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麦哲伦望远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麦哲伦望远镜(Magellan telescopes)是位于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2台6.5米口径光学望远镜[1],是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天文台(OCIW)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建造的,由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天文台负责管理运行。其中第一台望远镜以美国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的名字命名,第二台以慈善家兰顿·克莱的名字命名。

麦哲伦望远镜计划始于1980年代中期,1993年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与亚利桑那大学开始建造第一块主镜。1995年12月哈佛大学的加入和1996年2月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加入使得该计划有能力建造第二台望远镜。1999年11月,第一台望远镜的主镜从亚利桑那大学史都华天文台镜面实验室运抵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2000年9月15日开始观测,同年12月9日正式开始运行。第二台望远镜的主镜于2001年7月运抵目的地,2002年9月7日开始观测。

本计划以16世纪葡萄牙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命名。

麦哲伦行星搜寻计划

麦哲伦行星搜寻计划(Magellan Planet Search Program)是以第二台望远镜克莱望远镜上的 MIKE 阶梯光栅摄谱仪进行的太阳系外行星搜寻计划。

MagAO 自适应光学系统

2013年时,克莱望远镜启用了装设于次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MagAO,因此可以获得至今仍为最清晰的可见光影像[2]。它可以解析出天球角直径只有0.02角秒的物体,相当于可见到160公里外的10美分硬币。

MagAO 原本预期是装设在大双筒望远镜,但在预定装设前次镜损毁。计划主持人 Laird Close 和他的团队成员因此修复并重新利用该损毁次镜,并用于麦哲伦望远镜。原本计划用于大双筒望远镜时,次镜的直径为910 mm,但是次镜的边缘损毁。史都华天文台的技术人员因此将该次镜重新裁切以去除损毁部分,直径也缩小为850 mm。

视频

麦哲伦望远镜 相关视频

巨型麦哲伦望远镜的完整概念动画
巨型麦哲伦望远镜是如何制造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