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麻城隶属湖北省,是由黄冈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北部,长江中游北岸的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4°40′~115°28′,北纬30°52′~31°36′之间,北与河南省商城县、新县以山脊为界,东北同安徽省金寨县依界岭分水,东邻罗田县,南接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西与红安县毗连,西南距省会武汉113千米,距黄冈市110千米。
麻城总面积3747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15个镇、1个乡;2016年户籍总人口1169509人;201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66.27亿元。麻城全境地貌若马蹄状,东部和东北部为高山,西南低,由东向西南倾斜敞开;境内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古有“三台八景”,当代有龟峰山风景区、麻城孝感乡文化园等景点。
麻城历史悠久,因“献寿仙子”麻姑而得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麻城县,1986年撤县设市。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著名的苏区,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等36位共和国将军,被称为“全国将军第一乡”;也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1]
麻城简介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紧邻省城武汉。全市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6余万。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1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715个行政村。城区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万。
麻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文脉深厚,民风纯朴,资源丰饶,景色宜人,胸襟开阔,交通便利,是著名的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是大别山中心城市和旅游门户城市,是近年来湖北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曾荣获双拥模范城市、文明城市、中国花岗石之乡等称号。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
地理环境
位置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北与河南省商城县、新县以山脊为界,东北同安徽省金寨县依界岭分水,省内东邻罗田县,南接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西与红安县毗连。
地理方位:东经114°40′—115°28′,北纬30°52′—31°36′。
气候
麻城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为普遍现象。年均气温13.0-16.1℃,年平均降水量1111.2-1688.7mm,日照2153h,年无霜期250-270天。
地形
麻城属大别山区。全境有如马蹄形,三面环山,东、北、西三部分山脉相连,群峰突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形成全市总面积40%为山地,30%为低山丘陵,30%为平原的自然地理特点。[3]
历史沿革
麻城境内出土的诸多文物证明,7000年前已有人群在举水流域生活。夏商时期境内属于夏商王朝控制的小方国“举国”,公元前11世纪以后,成为黄国的属地。
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地。秦统一全国,置36郡,以郢为南郡,麻城属南郡辖地;后置衡山郡,郡治邾城(今黄冈禹王城),乃属衡山郡。两汉为“西陵辖地”,隶属江夏郡。
三国时先属魏弋阳郡,后属吴蕲春郡。晋属弋阳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因恢复西阳王爵位,先后将弋阳郡的西陵、邾、蕲春等划归西阳国(都今河南光山)。咸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阳王因依附叛乱被杀,国除,于邾城附近侨置西阳郡、县,遂属西阳郡辖。后赵南侵,其部将麻秋在今县城东北15里的古城畈筑城以守。自此,始有麻城之名。
南北朝时期,刘宋初,分西阳置建宁左郡(今县城西南)。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又于境内置长风(西北)、赤亭(西部)、阳城、彭城等县,隶属豫州西阳郡。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西阳郡划入、郢州。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建宁左郡降为左县,合并赤亭、彭波、阳城三县为阳城左县,隶属郢州西阳郡。
