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章邯引兵至邯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章邯引兵至邯郸》

原文

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2],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章邯军巨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3]。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4],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往让陈馀曰[5]:“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6]!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7]。”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8],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9],何益?”张黡、陈泽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陈馀曰:“吾死顾以为无益[10],必如公言。”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11],至皆没。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12],未敢击秦。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13],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巨鹿者,楚力也。


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黡、陈泽所在。陈馀怒曰:“张黡、陈泽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不出。”张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陈馀。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14]!岂以臣为重去将哉[15]?”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厕[16],客有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17],遂趋出[18]。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郤[19]。

段意

写张耳陈馀感情破裂。一、秦攻赵,张耳与赵王被围困在巨鹿数月,陈馀因兵力不足不敢去解围。二、张耳数招陈馀不至,派张黡、陈泽去指责陈馀拥兵数万而见死不救,违背生死与共的诺言。三、靠项羽兵力解巨鹿之围后,张耳责备陈馀,并误以为陈馀杀了张黡、陈泽。陈馀怒而将印绶推予张耳,张耳听从宾客意见,佩了将印,接管了部队。四、陈馀愤而离去,与数百亲信渔猎去了。从此两人感情有了裂痕。

注释

  [1]夷:削平。

  [2]巨鹿:县名,即钜鹿,在今河北平乡。

  [3]言章邯军修筑两旁有墙的通道连接黄河,供应王离军粮。属(zhu):连接。饷(xiang):供给食物。

  [4]度(duo):估计。

  [5]让:责备。

  [6]相为死:相互为对方效死。

  [7]有十一二相全:有十分之一二共同保全的可能性。

  [8]报秦:向秦报仇。

  [9]委:送。

  [10]顾:但。

  [11]尝:尝试。

  [12]壁:修建营垒驻扎。

  [13]解:溃散。

  [14]望:怨恨。

  [15]言难道以为我舍不得放弃将军职位吗。重:不轻易。去:失去。

  [16]如厕:上厕所。如,到……去。

  [17]望张耳不让:怨恨张耳不退让(印绶)。

  [18]趋出:快步走出。

  [19]郤(xi):通“隙”,指感情有裂痕。[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