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 魏世家无忌谓魏王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 魏世家无忌谓魏王曰》

原文

无忌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2],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3],不识礼义德行[4]。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5]。故太后母也[6],而以忧死[7];穰侯舅也[8],功莫大焉[9],而竟逐之[10];两弟无罪[11],而再夺之国[12]。此于亲戚若此[13],而况于仇雠之国乎[14]?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15],臣甚惑之[16]。而王不识则不明[17],群臣莫以闻则不忠[18]。

段意

承上,以下为事件之五:齐、楚联合攻魏,秦昭王出兵援魏,使魏转危为安,于是魏安釐王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收回过去的失地。魏无忌上书反对,向魏王分析形势,力陈合纵抗秦之策。此段为劝魏王不可亲秦伐韩理由之一。魏无忌提出:秦有虎狼之心,不识礼义德行,与之共伐韩是益近秦患。下举三例为证:一为宣太后为秦昭王母,后被废,忧虑而死;二为穰侯为秦昭王舅父,功莫大焉,后竟被逐;三为两弟无罪,其封邑竟被削夺。此于亲戚尚且如此,而况于仇雠之国乎?

注释

  [1]故地:过去的失地。

  [2]同俗:习俗相同。

  [3]贪戾(li):贪婪残暴。

  [4]识:知。

  [5]此句谓,它从未有过施惠积德的情况。

  [6]故:所以。太后母也:宣太后是秦昭王的母亲。

  [7]而以忧死:秦昭王四十一年,用范睢之言,废宣太后,她忧虑而死。

  [8]穰(rang)侯:魏冉。宣太后异父弟。详《穰侯列传》。

  [9]焉:于之;于他。

  [10]而竟逐之:魏冉后因功大,被范睢讥弹,为昭王所忌,免去相国,使就封邑,死葬于陶。

  [11]两弟:指高陵君嬴显,泾阳君嬴悝,均秦昭王同母弟。高陵、泾阳,均为封邑,在关内。

  [12]再夺之国:谓一并削夺其封邑,均被逐出关外。再,一举而二。之,其。国,指封邑。

  [13]此:前“此”,指秦国;后“此”,这样。

  [14]仇雠(chou):仇敌。

  [15]益近秦患:更加接近秦祸。

  [16]惑:迷惑。

  [17]明:明智。

  [18]莫以闻:不把这个道理向大王说明。以闻,以此上闻。[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