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把胡萝卜(杜爱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把胡萝卜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一把胡萝卜》中国当代作家杜爱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把胡萝卜

北风劲吹,霜雪满地,窗牖雪松顶着一髻髻白花,几只寒雀在雪地里刨食,我也要出门买一天的菜。

超市就在家附近,可我喜欢徒步到离家千米之外的菜市场买蔬菜。菜市场卖菜买菜的人很多,我逡巡在一拨拨人里,寻找那些提着竹篮子卖菜的老人。他们是生活在陆水河边的人,陆水河穿城而过,冬季水落而沙滩出,一些老人就在沙滩上种一季蔬菜,还有一些老人是城郊的人,他们劳动惯了,闲不住,一年四季在门前的一畦菜地里侍弄蔬菜,清早乘坐公交车到城里,小半天,一篮蔬菜就换得几张十元的钞票,回到家里的他们一天心里都美滋滋的。

“大爷,胡萝卜怎么卖?”我在白胡子老人的竹篮前停下脚步。

“四块钱一把。”白胡子蹲在竹篮前一边摆弄他的蔬菜一边应答了一声。

我拎起一把扎着绿缨小辫的胡萝卜拨弄着,它短短的茎绿莹莹的,拇指粗的根橙黄晶莹,后面还拽着一个细而长的尾巴。

“这萝卜有点小,超市的萝卜比这大多了也只卖一块五一斤。”

“你要真心买三元五一把,再也不能少了。”白胡子也不抬头,埋头整理他的上海青、红菜苔、大蒜。

“给您三块五。”我递给白胡子三块五的零钱,多年来,我买老人的菜都给零钱,老人年龄大了,难免有时犯糊涂,找零钱、认大一点钱的真假都费劲。这时的白胡子缓缓站起身来,接过我手里的钱笑眯眯地把钱揣进兜里。

这一把胡萝卜把我带回了儿时。

那天清早,母亲在灶台前给一家八口人做早饭。“英儿,去菜地里扯一把胡萝卜砍一颗包菜回来,中午要吃。”母亲一边拨弄着灶台的火一边对我说。

“我不去,天太冷了。”我委屈得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

“你姐大你四岁,九岁就辍学放牛为家里赚工分,你都十岁了,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书,吃这点苦又算什么。”母亲有点不快了。

姐姐辍学放牛帮衬父母养家多年来一直是父母心头的痛,也是一把悬在我头上的剑,放学后要帮家里做家务,暑假要下水田插秧,生产队的水稻熟了,星期天要下地割稻子,尽力为家里赚一点工分。

虽说我心里有怨言,可母亲的话也没错。我提起竹篮,拿了菜刀飞快地冲出了家门,地上的雪一尺来厚,一排排红屋顶、一个个稻草垛都被臃肿的覆盖着,村庄还在沉睡,我却提着竹篮在雪地上画着一个个小小的脚印。冷风直往我脖子里钻,提着竹篮的左手不一会儿就麻木了,鼻子下有清冷的液体挂在嘴角,“噗!”一只田边觅食的寒鸦突地蹿上光秃秃的梧桐枝桠上,粉末似的雪儿下雨般落在我的头上,有的雪籽亲吻了我的脖子,融化的水儿湿了我的衣领,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委屈地低声哭了起来,泪水冰冷了我的脸颊。

自家菜园里有三畦包菜、两畦白萝卜、一畦胡萝卜,一小块大蒜。这是我家过冬的蔬菜。我砍了一颗包得紧的大包菜就来到了胡萝卜地前,棉花般绵软的雪被盖住了胡萝卜的身子,有几个淘气的胡萝卜把它们的绿辫子甩出了雪被,点点绿横竖撇捺地在洁白的雪地上书写。我双手在雪地里扒拉着,寻找大一点的胡萝卜拔出来,小的留在地里继续生长。拔出的胡萝卜有的橙黄有的橙红,大的比我食指粗不了多少,可个个都有一股子清香,我抓了几把把一根橙黄晶莹的胡萝卜擦干净,胡塞进嘴里咯嘣脆响地嚼着,清甜的汁液滋润着我干涩的喉头,愉悦的情愫在舌尖上舞蹈,兴奋的双眼在茫茫雪地上谱写着高低回旋的曲子。我感谢起母亲来,感谢她让小小的我在这个小村庄的一个冬雪的清晨在自家菜地里品尝她亲手栽种的胡萝卜,胡萝卜的甜蜜使我快乐起来,我大步向炊烟袅袅的家走去,咯吱咯吱的脚步声惊飞了路边寻食的麻雀。

中午的餐桌上一大瓷碗包菜、一大瓷碗胡萝卜,几段碧绿的蒜叶配着嫩黄的包菜叶和橙黄的胡萝卜片,鲜艳极了,它是一幅画。吃上一口白米饭,送上一筷子胡萝卜和蒜叶,香甜绵软极了。

进城二十年了,每看见那一把把留着小辫子的胡萝卜,我都要买一把,把乡愁紧紧攥在手里,码进密密的文字里。[1]

作者简介

杜爱英,生于1965年8月。1985年6月毕业于蒲圻师范,本科学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