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名人傳》

於 2020年6月20日 (六) 14:48 由 YQ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集,又稱《巨人三傳》。作者用文字再現了三位藝術巨匠歷盡苦難與挫折,依然堅定地與命運抗爭的人生歷程。2019年7月由四川文藝出版社、酷威文化出版 。

目錄

內容簡介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集,又稱《巨人三傳》。作者用文字再現了三位藝術巨匠歷盡苦難與挫折,依然堅定地與命運抗爭的人生歷程。他們高尚的人格、廣闊的胸襟,對夢想、真理和正義的永恆追求,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奮鬥不息的"英雄交響曲" 。

人物介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身高5英尺4英寸,贝多芬性格孤傲,脾气不好,而且个子又矮,长得又黑。爱情遗弃了他,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面对生活苦难。对他来说,有钱就意味着相对减少依赖。对他来说,贵族身份是一种避免受别人鄙视的工具,为了避免遭受迫害,他有时克制住对巴结奉承的厌恶,在自己毫无天赋的学生和庇护者鲁道夫大公面前说上许多恭维话。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米开朗基罗是个最不受人喜欢的人物。他中等身材,双肩宽阔,躯体瘦削,头大,眉高,两耳突出面颊,脸孔长而忧郁,鼻子低扁,眼睛虽锐利却很小。可以说,他的长相非常糟糕,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他的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又兼具浪漫主义风格,有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 托马索·卡瓦列里,是一个以绘画当消遣的罗马贵族。米开朗基罗爱上了他,写情诗给他,坦率地吐露自己的爱慕之情,致使后人将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并列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者。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男人对男人示爱的情形很普遍,女人之间也是一样。很难就此断定米开朗基罗是个同性恋者,也不能说这就是他终生未婚的主要原因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免除痛苦的考验。然而通过跟从他们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它是我们在患难中保持的纯真,在患难中结出的果实,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1]

作者簡介

作者

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思想家、文學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被稱為"用音樂寫小說"的人。代表作品有《約翰·克利斯朵夫》《名人傳》等。

譯者

傅雷(1908-1966)

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學評論家,一生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與介紹工作,譯作豐富,譯筆傳神。其翻譯的作品共三十四部,包括《約翰·克利斯朵夫》《人間喜劇》《名人傳》等。

參考資料

  1. 名人傳人物形象分析2013-02-17 來源: 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