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杂谈(王金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幸福杂谈》是中国当代作家王金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幸福杂谈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有一次,英国一家著名媒体曾经搞了一个“谁是最幸福的人”的社会调查,结果雪片似的信件飞往编辑部。最终媒体公布了三个答案及1个备选答案。三个答案是这样的:一是母亲为婴儿洗完澡扑完粉后抱着婴儿时感觉到幸福;二是医生治好病人的病后病人感谢医生,当医生目送病人回去时感觉到幸福;三是在海滩上做堆沙堡游戏的孩子感觉到幸福。备选答案是:当一个作家完成他的作品写完最后一行字划上句号时感觉到幸福。当我看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一咯噔:哟,这四样幸福我全部具备了。我是一个孩子的父亲,过去经常给孩子洗澡;我是个推拿针灸医生,几十年来治愈(显效)过许许多多病人;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虽然没有堆过沙堡,但玩泥巴打水仗可是常有的事;我是全国十几家报刊(广播、电视)特约撰稿者,当然知道作品完成以及发表(播出)的幸福。天哪,我原来是四样幸福齐聚一身,在此前却居然没感觉到幸福,浑浑噩噩,被什么名呀、利呀、权呀、势呀折腾得经常不痛快。我的幸福知觉怎么那么麻木呢。
一位医学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个病例,一天,这位专家在门诊就诊,发现一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弯腰弓背的中年男病人来找他就诊。专家问了问病史,然后翻了翻男患者那周转十几家医院看的病历,大都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焦虑抑郁障碍”等等,各种各样的药也吃了不少,可效果微乎其微。原来,这是一位在某三甲医院管医疗设备的科长,生活十分幸福,家庭也很美满,要钱有钱要物有物,可他就是整天想不开,愁眉不展,有时还忿忿不平。为什么?因为大学同班同学某某在校时是文体委员,而他却是班长。现在,“文体委员”成了院长,而他成了“文体委员”手下的一名被管者。想不开呀,想不开!这老天爷算是瞎了眼!于是,“班长”由于长期闷闷不乐而积郁成疾……
“医院院长只有一个,总不能都去当院长吧?不能当院长的毕竟是大多数,如果大家都想不开,钻牛角尖,对这事耿耿于怀,这世界成什么样子啦?大家还活不活啦?”医学专家笑了笑,接着说下去,“不错,大学时代你的能力也许比他强,学生官位也比他高,但这毕竟是大学校园,不代表你什么,走向社会才能真正看出'本事’呢!”
医学专家又同他聊了聊“学习委员”的家庭社会关系以及他的家庭社会关系,发觉差异很大,然后又简单问了问他的大学其他同学境况,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如他。医学专家于是正色道:“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如果你们大学班的同学都像你这样攀比,小心眼,不能气顺,那还不得跳楼呀!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经常低头看……”
医学专家的一番训诫,“班长”仿佛一下豁然开朗,他哈哈大笑了一下,然后朗声说道:“谢谢教授的指点,我现在胸也不闷了,呼吸也顺畅了!看了那么多医生,都叫我吃药,惟有您不厌其烦地予以开导,使我终于明白,幸福快乐就是低头看,就是在自己身边……”
“班长”来时愁眉苦脸、弯腰弓背,现在昂首阔步地朗声说笑着走了。
由此可见,每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能吃上一顿粗茶淡饭就是幸福。对于一个不被人重视的人来说,能被别人尊重就是幸福。对于一个历经磨难的人来说,平安就是幸福。对于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来说,帮助别人就是幸福。对于一个好求上进的人来说,事业成功就是幸福。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健康就是幸福。对于一个重病在身的人来说,能摆脱或者缓解病痛就是幸福。对于一个知足的人来说,过好每一天、快快乐乐上下班就是幸福。当然,也有些人将无止境的贪图、无止境的索取和占有当成“幸福”。
原来,每个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
