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个人与一座城(何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个人与一座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一个人与一座城》中国当代作家何滔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个人与一座城

是日冬至,艳阳早早地升上了天空,给寒冷的晨幕披上了一层银晖。走上露台,好奇于水池里厚厚的冰层,找来一根木棍扎了下去,是飞溅的冰粉,白白的,不见破碎的裂纹。好多年没在露台上遇见这么厚的冰了。打开手机查看,低温已至零下5度,站在太阳底下,微风,却是刺骨的湿冷。

时至今日,冬至乃是今冬最冷的一天。然而,这一天,却是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最温暖的一天。

空旷的公园里,人声鼎沸,温暖如春。来自荆楚大地的书法同道,还有黄石本地的高校学子和专家教授,相聚于此,共同为“云烟濡染——吴永斌书法教学30年师生作品展”喝彩。叶培贵题写展名,中书协副主席,著名书家;孟庆星作序,湖北省书协主席,厚重而深邃;湖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一行莅临现场参加活动,黄石市相关领导亲临祝贺,宽敞的展厅里,悬挂着吴永斌及133名学员138件书法作品和260余件教学成果资料图片,诸体焕彩,交相辉映,身临现场,无不为之感奋。翰墨濡染于百年的工业遗址,也给这刺骨的寒冬送来了洋洋春意。

结识吴永斌君大约在十多年前,那时他刚到黄石市政协工作。作为书法爱好者,我常参加政协组织的书画联谊活动,成为繁忙中的一种雅趣,虽然那时对书法仅仅是挚热的不求甚解,但常以这种雅趣淡泊明智,乐此不疲。不久,随着工作的逐步轻松,书法的情怀愈加浓烈,寻求专业学习的愿望油然而生,于是乎向他求助,他未加犹豫地承诺了下来,很快通过同道好友,将我推荐给中书协导师刘洪洋先生。书山有路未知处,幸遇名师启明灯。从事专业学习以来,尽管自己的天资所限获取不丰,但专业技能和艺术营养的系统浸染,让自己的世事学问有了些许添加,人情修为有了厚重的滋润;由此,有了不息耕耘、不歇浇灌、不断濯熏的持守。这期间,每有书法上的疑问,他总是有问必答;每有学习上的求助,他总是有求必应。离开要职如是,职场在位如是,到如今离职赋闲亦如是。他至今未成为我的书法老师,却是我求书路上的引路人。

作为老师,他有扎实的功力。师道尊严,其源于敬。吴永斌君浸润传统,经年研习,诸体皆能,尤其行草根植深厚,法度谨严,自成风貌,吾爱最深。观其书,形之肥瘦、宽松、紧结,质之虚实、劲弱、刚柔,势之流利、劲迈、清畅,无不有“精劲绝伦”之谓,不仅给你以视觉愉悦,还在轻松雅致的欣赏中得其心舒矣!没有“提情拈性、自在悠然”的心境,没有日尽盘墨、孜孜不倦的精神,是难成如此风貌的。这也难怪,在中书协举办的多项展览活动中,他不下40余次入展或获奖,蝉联湖北省第五第六届黄鹤奖一等奖,第九届屈原文艺奖优秀奖;这也难怪,早在十年之前即受教于欧阳中石先生,结业于“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进入到“国家艺术基金浙江大学中国书法评论人才”项目库;这也难怪,成为湖北省书协副主席、黄石市书协常务副主席、黄石市青年书协主席,口口相传,名至实归。他是足以担起这份责任的,也是可以扛起更高更大旗帜的人。