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置齐安郡,治齐安(今县城西南)。又分西阳县为建宁、阳城二县,恢复建宁左郡,治建宁。永明四年(公元486年),改建宁左郡为建宁郡,划属(西)豫州。南梁分西阳设置信安县,又于白沙关(今县城西北)置沙州,辖建宁、齐安郡;于蒙龙城(今县城东北)置定州(辖郡今属河南),于鹿城关(今红安地)置北江州,辖梁安、义阳(今红安地)、齐昌等郡。又先后设置北西阳、岐亭、梁丰等县,以及南郡、定城、阴平等郡。
北齐天保年间,于境内设置衡州。陈废。北周恢复衡州,改定州为亭州,以建宁、阳武两县(今麻城)隶州之北建宁郡。又于县城东80里设置东义州。隋初罢诸郡为州,信安县属黄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信安为麻城,仍属黄州。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废州设郡,属永安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麻城置阳城县,同年在麻城置亭州辖麻城、阳城两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亭州,并阳城,恢复麻城旧制,属黄州都督府。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麻城并入黄冈县。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恢复。
五代时,建置如唐,先属吴。后属南唐。其时,南唐与后周划江为界。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后周占领南唐江淮之间的大片领土,麻城遂为后周辖县。宋属淮南西路黄州。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麻城为南宋北界。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避兵乱,县城曾一度迁至什子山(今县城东80里)。
元初属湖广行省黄州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随路改属淮西道。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又随路改属河南江北行省。至元年间,县治从什子山迁回古城畈。元朝末年,邑人姜铭等筑城于今地,后为县城。
明太祖甲辰年(公元1364年)属湖广行省黄州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属湖广布政司,随府划属河南。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还属湖广。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部攻占麻城,改麻城县为长顺州。七月,引兵入蜀,名复其旧。清代,麻城属湖北布政司黄州府。
民国二年属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更名鄂东道,又改为江汉道。二十一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二十七年七月二十日,日机轰炸县城;八月,县政府迁往龟头河。三十二年,又从龟头河迁往阎家河山水垸暇形地。三十四年,迁回麻城。
1949年3月11日人民解放军解放麻城全境。3月29日,麻城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鄂、豫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城县一直隶属黄冈地区。1986年8月,麻城撤县设市,1996年黄冈撤地设市,目前麻城市暂属黄冈市代管。
行政区划
麻城市共辖3个街道、15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16个行政村,7461个村民小组,市区由龙池桥、鼓楼、南湖三个街道办事处组成。
1997年,麻城市面积3747平方千米,人口112万,辖3街道12镇13乡:鼓楼街道、龙池桥街道、南湖街道、宋埠镇、白果镇、夫子河镇、岐亭镇、中馆驿镇、浮桥河镇、福田河镇、黄土岗镇、阎家河镇、三河口镇、木子店镇、张家畈镇、铁门岗乡、闵家集乡、罗家铺乡、顺河集乡、西张店乡、王福店乡、乘马岗乡、长岭岗乡、张广河乡、蔡店河乡、盐田河乡、龟山乡、熊家铺乡。市政府驻麻城。境内有2国营林场2茶场3个水库及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12月31日,麻城市辖3个街道、14个镇、2个乡。共有25个居委会、712个村委会。
2010年3月6日,龟山乡正式撤乡设镇。
人口数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129047人,其中:龙池桥街道70403人,鼓楼街道65813人,南湖街道67711人,中馆驿镇71206人,宋埠镇69230人,歧亭镇33521人,白果镇94669人,夫子河镇40839人,阎家河镇44945人,盐田河镇44654人,张家畈镇59462人,木子店镇58446人,三河口镇53259人,黄土岗镇50658人,福田河镇51626人,乘马岗镇62639人,顺河镇63225人,铁门岗乡67505人,龟山乡44131人,熊家铺乡15105人。
2004年底,麻城市总人口1162336人。
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近120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30万人。暂住登记人口3.6万。[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麻城全市国土面积3747平方公里。地表资源相当丰富,有耕地123万亩,林地282.6万亩,草地198.4万亩,多样化的土种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生物资源
