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布鞋(范儒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一双布鞋》是中国当代作家范儒耀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双布鞋
清理完母亲的遗物,我把母亲生前穿过的一双布鞋带回了我的家。
母亲的这双布鞋出自大嫂的手,做的小巧精致,千层毛边鞋底好像机器切得一样齐,看得出母亲只穿了几次,鞋底几乎都没有涂上多少污物,每当看到这双布鞋,眼前就浮现出母亲不知疲倦的行走的身影,母亲一生含辛茹苦地劳作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思绪万端,终身难忘。
记得我小的时候,我们穿的衣服和布鞋都是出自母亲的千针万线,在那饥困的年月里,日常用品都是凭票供应,买布要布票,我们家的布票特别紧张,一直不够用。就连做鞋的布都买不起。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每天往返十里山路,蹦蹦跳跳,母亲辛辛苦苦做成的布鞋,穿不了多长时间,鞋后跟就搧了扇子,这时候,我嘟囔着催母亲给我补鞋。
夜晚,母亲在一盏小煤油灯下飞针走线,不是纳鞋底,就是给我们缝补衣服,母亲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责骂我们:“脚上就想长刀子呢”,我还调皮的给母亲许愿,等我长大了给你一直买皮鞋穿,母亲听了,脸上荡漾着笑意,手里的针来回走的更快了。
一次,母亲实在忙的没有时间给我补鞋,第二天上学时候,我的鞋子还没有后跟,直接不能穿了,母亲拿出二姐的一双红条绒旧鞋让我暂时凑活一天,我一看是红色的,死活不穿,但不穿就不能到学校去,在母亲的强求下,我极不情愿的穿上这双女娃的鞋去了学校。一进校门,别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目光看我的脚,还讽刺我偷穿了谁家女生的鞋,上体育活动课我溜在教室不敢到操场去。母亲知道后,第二天晚上给我把鞋补好了。
那时候,我们经常为脚上的鞋子担心,兄弟姐妹七、八个,这个的鞋子做好了,那个的衣服又破了,母亲常常手不离针线活。生产队劳动休息,抓紧时间做几针,吃完饭就拿出针线包做起来了,大多都是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加班,粗略计算,母亲从十五岁结婚开始到老年放下针线活,做的布鞋不下几百双。母亲做的鞋结实耐穿,大小合脚,千层底、万线针,无不浸透着母亲的大爱。我当兵离开老家之前,脚上一直穿的是母亲做的布鞋,我们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走出老家的山村小路,走向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我们是在母亲的千针万线中长大的。
为了履行给母亲许下的诺言,那年冬天我探家回来之前,在乌鲁木齐跑了很多鞋店,才挑选了一双母亲能穿的皮鞋,带回来后,母亲看了又看,一直舍不得穿。只是偶尔出门的时候穿一次,再后来我也没有看见母亲怎么穿过这双皮鞋,母亲还是喜欢穿自己做的千层底布鞋,母亲说穿上布鞋,走路快,脚舒服,不得脚气病。的确,现在好多脚气患者都是皮鞋惹的祸。
母亲的一生勤俭朴实,吃苦耐劳。老年后,还在灯下做针线活,去世前给娘家侄子媳妇,侄女、和两个孙女每人做了一个针线包,针线包是用多种颜色的边角布缝成的,用不同颜色的布条拼出的菱形立体图案,看起来很艺术,相信他们会把对母亲的思念连同这个针线包一样永远保存起来的。
想念母亲的时候,我拿出母亲的布鞋,仿佛看见母亲行走的身影,这双布鞋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1]
作者简介
范儒耀,男,汉族,环县人,1962年2月出生,1980年10月入伍,1995年转业长庆油田工作,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