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閔王(約公元前323年-公元前284年),亦稱齊愍王、齊愍王,媯姓,田氏,名地(一作遂),齊宣王之子,戰國時期齊國(田齊)第六任國君,公元前301年―公元前284年在位。葬于田齊王陵(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陵鎮內)。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去世,齊閔王即位。齊閔王為人驕傲,喜歡享樂,但在位期間也屢建武功,破秦、燕諸國,制楚,滅宋,齊愍王十三年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齊愍王相約共同稱帝,秦昭王為西帝,齊愍王為東帝。公元前284年,燕國將領樂毅以燕國、秦國、趙國、韓國、魏國五國聯軍攻田齊,燕軍攻入臨淄,齊閔王出逃至莒(今山東莒縣),被楚國將領淖齒所殺[1]。
目錄
人物生平
齊愍王(約前323年-前284年,約40歲),又作齊閔王,本名田地,一名遂。在位十七年,屢建武功,破秦、燕諸國,制楚,滅宋。齊愍王三年(公元前298年),派孟嘗君入秦[2],秦昭襄王任孟嘗君為宰相,後被扣押,賴雞鳴狗盜食客之助得脫,後任齊相[3]。不久齊愍王整頓稷下學宮,孟嘗君憂功高震主,出奔至魏國。
周赧王元年(前314年),愍王的父親齊宣王派軍攻破燕國,燕王噲、太子平及宰相子之皆死[4]。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燕人立燕昭王,亟思復仇的燕昭王採納樂毅及蘇秦建議,爭取盟國,孤立齊國,蘇秦兩次入齊離間,齊愍王相繼西向攻打秦國。
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齊秦互帝。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齊滅宋。[5]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濟西之戰,燕國上將軍樂毅以五國聯軍攻齊,大敗齊軍;燕軍又於臨淄城西之秦周大敗齊軍,達子戰死,燕軍攻入臨淄,愍王出逃至莒(今山東莒縣),但被名義上協防的楚國將軍淖齒所殺[6]。
趣聞軼事 齊愍王之妻--宿瘤
生長在齊國都城郊外的醜女,宿瘤,連姓名也沒有流傳下來,正史中只有一句:"君子謂齊瘤女通而有禮。"宿瘤世居臨淄東郊,以採桑,養蠶,繅絲為生,因為頸項下長了一個大瘤子,所以大家就稱她"宿瘤女",整天忙忙碌碌為生活操勞,年逾花信還無人問津。"瘤子"長在頸下,就是甲狀腺腫大,古代醫藥不夠發達,無法抑制,無法切除,也不明白病因。
儘管遠遠近近的婚齡男子,都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宿瘤,但她卻不以為意,依然我行我素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周圍的一切不聞不問,甚至不屑一顧。她這種與眾不同的性格,突然引起齊愍王的好奇心理,不惜移樽就教。不接觸不知道,一接觸嚇一跳,齊愍王對她的賢德才智肅然起敬,更為敬重而滋生愛意。
可惜宿瘤早逝,齊愍王過早地失去了一個有力的賢內助,否則歷史有可能改寫。
稗官野史
相傳齊愍王戰敗後,走投無路,被飛來的鳳凰所救。[7]
家庭
人物評價
總評
齊閔王沒有憑藉祖父輩創下的這份號令天下、稱雄列國的雄厚基業,書寫出更加輝煌燦爛的篇章。後期的他,由於剛愎自用、驕橫跋扈、窮兵黷武、拒聽諫言、任用奸相、不講策略,致使君臣不和、百姓離心、內外樹敵、矛盾日益尖銳。公元前284年,在五國聯軍的討伐聲中,由齊閔王親自導演的這場國破身亡的歷史悲劇,終於落下帷幕。
歷代評價
樂毅:"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政令戾虐,百姓怨懟。"
荀子《荀子》:"國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齊愍、宋獻是也。"
司馬遷《史記》:"當是時,齊閔王強,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里。與秦昭王爭重為帝,已而復歸之。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齊。"
桓寬《鹽鐵論》:"及愍王,奮二世之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苞十二國,西摧三晉,卻強秦,五國賓從,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臣。"
傅嘏:"昔夫差勝齊陵晉,威行中國,不能以免姑蘇之禍;齊閔闢土兼國,開地千里,不足以救顛覆之敗;有始不必善終,古事之明效也。"
視頻
蘇秦騙齊湣王做了什麼惹得五國伐齊
史籍記載
《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