麻城全境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兼南北的气候特点,树种繁多。据“七五”森林资源清查,全市已查明树种有61科,299种,其中乔木树种186种,灌木树种93种,木质藤本20种。其中,板栗、茶叶、天麻、花生、蚕茧、菊花、桐子、木梓、柿子、油菜、百合、蜂蜜等都是大宗产品,可供系列深度开发;葛粉、菱藕、白花菜、香菇可开发为无公害食品。主要野生动物中,兽类有山风獾、猸、狸、狼、豺、狐、豹猫等多种;鸟类有山鹰、猫头鹰、鹞鹰、斑鸠、大碓等多种;爬行类有菜花蛇、百节蛇等多种;水生类主要有青鱼、草鱼、白鲢等多种;昆虫主要有九香虫、白蜡虫等多种。
经济情况
总况
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39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8%,高于全省增速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37亿元,增长6%,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7.69亿元,增长19%,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5.33亿元,增长12.1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8.2:41.4:30.4调整为24.59:44.04:31.37,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2.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0.97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9%,金融保险业增长19.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8%,房地产业增长10.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6,低于同期水平4.4个百分点,价格水平上涨2.6%。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5%,衣着类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居住类价格上涨1.9%。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7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8万公顷。当年造林面积5.4万亩,新增和改造油茶基地面积5万亩,新增和改造板栗基地面积10万亩,实现油茶籽产量6900吨,板栗产量18732吨,比去年减产8143吨;全市当年新增和改造桑茶药基地面积2.9万亩,新增和改造菊花基地4万亩,实现蚕茧产量2000吨,茶叶产量1750吨,药材产量3878吨,增长20.9%,菊花产量3296.6吨,增长18.8%;蔬菜总产量达到671551吨,同比增长3.8%;全年生猪出栏达到89.65万头,同比增长1.7%,牛、羊出栏分别为17.04万头和17.17万只,分别增长4.4%和2.1%;全年生猪存栏达到66.28万头,牛、羊存栏分别为26.2万头和19.3万只;当年渔业放养面积9523公顷,水产品产量23792吨,增长3.3%。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7%,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98%,拉动GDP增长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8.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8%。工业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仍占明显优势,达86.1%;汽配、冶金机械、花岗石材、农产品加工、电力能源五大产业集群企业分别达到24、10、37、24、3家,实现产值24.2、59.4、36.1、27.4、28.6亿元,分别增长9.29%、47.2%、40.4%、33.4%、-3.64%,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2.5%、30.8%、18.7%、14.2%、14.8%;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全年实现主营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利润48077万元,比上年增长55.3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4.1%。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8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3.1%。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2家,完成总产值22.4亿元,比上年增长82.4%。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8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29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67.79亿元,增长38.2%,房地产开发投资10.3亿元,增长17.2%。全社会投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9.34亿元,占16.9%,集体经济投资14.15亿元,占8.2%,私营投资129.8亿元,占74.9%。开发区当年投资项目16个,完成投资额43亿元。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个数达169个,其中,新引进项目121个,续建项目48个,过亿元项目33个,当年投产项目52个,完成招商引资额,41.72亿元。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商品房销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137%。商品房空置面积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4万平方米。