美国科研人员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幸福可以“传染”,即一个感到幸福的人往往会把幸福的感受传播给身边的人。据悉,为了解人际关系对人们情绪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研人员从1971年开始,对4700多名志愿者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幸福感会很容易地在家庭成员、朋友和邻居之间传播。有关科研人员在研究报告中说,如果上述志愿者的兄弟姐妹感到幸福,那么这些志愿者也感到幸福的几率会增加14%;如果志愿者的邻居感到幸福,那么这些志愿者也感到幸福的几率会增加34%;但同事间幸福感的传播几率比较小。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安德鲁·斯特普托在对这项研究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还指出,幸福感有益人体健康,使人体减少分泌因压力而产生的有害激素。
可见,健康快乐的人会感到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把握。是的,我们在追求着幸福,幸福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幸福的山中,在远近高低的不同角度看到的总是别人的幸福风景,往往没有悉心感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天地。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标,第一点就是有幸福感。它是一种综合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
也有人说,幸福就是有个好心态;好心态是幸福的源泉。面对困境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心态,面对生活知足常乐的心态,面对收获真诚感恩的心态……这些带来的幸福感,远比名利财富稳妥踏实。“事能知足心长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清代文人纪晓岚的老师陈伯崖写的这副自勉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为幸福做出了精确总结。
现代社会,人们自我的心理压力日趋严重,找回真正的幸福感是目前不少都市人渴望的。幸福其实很简单。作家马德曾说过:“一个人总在仰望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记住作家马德的警言睿语吧,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亲们,您在生活中不要总是去羡慕别人,别生在福中不知福,
幸福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幸福与贫富无关。幸福与地位高低无关。幸福与占有和被占有无关。幸福要靠感知、靠捕捉,要有一颗豁达宽容的心去品味、去淘取。幸福就这么简单,并不遥远,就在您的身边,向您眨着亮亮的眼。
看轻看淡多少,你的幸福就有多少。
笔者一位老同事,一次“厄运”,使他对健康和幸福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他生了重病后,心情懊丧,思绪翻滚。你猜,他此时此刻最渴望什么?不是日进斗金,家财万贯,豪华别墅,香车美女,而是普普通通的2个字,即“健康”。他自己问自己,从此还能骑自行车正常上班接诊病人吗?他在心里虔诚地祈祷:“上帝呀,请您开开恩,发发慈悲,归还我健康之身吧!”
原来,健康就是幸福。
早在2004年国庆节期间,我国著名作家毕淑敏(原先职业是驻西藏军区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受安徽大学的邀请给学子们作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讲课,那次我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也去旁听了。毕淑敏其中一节就是谈什么是健康与幸福。毕淑敏说,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感到幸福,结果弄得全身疲软,精气神明显下降,连写作都一度中断了。有一天终于醒悟了过来,健康也是一种幸福,是人生中的最大幸福。为此,她写了篇散文,题目叫《提醒幸福》。
联想当时毕淑敏的热情洋溢报告,我当时也热血沸腾。为什么?因为我跟毕淑敏的“幸福”非常相似呢!此前却居然没感觉到幸福,浑浑噩噩,被什么名呀、利呀、权呀、势呀,尤其是技术职称呀,折腾得经常不痛快。我的幸福知觉怎么也那么麻木呢!
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对健康有个标准定义:人,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病,身心都要健康,还必须具有稳定的良好的社会功能。内容包括待人接物,与人相处和完成社会责任等。
有句名言说得好:“一个健康的乞丐胜过一个多病的国王。”确实,叫花子虽讨百家饭,饱一餐饥一餐,经常挨人家的白眼,但他们夏天日晒,冬天霜冻,身体壮实,无灾无病,自由自在,吃得香睡得安,不争名不争利,没有官场上的“尔虞讹诈”、“风刀霜剑”,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国王呢?虽然要什么有什么,江山、美女、金钱,拥有世界上的一切,却很少拥有健康。试想想,没有了健康又能有幸福吗?
