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珍贵的照片(曹卫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珍贵的照片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珍贵的照片》中国当代作家曹卫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珍贵的照片

昨天田桦老师专程赠送我一本小册子,上面发现有44年前我上石咀驿高中时参加文艺队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的一张集体照。看到这张珍贵照片,我的思绪不由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许多人和事如放电影一般在脑海里闪现……

看到那一张张亲切又熟悉的面孔,如烟往事又清晰地展现眼前。炽热的爱、揪心的痛、难言的苦、无奈的泪如打翻的调料瓶,让人五味杂陈,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难忘老师恩

相片上第二排左三吴婶婶老师,上海人,学识渊博、平易近人,是我十分敬重的好老师!我从穷乡来求学,老师沒有一点浅看慢待,虽然男女有区別,师生有尊卑,但我们却是及其投缘的要好朋友。她除了教我文化知识,还教了我许多如何做人的道理,并不断鼓励我上进。那时饿肚子是最让人痛苦的事,吴老师总是隔三差五地把自己的一些白面、玉米馍给我充饥。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老师的滴水之恩永记心中难以忘怀,后来虽然老师调离,我也为了生活摸爬滚打,一直无缘与老师相见,但老师的亲切慈祥形象一直定格在我脑海;

二排右三惠斌成老师,他是我的良师益友。上高中与他结下了深厚友情。在我最困难时期,老师不光在经济上接济我,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帮我解决前途问题,高中毕业,他和李维宁、冯国泰、朱扬、田桦等老师为我在清涧县文化馆找到了工作,虽然那只是零时聘用,但让我有机会调节心态,缓解压力,为步入社会做了很好的铺垫。期间我在他家吃住成常客,经常待为上宾,惠老师恩情没齿难忘。

二排左五王健生老师,虽然没有给我们多上过课,按说也没有多少交往,但他有一颗一般人难以察觉到的爱心。在最困苦的时日,有一天王老师把我叫到他办公室,我以为有什么事情发生,原来是他给我准备了两个玉米馒头,当时让我感激涕淋,不知说什么话好。从此他过几天就叫我来他号里拿馒头。虽然那只是几个馒头,但里边满满的全是爱心,是比金子还贵重的一份厚爱。

那是一个十分穷困的艰难年代,包括老师们也并不富裕,但他们能把自己口里的粮食节省出来让给我吃,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善举与奉献精神!让我充分感受到老师们有着无比高尚、让人十分敬仰的人格。也让我学会了念孤恤寡、悯人之苦、帮人之困。上高中时还得到过一些好心老师的帮助,让我一辈子都牢记,师情深似海,师恩难报答。

难忘同学情

上高中二年,虽然那时物质条件极其贫乏,我们基本是忍饥挨饿度过二年求学生涯,但两年中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更难忘的是这个文艺宣传队,因为有更多机会交往,所以我们比其他同学有着更加特别的感情。

那是一个祸害人的年代,我们上高中二年基本就是批林批孔,学农学工,文化知识基本就没怎学习,荒废了我们这帮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青春年华。那时学校组织了一个文艺宣传队,我因擅长拉二胡吹笛子等玩乐器,所以被组织到宣传队中,我们在几位老师带领下,白天黑夜的排演练习,然后到周边生产队去慰问演出。同学们一起相互帮助,苦活抢着干,累活争着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光搬运东西争着干,搭台子也抢着做,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强团队精神。

相片中我右边是郝定均同学,他为人谦逊学习刻苦勤于钻研风趣幽默,(西安红会医院院长,骨科专家),左边郝永智喜爱表演,陝北秧歌唱的嗓音高亢旋律优美即兴编唱令人称羡,(我要好的朋友),还有拓占利、王天乐(路遥之弟,已去世)、康桂树、高合武、冯建军等同学也各有特点十分优秀,虽然我们来自两个年级的几个班级,但我们曾经朝夕相处共同度过欢乐难忘的日子,那算是上高中最扬眉吐气、最为辉煌的一段美丽时光。还有一个个青春靓丽的美女同学,她们大公无私,性情温和,都把自己的自行车提供给大家,使我们免去了步行几十里路的劳顿之苦。当时由于自己家境贫困,底气不足自卑心重加之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封建,平时很少和女生说话更不敢有其他非分之想法,但她们温柔体贴、那种奉献精神时时感动着当时我们这些穷的叮噹响的贫苦同学,每当骑上人家的车子,心里总是怀有一分歉意和温暖感觉。

时光飞逝,转眼44年已经过去,今天再看到当年的照片,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朝气的年代。在宣传队的时日大家是欢乐的。应该给每一位同学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因经常一起活动、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建立起的友情牢不可破,虽然44年过去了,但当看到相片,一个个人都能叫的上名字。感觉格外亲切十分怀念。

难忘过往事,难忘老师恩,难忘同学情。[1]

作者简介

曹卫江,男,1958年生,从事过小学教学工作,现已退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