城市建设
当年城建维护资金达到10330万元,比上年净增4067万元,增长65%;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4.79平方公里,同比净增0.27平方公里;全年城市道路面积达到492.46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10.8万平方米,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当年完成投资25053万元。
城市供水总量达到3031.13万立方米,供气总量378.32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达到324.52公里,新增31公里;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308辆,拥有出租汽车398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662万人次。
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0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5%;园林绿地面积新增21公顷,达到881公顷;生活垃圾清运量9.7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14%。
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亿,同比增长17.6%。年末个体工商户28635户,当年新发展1864户,新增民营企业58家,达到1872家。
全市外贸出口企业8家,外贸出口总额26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实际利用外资455万美元。
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实现全地域各项税收8.16亿元,增长18.08%;财政总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为:国税收入39077万元,增长13.4%,地税收入42509万元,增长22.7%,财政部门收入120545万元,增长28.9%;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29%,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2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5%,教育支出96837万元,增长35.4%,医疗卫生支出37759万元,增长95.7%,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4529万元,增长1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298万元,增长63.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3.4亿元,比年初增加33.4亿元,增长22.2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5亿元,比年初增加24.4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3.01亿元,比年初增加15.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2.65亿元,减少6.9亿元,中长期贷款80亿元,增加22.06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当年实现帐面盈利3.02亿元,同比多盈0.36亿元;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32%,比年初增加1.8个百分点。[5]
基础设施
总况
麻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华中,是武汉城市圈规划的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106国道贯穿全境,“三高(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三铁(京九铁路、沪汉蓉铁路、汉麻铁路)”在此联接,尤其是纵跨南北的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公路与横贯东西的沪汉蓉快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四条国家高等级主干道在麻城呈“井”字型交汇。麻城拥有京九铁路和沪汉蓉快速铁路两个二级火车站(麻城站和麻城北站),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公路
