的诗长眠,天大觉得自己终于“成功”了。他虽没有走出菊村,可依然活出了自我。也许,他是幸运的,他比杨喇叭的命运强,杨喇叭被现实狠狠地扇了耳光。虽然那么多人希望听到她的歌声,而且那么多的人,特别是男人从她的歌声中听到了自己的心声,听到了自己心底的悲伤,但他们不许,不许杨喇叭追逐自己的梦,男权社会重重的辗碎了杨喇叭的梦想,小镇的人们没有像包容天大一样接纳杨喇叭,因而,疯了的杨喇叭走了,走向了一个更为可怖的未来,只留下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张火箭。

正如《虎面》所说,“我将自己想象成一只老虎”,“怀着虎梦,我没日没夜地跑遍大街小巷”,“为了我的虎梦,我愿意放弃我拥有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作者笔下,那些不管是高贵,还是低到尘埃的生命,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他们忍受着世人的苛责,孤独地行走着,白眼、冷遇、不解,甚至谩骂、殴打。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阻挡他们朝圣的脚步,就如通往麦加的路上,一位位匍匐长跪的身影,狂风、暴雨,疾病、苦难,丝毫动摇不了他们的意志。他们可以被打得摔倒,趴下,但不可能遏制他们虔诚的心,只要有一口气,他们仍在艰难地前行。

摄影家》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生活狠命打击的朝圣者,他拥有了一台照相机,人们怀疑,就连妻子也是质疑的眼光,再加上小镇沉闷默然的压抑,他就冒着被别人骂是毫无责任心的男人,抛下自己最爱的儿子,踏上了追梦的旅程。很幸运,陌生的小镇接纳了他,他奔走于农田、广场、商店……沉浸在追求的快乐中,而且他获奖了,作品在纽约展出了,金光闪闪的铜雕像也屹立在小镇的中心广场。他就踏上归途,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表明自己的能力,可是现实的小镇丝毫没变,依然冷眼相对,妻子愤怒地烧毁了他当做宝贝的一切。当看到最后一句“大火在院里整整烧了一夜”,我眼前出现熊熊的大火,如血的火焰“呼呼”地冲向天空,那个摄影家似乎站在火心,虽然形容枯槁,却俨然是微笑冷静的眼神,我满眼泪光,向他挥手致意,送别一颗永远不屈的灵魂,又将踏上新的征途继续流浪。

当然,《虎面》里的对话、独白,顺序、倒叙等写法都展现了作者驾驭语言和结构的高超技巧,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看到最多的还是一群卑微而又真实的生命,他们孤独却又坚定地走在朝圣的路上,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或许阴风扑面,或许冷雨打头,亦或许冰雹围攻,他们全然不顾,挣扎着不断前行,毅然迈向理想的圣地,洒下一路奋斗的歌声。 [1]

作者简介

张引娣 笔名夏日小荷,中学语文教师,陕西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