然而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人们,有几个如此注意养生保健?他们过分迷信补药,忽视体育锻炼,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春天怕风,晴天怕晒,雨天怕淋,似乎人人弱不禁风,成了《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心理方面也是“畸型”,如有的人衣冠楚楚,出口不逊;有的人道貌岸然,品行不正;有的人心怀鬼胎,时时算计人;有的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有的人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寻死觅活……这些,都不能与健康划等号。至于那些刚刚才“冒尖”就与人斗气、比阔、赌烧钞票、赌掼茅台酒、吃金宴等等,也与健康相悖。这些人,从心灵到肉体,都是病态,是时代的“畸型儿”。这些人,品尝到了人生的真正快乐了吗?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哲人们说过:不是金钱,不是财宝,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健康;这种健康,不仅是躯体,而且是心理,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健康是生命,是幸福,是太阳,是纯净的空气,是潺潺流动的清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健康,是一种境界,一种美,风雨人生和艰苦环境的磨练。它如此平凡又是如此神秘、如此崇高、如此唾手可得、如此可望而不可及。
如今,我们平常人则有着更多的宝贵的自由,有着更多的可由自己支配的空间。你可以独处卧室,专心致志地读书;可以躺在草地上,任孩子爬在身上嬉闹;可以同几个朋友,坐在老槐树下下棋打牌;可以手持大红扇,同姐妹们一起扭秧歌舞……四海升平,风不鸣枝,乐事很多,尽你去寻去挑。什么名呀、利呀、权呀、势呀,你尽可以保持一颗平常心。若如是,就会连圣人、神仙、皇帝都羡慕你如此幸福。
可叹的是,人们看大款,看到的是他们那令人羡慕的财产与潇洒,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创业危机”、“健康危机”、“幸福危机”呢?作家毕淑敏当时举例说,北京有这样一个高薪白领,他的月薪是15万,年薪200万,却居然没有幸福感,只有痛苦感。毕淑敏劝他回家后写下自己的15条优点,那人却说,他连一条都写不出来,此人竟然是个幸福的盲人,即老百姓所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前不久,某市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位闻名遐迩的“大富”,竟然非常痛苦地跳楼自杀,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南方某市曾对年收入百万、千万元以上的大款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收入与健康以及幸福并非成正比,有时甚至成了“夺命锏”。调查者也认为,许多大款活得并不轻松,并不“幸福”,“五多”(应酬多、业务多、烟酒多、忧虑多、疾病多)与“五少”(休闲少、睡眠少、锻炼少、顾家少、安静少),几乎天天将他们困扰,甚至可谓苦不堪言。想想看,如此下去,怎么能健康?有什么幸福感? 一个没病的健康的肌体,使你平添许多魅力。人生苦短,谁拥有健康,谁就拥有财富,拥有明天,拥有人生,拥有世界,拥有大自然中的一切美。一句话,拥有人生的全部幸福。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生活中的人们,虽然手头拮据,或没有一官半职,职称低微,工资微薄,也不要愁,不要攀比,不要自怨自艾。只要你拥有健康,拥有智慧,身强体壮,心胸坦荡,就应该高兴,就值得庆贺。你没听人们常说吗?储钱莫如储健康,健康是第一,健康就是幸福……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笔者的一位远房亲戚因肺癌晚期住在医院,笔者去看望他时,他沮丧地哀叹:“老天怎么对我这样不公平,叫我晚年这么难受……” 笔者报之唏嘘。
这位亲戚,几十年来,香烟不离口,喝酒喝到背着走。按他的话说:“饭可以不吃,香烟不能不抽,酒不能不喝!男人若不抽烟不喝酒,那还有什么快活可言!”他的烟瘾大到什么程度呢?每天1~2包,晚上睡到半夜还要爬起来抽1支,否则睡不着觉。酒就更不用说了,按他老伴说,他这一辈子喝的酒够一个天鹅湖的水了。这未免夸张了。但他喝酒的量肯定是如此惊人!笔者多次劝他戒烟少酒都当成了耳旁风。终于有一天,烟酒将他击倒了,医院检查结果:肺癌晚期!