截止到2012年,麻城市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494.29公里,其中,国道(106)91.57公里,省道154.78公里。2006年全市境内公路货运量816万吨,客运量1293万人次。106国道和在动工兴建的大(庆)广(州)高速公路(麻城境内52.79公里),合(肥)武(汉)高速公路(其中金寨至麻城段为81公里)将在麻城构成发达的公路交通网。
大广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麻武高速公路、106国道贯穿全境。湖北省十二五规划中即将建设麻城——通山、麻城——阳新高速公路(麻阳高速公路)、麻城至武穴高速公路,天河国际机场距市区只有80公里、阳逻深水码头距市区70公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到250多亿元,将成为继武汉、襄阳之后的湖北省第三大交通枢纽。
铁路
京九铁路在麻城境内88.4公里,麻城火车站是京九线上的十个大站之一,京九与京广铁路的联络铁路线麻城--武汉铁路在麻城接轨。2006年全市铁路货运量40万吨,客运量180万人次。沪汉蓉快速铁路横贯麻城境内81公里,并在城区有一个二级站,距上海4小时车程。
京九铁路贯穿全境,京九、京广铁路在这里联接并建有二级区段站麻城站;沪汉蓉高速铁路横贯全境,并建有二级区段站麻城北站;麻城市已成为京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和京九京广联络线3条国家级铁路线的重要节点。
通信
麻城通讯发达,具备光缆、微波、无线、程控等多种现代化通讯手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光纤网络覆盖全境。200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5477户;移动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30486户,当年新增4815户;互联网用户10513户,新增3120户。
水利
麻城境内水库塘堰星罗棋布,河流沟渠纵横,全市有大小河流1580多条,汇成纵贯南北的举水、巴水水系,以龟山为分水岭,一东一西分别流注长江。现建有浮桥河、三河口、明山等大型水库3座5.25万亩,大坳、碧绿河、大旗山等中小型水库256座6.05万亩,还有数百座塘坝,总水域面积45.1万亩。
电力
从1956年湖北省第一座500千瓦水电站麻城大坳水电站动工兴建并于当年建成投产起,麻城辖区内拥有22KV变电站2座,容量为24万KVA;110KVA变电站3座,容量为16.45万KVA;35 KVA变电站16座,容量为11.48万KVA。110KV输电线路5条共126.38KM;35KV线路28条共346.173KM;10KV配电变压器3181台,容量38.17万KVA;10KV配电线路2512.85KM。电网最高负荷15.0万KW,年供电量6.33亿千瓦时。通过加快电网改造,麻城电网形成了以220KV为支撑,110KV为主干, 35KV为主体、10KV为脉络的供电网络体系。[6]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三台八景,为麻城著名的名胜。
白云台:位于市北仙居山,有石隆起,上平台,时有云气往来其巅,高瞻远眺,缥缈缤纷,相传为麻姑行游之所。
雁台:位于市东白枭山之南,有石平坦如席,释道一修真是山,早晚率动弥课颂于台上,梵语一声,群雁下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道力佛性作如是观。
钓鱼台:位于市风陂河,两水夹流,巨石突起于河中,纵横各丈许,明季邑人周柳塘建寨碧楼于台上,暇则垂钓其中,海内名士朝夕过从,称盛一时,迄今仅存遗址。
龟峰旭日:龟山峻极,高耸入云,顶望江河如匹练,而于凌晨观日出为奇,扶桑动摇,海水吞吐,金蛇万道,射目荡心,恰似泰山之观日出。
白臬飞泉:山顶有石壁,泉从罅出,稍下为石所截,激怒有声,啧玉溅珠,不可遏止,飞向半空,千丈一落,奇瀑也。
麻姑仙洞:洞在仙居山之腹。邑志记后赵麻秋建城时,督工子夜不辍,其女麻姑侧悯民工,伪作鸡声,冀父闻声罢役,久为,秋觉而笞姑,姑遂逃此修真。山半为静月寺,寺左边一亭,更上有洞,悬石支架,中空如室,底有一池,鱼游其中,背有平台,方广十笏,东南居峰护卫屏列,西北则烟云缭绕,弥望无际,四方名士,选胜来游者甚众,雅士留诗,代有所闻。
柏子秋荫:柏子塔在市东北二十里之九龙山,相传唐时所建,塔高九丈九尺,其顶覆以铁镬,有柏树盘生于中,每于立秋日午时,塔四面无影,夙传中洲有塔,每日中无影,论者谓土圭正景之义,兹塔独于立秋日无影,实为异事。
凤岭朝云:凤岭位于市西北十五里麻姑仙洞之侧,相传有凤集此,朝阳未升,晨霞初启,云蒸霞蔚,晴丝万缕,若烟非烟,似雾非雾,可与巫山神女峰比美。
万松古亭:亭在古县城西七里,昔县令张公毅植树万株于西岗,立亭其间以观风,宋苏子瞻过此,有诗且以名其亭。
桃林春色:桃林位之市东五里之桃林河,两岸多桃花,绵亘十余里,居民村巷,罗错其间,桃花盛开,红霞如锦,茅檐竹舍,掩映芳华。
龙池夜月:黑龙池在市东南三里许,池水清澈如碧玉,每值夜水轮涌,皎浩异常,人立池旁,清鉴毛发,俨居玻璃世界。
革命圣地
烈士陵园:位于市西面牛坡山,面积约90余亩。临山石阶百级而上,门内矗立气势雄伟、高耸入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面以闪闪发光镏金大字,镌刻着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等同志的题字和题词。园内还兴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堂和革命博物馆。
乘马岗会馆:1926年秋,乘马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和乘马区农民协会成立的旧址,毛泽东同志派来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三百名学生军战斗指挥部设在此处,县农民自卫军也在这里成立。解放后,经人民政府保护和维修,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夏家山:位于市南夫子河镇芦家河附近,地居偏僻狭道,入而忽然开朗,背倚高山可为屏障,抗战期间党派方毅、刘西尧、张体学等同志在此开辟鄂东抗日根据地,第二十一集团军抗日第五大队,在此成立。
