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猫眼》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猫眼》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图片来源

《猫眼》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猫眼》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七部小说,曾因其极富色彩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述入围当年布克奖的决赛名单。[1]

《猫眼》在阿特伍德二十多岁时便著手构思这部作品,近五十岁才完成全书。直面女人的过去,描绘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时间和记忆的意识流作品。

这部贯穿了阿特伍德青春岁月和中年成熟期的小说被认为是她最具自传性的作品。

目录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年11月18日 - )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加拿大著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曾四次提名英国布克奖,2000年终于以小说《盲刺客》摘得这一桂冠。

父亲是位昆虫学家,因其工作需要,1946年随家迁居多伦多。中学毕业时的她成绩优异,数奖并获,还获得多伦多大学的奖学金。

19岁开始发表自己的第一首诗作。她擅长将日常经验提升到一种形而上的层次,她的诗歌不仅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而且富有深刻的洞察力,在加拿大和英美诗界都很有影响,先后获过多种重要的文学奖。

1962年,获得美国麻省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文学硕士学位。

1962至1963年、1965年至1967年,先后两次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64至1965年,在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英语讲师。后任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许多大学的“驻校作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已经出版了14部诗集、11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文学评论。[2]

内容简介

女主人公伊莱恩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父亲是森林昆虫学家,因父亲工作关系,伊莱恩在魁北克北部丛林里度过了孩提时代,并在八岁左右定居多伦多,开始学习生涯,经历了成长过程中痛的领悟……小说以追忆似水流年般的笔触,跨越四十多年的光阴岁月,试图为“所有那些已从童年消失的东西建立一个文学的家园”。[3]

等待的不是故地重游的喜悦,而是挥之不去的“童年的鬼魂”

伊莱恩•瑞斯利是一位年届四十但算不上很成功的女画家,她只身来到家乡多伦多举办作品回顾展。漂泊多年之后的故地重游,不由使她心潮波动,回忆泉涌。往事历历在目,人物命运多变,令她扼腕叹息。喜爱星空的哥哥在参加一次物理学研讨会途中,被恐怖分子从飞机的机舱中推下,飘逝在星夜里。少年同学科迪莉娅怪诞、阴鸷的性格最终导致她走入疯人院,但仍然像幽灵一样缠绕在主人公的生活左右。伊莱恩自己从初恋起就坠入三角私情中并沉迷不起,而后又经历数次情感危机才体会到平淡是真……[4]

等待着她的不是故地重游的喜悦,而是挥之不去的“童年的鬼魂”——科迪莉亚,她的挚友与敌人,她源源不断的痛苦的制造者。孤立、敌视、精神暴力,曾让伊莱恩生不如死;而只需要一次妥协,暴行就会步步升级。

书的最后“轻描淡写”地说道

当作者叙述完整个故事带著释怀心情在书的最后“轻描淡写”地说道:

“此刻已是完全的黑夜。夜空澄澈,不见月亮,只是满天星斗;星星并非我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永恒不朽,也并非就在我们认为的那个位置。假如星星是声音,那声音便是几百万年以前发生的某个事情的回响……这是古老的光,且所剩无多。但藉它照耀,已经足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