后悔,后悔!可生命已到了终点,后悔又有什么用呢?瞧他那求生的目光,哀哀的神情,我难受地离开了。
人啊,为什么在健康的时候便得意忘形,而一旦当健康失去又后悔莫及呢?早在2007年8月26日,主持此项调查的慈铭体检总裁韩小红博士透露,在一项对183位企业主进行的体检调查报告表明:在这部分被认为典型的“富裕人群”中,41.5%的人血脂增高,21.8%的人血压高,12.5%的人血糖增高,分别比普通体检人群高出近两成和一成。这些体检者分别来自京、沪、穗等地,男性123名,女性60名。他们没有一个人体检结果未见异常:其中55.1%的人体重指数增高,33.8%的人心电图异常,62.8%的人有颈椎病,40.9%的人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32.2%的人有脂肪肝,24%患甲状腺疾病,23.5%有腰椎疾病;而肝脏、胆囊和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则分别达12%、9.8%和8.2%。
调查还显示:有47%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几乎每天都担心睡不着觉。其中女性比男性失眠问题更严重。有5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压力过重,情绪不稳,内心孤独感加重,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有超过三成的被访者很少运动或健身。
曾被评为世界首富的美国微软公司老板比尔·盖茨爱穿运动服装。让东南亚金融市场鸡犬不宁的华尔街金融大亨乔治·索罗斯却喜欢过简朴的生活。多数美国实业家认为,一个人无论有多高的权势、地位和名气,只有当他们保持正常人的心态,拥有正常人的健康时,才会有真正的快乐。美国多数企业老板最忌讳炫耀财产,他们很注重养生保健的风气已影响到港台。这些老板,聚到一起,不是比吃、比喝、比穿戴,而是比谁的皮肤晒得黑,谁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痛风以及谁的腰围、血糖、血脂、胆固醇没有超标等等。
然而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人们,有几个如此注意养生保健?
刘云霞,过去在局机关是个普通的女办事员,因为办公室离家不远,也就那么3里多路,她天天上下班都走路,身体好得很。自从前年当上处长后,人还是原来的人,路还是原来的路,家还是原来的家,办公室也还是原来的办公室,可她却不能或不会走路了,天天必须车接车送,仿佛走路有失“身份”。于是,原来身体健朗的她,现在变成了“大肚腩、肥硕腰”,一走路就心慌、气喘、胸闷,还伴有脚跟疼痛……
高尔基说过:“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有个标准定义:人,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病,身心都要健康,还必须具有稳定的良好的社会功能。内容包括待人接物,与人相处和完成社会责任等。当代伟人毛泽东曾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内经。素问》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哲人们说过:不是金钱,不是财宝,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健康;这种健康,不仅是躯体,而且是心理,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健康是生命,是幸福,是太阳,是纯净的空气,是潺潺流动的清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健康,是一种境界,一种美,风雨人生和艰苦环境的磨练。
一个没病的健康的肌体,使你平添许多魅力。人生苦短,谁拥有健康,谁就拥有财富,拥有明天,拥有人生,拥有世界,拥有大自然中的一切美。身体的健康来自锻炼,心灵的健康来自修养。“艰难困苦,玉汝而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即使身体残疾,只要精神健康,同样可以创造出辉煌的人生。 幸福就是健康!