作为老师,他有赤诚的情怀。“书道微玄”,“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秘。”无师自通,在书法这里没有市场。无师引路,要么成为终生的门外汉,要么成为漂亮的写字匠,终与书法不能交集。子曰“述而不作”,吴永斌君能述能作,不仅是虔诚的书家,也是情怀耿耿的师者;不仅明于心,而且明于口。不管是30年前的初入书道,还是30年后的桃李盈门,总是忠实于育人育己,以心传心,将岁月打碎成具体的行动,在一笔一画中浸润文墨,在提按顿挫中倾注深情。面对传统不游离,经典的敬仰守口如瓶;面对书风不逐流,大胆的扬弃守正出新;面对学生不随意,悉心的指导因材施教;面对学问不盲目,学术的严切孜孜以求。书家的纯粹和师者的赤诚宽阔了他的情怀,似乎天生就有一个教员的禀赋,除了兢兢业业的传授书法之外他没有了其他的胸臆,以致,当书坛的趋名逐利蜂拥而至,他近乎麻木无动于衷,固守寂寞,专注于他的一亩三分地,临池——讲授,讲授——临池,“笔锋上决出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将一个个学员变成书家,又将一个个自卑的心灵注入尊贵的灵魂。这些坚守的举动,是对时下某些以书为媒的拉帮结派无声鄙夷,是给沆瀣一气的狗苟蝇营嗤之以鼻。能看清墨分五色的人,眼眸最是分明。

作为老师,他有桃李的芬芳。吴永斌君为湖北理工学院书法副教授,兼职于湖北师范大学和武昌理工学院,可谓弟子满园。书法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注重笔墨传承,注重实践技能,书写能力的实践表现集中于书法作品创作之中,参加各级书展即是成绩的最好呈现。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成人培训,十多年来社会培训700余人,已有300余人进入省展,11人冲进国展,6人考入书法硕士,1人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级书协主席。30年的书法教学实践,看似简单的一支笔,却是默默无声的爱心播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如孟庆星主席所言:“前者呼,后者应,薪火一脉而传,星星点点,如今渐有燎原之势”。继而往之,必将拓展楚天文化的辽阔,奏响荆楚书坛的崭新乐章。

记得去年北京学习时,曾与一个同道聊起吴永斌君。同道问我,吴老师何以在书法教学上成绩斐然,书法之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未加思索地说:“他是一个真实而纯粹的人”。接着,如何真实哪里纯粹一一道来。那位同道听后恍然有悟,兴奋地说:“我明白了,'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人’”。“书为心画!”最后我俩同时道出这四个字,是那么的不约而同。是的,吴永斌就是这样一个既真又实且诚的一个人,今日不新明日不旧、让你信赖的一个人,自带春天的阳光夏天的灿烂、永远不见寒冬的一个人。至于其身上所显现的学者的儒雅、书家的精微、教师的学养,则是由此而衍生的君子的外显。我不由想起鲁迅的那句话来:“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优秀。”

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浓缩的文字符号,重在传统、传承和道统。传统是手段,道统是根源。书法是通过笔法、墨法、章法等一系列手段,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从而回归到中国人的道统精神上来,就是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君子人格。至于书法的技法,则是书法形质上的表现。故此,书者的君子之风在书法中的表现,才是书法的道统所在,精神所在。正缘如此,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始终为人们所倚重、所固守、所遵循。

生活在一座熟悉的城市里,常常忽视了那些朝夕相随的温馨,故此,也不为生活于斯而幸福盈怀。当你走出这座城市时,乡愁的思绪萦绕于你,你会顿然生起一种莫名的担当意念,企望以某种方式来护卫这座城市,唱响这座城市。这大概是由一个人的价值使然,要不然怎么会有这种冲动呢?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意念,也不是有这种意念的人就会有这种能力,断不是有这种能力的人就会付诸行动。吴永斌君既有这个意念,也有这个能力,更有这个行动。他一直默默践行,以书法的形式,以书法教育的方式,唱响黄石,撬动黄石,在时光的点滴处,与这座城市共荣辱,同呼吸。

毋庸置疑,“吴永斌书法教学”,渐次成为黄石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一个平台、一片星火。有理由相信,星火燎原之时,城市更加璀璨! [1]

作者简介

何滔,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