鄂豫皖红四军组建遗址:位于福田河镇旧街,1931年1月,活动在鄂豫皖边区的红一军与转道而来的十五军在商南竹园会师,就近开赴麻城福田河,合编为红四军,旷继勋任军长,徐向前任参谋长,全军约1.25万人。
顺河柏树(北风)咀红军医院:位于顺河集镇垸店柏树村,1930年,麻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机关驻地柏树咀,同时,省苏维埃政府也在此建立红军医院第二分院。医院占地约200平方米,砖木结构平房。新中国成立后多次维修,并辟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主要景观
龟峰山
龟峰山风景区位于麻城市龟山镇境内,由龟头、龟腰、龟尾等9座山峰组成,方圆100多公里,最高海拔1320米。国家AAAA级风景区。因其地形山势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神龟而得名“龟山”,大别山中的名山。有“天下第一龟”、“中国杜鹃第一山”和“第二庐山”的美誉。龟峰山主要景点有:杜鹃花海,龟首,抗战遗迹石刻,能仁禅寺,望龟亭,观音殿,龟山迎客松,杜鹃花溪等。
龟峰山属亚热带大陆湿润季风气候,它的位置恰好处在大别山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北坡是南温带针叶与落
叶混交林景观,而南坡则是北亚热带绿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大别山脉一名,正是体现了这种景观上的两种不同形态。气候、水文和土壤上的巨大差异,构成了龟峰山所独有的丰富多彩的四季美景。
龟峰山平均气温为13℃,7月最高气温为23℃。盛夏时节,当100公里外的武汉处于火炉状态时,龟峰山却是一片清凉世界。龟峰山春可观赏兰花杜鹃,夏可避暑纳凉,秋可观红采山果,冬可踏雪寻梅。因长期的封山保护,自然地质资源和植被保存极为完整。是大别山少有的风景旅游胜地。
龟峰山奇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全部都是由古老的石英花岗岩组成。
与由石灰石与水作用下生成的溶岩石不同,龟峰山地区的象形蚀余奇石则是花岗岩在长期的物理风化、崩塌和地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更显得险峻瑰丽、雄浑苍劲、粗犷神奇、自然天成。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它们有的像龟,有的像兔、,有的像猫,在的象狮身人面兽……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奇石的形态变幻无穷。登山路上,观龟峰奇石,令人有峰回路转,移步换景,遐想万千之感。
麻城烈士陵园
麻城烈士陵园位于城区陵园路, 是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而修建的,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节点。国家AAAA级景区,该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湖北省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杏花村
麻城杏花村位于麻城市岐亭古镇旁,国家AAA级景区。据专家学者考证,即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写的杏花村。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市区西北4公里处,国家AAA级景区。其森林覆盖率达95%。公园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多彩多姿,帝主庙建于明代,是著名道教活动中心;麻姑仙洞泉水清澈,终年不涸,与凤岭朝云同列入 “麻城八景”;静月宫绿竹通幽,藏狮洞冬暖夏凉;石筑城墙连绵数里,三国曹操手书“万古高风”遗址等等。
公园交通便利。五脑山森林公园地处麻城市区,106国道、合武铁路、大广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距市区中心仅4公里,距京九火车站10公里,距合武火车站2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80公里,交通极其便利,各景区道路畅通,便捷。
公园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山峰连绵起伏,林海松涛,百鸟鸣唱,绿水青山,令人留连忘返。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帝主庙、法华寺分别是麻城道教、佛教活动中心;白云台、麻姑仙洞、凤岭朝云同列入麻城“三台八景”。
建园以来,公园一是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修通帝主庙至麻姑仙洞山顶公路,硬化了进场4.5公里仙姑路,改造公园电网,新建通讯基站和供水系统,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四通”;二是新建、修缮一批景点,修缮了帝主庙、麻姑仙洞、静月宫等老景点,新建法华寺、动植物园、霸王寨、飞机场等新景点;三是通过招商建成了简家冲水库和辉煌山庄,仙姑洞山庄,提高了公园旅游接待能力。
柏子塔
柏子塔建于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区东北约10 公里的九龙山上,辖地属阎河镇柏子塔村。柏子塔为六边形楼阁式砖塔,莲花形平座以及直棂窗为唐代盛行的建筑风格,而球纹窗又具有五代风格。原为九层。日寇侵华时,将塔顶及八、九层炸毁,现存七层半,残高34.72 米,保存总体状况较好。据(《麻城县志》康熙九年刻本)载:“唐德宗四年(783 年),虚应禅师建塔,九级,顶覆以铁镬,镬侧一柏蟠根而生,每立秋日午,塔身无影”。故称“柏子秋阴”是“麻城八景”之一。塔旁有“唐王洞”、“龙井”、“寺院”。塔南50米处是“九龙寺”,为三开砖木结构建筑。内有僧人兼作柏子塔保护人。另外,明代思想家李贽讲学、著述的龙潭寺、钓鱼台遗址,亦在附近。