我国著名女作家毕淑敏说,人千万不要做幸福的盲人,要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感知与把握,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出幸福来。
我是个针灸推拿医生,虽然工作较累,但我却觉得很幸福,因为我常常利用自己的一双手和银针为病人解除痛苦。前不久,我还美美地“幸福”了一次。那天晚上,我正在家看电视,住在对面楼的黄勇(化名)在家拖地突然将腰扭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黄勇知道我是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医生,便打发他妻子来请我应诊。
“王医生,真麻烦您了,我的腰仿佛断掉了,一动像刀割火烧一样的疼痛,连动都不敢动了……”黄勇一见我,就苦歪歪地叙述道。
“王医生,我老公的腰要是坏了,这可怎么办?若治不好,不仅要被老板'炒鱿鱼’,以后落下老腰痛的病根,如何是好?”黄勇的妻子柳菲菲(化名)紧张地问道。
我详细地问了问发病经过,给黄勇做了仔细检查,根据30多年的临床经验,然后心中有数地安慰道:“没多大事,是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是不是关节卡住了?”柳菲菲吃惊地张大了嘴。
于是,我告诉道,脊柱是人体躯干的中轴,运动基础是椎间盘和后关节,后关节又称小关节、关节突间关节。后关节周围包以薄而紧的关节囊,属于微动关节,主要功能是稳定脊柱,不持重,正常腰部活动度比较大,受伤的机会也比较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因刷牙、咳嗽、打喷嚏、搬东西甚至房事不当等动作时,会突然发生“闪腰”或“扭腰”,严重的可导致腰痛剧烈,疼痛像刀割,像火烧,像电击等,甚至不能站立行走,并有臀部、大腿或骶尾部的牵扯痛。这就是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又叫“腰椎后关节半脱位”、“腰椎骨错缝”等。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从病理上又分为后关节单纯性半脱位和滑膜嵌顿性半脱位两类。黄某患的是属于后一种,所以症状十分明显。这主要是使腰椎后关节滑膜嵌入关节之间隙,造成后关节绞锁或错位,滑膜和关节囊有丰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对于刺激和炎症反应极为敏感,当滑膜被嵌顿后,由于产生充血水肿及无菌性炎症刺激和压迫,引起剧烈的疼痛和反射性肌痉挛,如不及时解脱嵌顿,则会产生严重腰痛……”
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先用银针将黄勇的手和腰部包括下肢的有关穴位猛“扎”了一下,以达到“疏通、解痉”的作用,再然后与黄勇背靠背站立,以两肘分别挽住他两肘,我弯腰屈膝下蹬用臀部顶住黄某腰骶病变部,弯腰屈膝挺臀,将他反背起,使其双脚离地,作腰脊椎后伸牵引,使黄某腰骶部牵引伸展,同时作颤动3~5次及左右摇摆3~5次。
我将黄勇放下地,然后喘着气问:“现在感觉怎么样?”
黄勇慢腾腾地站起来,走了几步,然后破涕为笑:“咦,真神了,不疼了,不疼了!”
“但不要大意,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1—2周……”我叮嘱道。
“一定,一定……”黄勇头直点地应道。
“王医生,我们该如何感谢您哟……”柳菲菲感动地说道。
“不必如此……”面对这对夫妻的感激,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
这就是一个医生感受到的人生最大的“幸福”。
笔者感叹:亲爱的读者及网友,包括我的同行们,你们感觉到了吗?当你把患者从疾病的泥沼里拯救出来,解除了他们的痛苦,并受到他们极大的尊敬和热爱时,你就会感到医生的工作是多么地幸福和光荣!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似乎降到了“冰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偷防盗防患者”、“要发财、做手术,做了手术告大夫”等言论让人心寒。作为医生,我们该如何端正心态?记得北京协和医院一位老专家曾告诫年轻医生:“有志从医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为了患者的利益,常会加班工作,打乱个人安排和家庭生活,而金钱和名誉却不能成为追逐的目的。医生应该自问能否永葆奉献精神,否则会充满矛盾、懊恼和不悦。”他认为,医生的快乐和幸福,就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帮助患者解除痛苦。老专家的忠告,可谓警言睿语,字字珠玑!
是的,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患者的康复。在我身边,也不乏快乐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虽然有时也会抱怨,也会委屈,但始终尽职尽责,坚守道德底线,并享受着医生这个职业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因为他们知道,医生的天职是帮助患者,一个医务工作者能得到患者的尊重和爱戴就是最大的幸福。
更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幸福感的医务人员,说话往往都比较幽默、风趣,为人处世比较机智,同时心胸也比较宽广,淡泊名利,自始至终给患者一种美好、向上、阳光、慈爱的感觉。这样的医生,处理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的能力也比较强。
他们是中国医生之精英,医学之“魂”![1]
作者简介
王金山,男,66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