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骠骑歌》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育骠骑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半部分写画上之马之英姿飒爽,双目有神,骨相天然;后半部分回顾太仆驯养此马,抚图兴叹,伤知马者难逢,而自叹不遇。全诗摹写传神,借画抒怀,尽显讽刺之意。
作品名称 天育骠骑歌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别名 天育骠图歌
作品原文
天育骠骑歌⑴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⑵,今之画图无乃是⑶。
是何意态雄且杰⑷,骏尾萧梢朔风起⑸。
毛为绿缥两耳黄⑹,眼有紫焰双瞳方⑺。
矫矫龙性合变化⑻,卓立天骨森开张⑼。
伊昔太仆张景顺⑽,监牧攻驹阅清峻⑾。
遂令大奴守天育⑿,别养骥子怜神俊⒀。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⒁。
故独写真传世人⒂,见之座右久更新⒃。
年多物化空形影⒄,呜呼健步无由骋⒅。
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⒆,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⒇。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天育:皇家马厩名。题下原注:“天育,厩名,未详所出。”骠骑:犹飞骑。一作“骠图”,骏马的图像。骠,骏马的一种,黄白色。
⑵天子之马:指周穆王的八骏。
⑶无乃:只怕的意思,推测词。
⑷意态:犹神态。
⑸萧梢:摇尾之态。
⑹缥(piǎo):淡青色。一作“膘”。两耳黄:即黄耳,千里马的一种。
⑺双瞳方:两眼瞳仁呈方形。
⑻矫矫龙性:一作“矫龙性逸”。矫矫,雄桀貌。一作“矫然”。龙性,古代有骏马为龙种之说。合:一作“含”。
⑼天骨:非凡的骨骼。森开张:耸立展开。
⑽伊:语助词。太仆:官名,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张景顺:开元年间为太仆少卿兼秦州都督监牧都副使。唐玄宗曾称赞他说“吾马蕃息,卿之力也”(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碑序》)。
⑾监牧攻驹:一作“考牧攻驹”,一作“考牧神驹”。攻,攻治,即训练。驹,马二岁为驹。
⑿大奴:牧马人头目。守:一作“字”,即养育。
⒀骥子:即骠骑。俊:一作“骏”。
⒁材尽下:都是凡庸的马。
⒂写真:画像。
⒃久更新:百看不厌,日久弥新。
⒄年多:马为开元时物,至天宝来,已历多年。物化:化为异物,即已死去。空形影:徒留画像。
⒅无由骋:不能驰骋。
⒆騕袅(yǎo niǎo):古骏马名,日行千里。骅骝(huá liú):周穆王八骏之一,色如华而赤。
⒇王良:春秋时赵人,善御马。伯乐:春秋时秦人,善相马。
白话译文
我曾听说天子有匹千里马,如今这幅图上画的莫非就是它?
这是何等雄杰的神态啊!骏尾一甩朔风便呼啸而起。
它毛色淡青两耳微黄,双瞳带棱带角眼睛闪着紫光。
像龙一样的桀骜不驯神态干变万化,卓然而立伸张着伟岸的骨架。
当年身任太仆的张景顺,在监牧驯练时发现了这匹清峻的马。
便命令马奴头目牵它入天育,专人饲养特殊照顾它。
当时国家养马四十万,张公叹息它们都是下等马。
因此唯独给它画像以传给世人,张挂在座右去欣赏,久赏更觉形象新。
年深日久良马死,空留个图像到如今。唉,画马再好又有何用?已不能健步追风云!
如今难道真的再无千里马?只因现实没有王良伯乐这类相马师,良马被埋没,死了也就白白地死去啦!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当年春天杜甫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秋冬之际,又流浪到长安东北二百四十多里的奉先县(今陕西省蒲城县),寄寓在县署公舍里。境况凄凉,但伏枥之志并未全泯,因作此激昂慷慨的诗篇。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唐朝著名诗人,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 《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 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