遗迹及文物
粟山岗遗址:位于市区龙池桥办事松鹤村。呈不规则长方形土墩,南北长120米,东西宽60米,高出地表1-3米。暴露遗物有陶器和石器两大类。陶器有泥质磨光黑陶曲腹杯、彩陶高柄罐形鼎、镂孔豆、孟、甑、纺轮等。石器有石斧、矛、镞等。谢家墩遗址,位于宋埠大胜山村谢家墩垸,距宋埠4公里。遗址成长方形,高出地表3-9米,总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器形有夹砂陶平折沿陶盆、麻面实心陶球、小口高颈陶罐、弦纹缸、陶环、陶钵等。器物纹饰有弦纹、绳纹、镂孔和附加堆纹等。专家考证,属新石器龙山文化,含有屈家岭等早期文化因素,为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地。
白骨墩楚墓:位于宋埠镇大胜山村,古墓共6座,出土文物262件,其中陶器109件,有鼎、敦、壶、罐、豆、纺轮等;铜器142件,有剑、矛镞、马衔、鼎、壶等。墓葬均为长方形坑竖穴墓,棺木以悬底弧棺为特点。据专家考证,该墓与江陵楚墓、黄冈月儿冲墓为同时代墓葬。
麻城特产
总况
麻城资源富集,物产驰名。工业已形成汽车配件、治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医药化工“五大集群”。汽车配件成为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麻城是“中国花岗石之乡”。特色农业已形成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及蔬菜、畜牧、桑茶药产业等“三乡三业”,福白菊、黑山羊、绿壳蛋、野茶油茶名品畅销海内外。
名优特产
麻城茶叶
麻城茶叶,主要有龟山岩绿、三峰毛尖、护山雾毫三大系列产品。麻城“三大系列”茶叶,因其茶园分布地域不同,风味独到,各具特色。
野生茶油
茶油是中国特有传统食用植物油,可见民间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且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恰当,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左右。麻城野生茶油营养丰富,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乌发等作用,居植物油之冠,被誉为“油中圣品”。
麻城福白菊
福田白菊(Dendranthema mpriflolium (Ramat)Tzve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以头状花序供药用。用白菊花泡茶喝,可发挥白菊花平肝潜阳、疏风清热、凉血明目的功效;而且白菊花清香味甘,泡茶喝可增进茶汤香味,适口性好。
野生葛粉
野生葛粉,是以龟峰山深山密林中多年野生葛根为原料,采用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精制而成,药食同用,历史悠久。经现代科学检测,该品含人体必需的锌、铁、钙、维生素B1、B2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是广大消费者的最佳天然食品。
野生天麻
天麻,又名赤箭,神麻,是一种与萌发菌和密环菌共生的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天麻具有扩血管、增强血管弹性作用,在治疗晕眩、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
盐田河板栗
盐田河为全国板栗第一镇。产量居全国各镇之首,品种多,其主要品种“大红光”、“小红光”、 “桂花香”、“六月爆”、“九月寒”,果大质优,色泽油亮,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特色饮食
肉糕
麻城肉糕为麻城传统名菜。
将鲜鱼去刺去皮,猪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浆,将苕粉(即红薯粉)、清水、食盐按比例放入盆内与肉浆搅拌,依各人口味还可以加入少量姜末、葱花等佐料,在蒸笼垫上隔离纸,将搅拌好的肉浆舀入蒸笼,猛火蒸半个钟左右。出笼后可切成小块即食“热肉糕”;一般摊冷后切成长条,宴席上摆齐装盘再次蒸热,平时食用切成小块可水煮、可下面、可油炸、可煎作菜。保存方法可冷藏或食用油浸封。
油面
麻城油面,采用上白面粉加适量芝麻油和盐,由人工拉成。形成银丝,纤细美观。瘦肉油面已列入《湖北风味小吃》。
鱼面
麻城鱼面(俗称垂鱼),是麻城市传统食品。采用鲜鱼、红薯粉、鸡蛋清、食盐等锤炼精制而成。是一种低胆固醇、纯天然绿色食品,广泛适用于家庭、宾馆宴席食用。
老米酒
麻城老米酒已有千年酿造历史。自唐朝黄州刺史杜牧过麻城歧亭,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至北宋大诗人苏东坡高歌“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历代文人墨客盛赞麻城老米酒。
麻城糍粑
打糍粑,在麻城,过去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只有过大年、立夏、中秋几个大的节日才能吃到,左邻右舍围在一起捣糍粑,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糍粑是麻城很多地方必备的年货,采用特产糯米经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糍粑吃法多种多样,可烤、可煮、可炸。味道鲜美,可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