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尾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鸿尾乡位于福建省闽侯县西部,闽江下游南岸,东与竹岐乡相连,西邻闽清,南至岩石大帽山与永泰、闽清交界,北邻闽江,与白沙镇相望。[1]
鸿尾乡全境东西南北群山屏障,中部穆源溪由西向东注入闽江,形成狭长的河谷型半山区。是著名的工艺品之乡,橄榄之乡。
鸿尾乡现辖20个行政村。距省会福州市中心37公里,距县城甘蔗街道15公里。316国道、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48.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327人。
中文名: 鸿尾乡
外文名: Hongwei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地理位置: 闽侯县西部
面 积: 148.64 km²
下辖地区: 2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超乾村石佛头街
电话区号: 0591
邮政区码: 350106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36327人(2017年)
车牌代码: 闽A
乡镇概况
鸿尾乡是著名的工艺品之乡,橄榄之乡。甘竹大桥建成后拉近了该乡与县城的距离。现辖南下、超乾、大模、里头、岩石、溪源、桥头、汉头、埕头、大罕、源口、奎石、官路、南坑、大坑、古洋、青马、鸿尾、安樟、南元20个行政村。乡政府所在设在超乾村石佛头街。
地理气候
境内群山环抱,地势以盆地、山地为主,以上峰有大坑村鸟岩石山1005.9米,南元村鸡京山1037.9米,大湖仙山1147米,石虎山1127米,牛背山1049米,岩石村大帽山1237.7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如春,500米以下平均气温17-20度,年降雨量1454毫米左右。
历史沿革
唐末,王穆源随王审知入闽后居此,故旧称穆源,闲属侯官县永安乡的永兴,清化里和石门乡的归德里、元、明时属永安乡的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和后门乡的十八都。清为永安乡的十九都、二十都和石门乡的十八都。清末属穆源区。
民国29年为穆源乡,属第四区,民国34年仍为穆源乡。民国37年属甘蔗区。民国38年9月属第七区,12月与白沙、竹岐等合为第十区。1952年5月单独设为十五区,驻鸿尾乡。1955年7月称为鸿尾区,1958年5月改为乡,9月成立鸿尾人民公社,1962年10月恢复区建制,1964年9月再恢复为公社,1984年7月撤社称乡,到90年代不变。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县境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共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适宜于各种植物生长。植物资源丰富,适宜育林种果,森林覆盖率为63.7%。现已有果园面积11084亩,年产水果2899吨,其中种植面积7074亩,橄榄产量18650吨,居全省首位,素有“橄榄之乡”美誉。
水利资源
鸿尾境内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水量丰富,闽江、穆源、溪流经乡境,现有一个5000吨自来水厂,为农田灌溉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条件。其特点河流的上段落差大、水流急、水资源丰富,中下游河床平缓。
矿藏资源
该乡桥头村横列自然村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已开发和新发现的矿点7个,这些高岭土色泽光洁,属优质瓷件原料以及南下村石英矿。
经济发展
这些年来鸿尾乡依靠工艺品产业的支撑,经济步入了快车道。2005年该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谋划,快速推进,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经济社会稳定,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达4830元,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11.2亿元,比增9.4%,比2002年增长3.4亿元。工业总产值82031万元,比增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48844万元,比增20%;国税收入443.33万元,比增7.8%;地税收入777万元,比增49%。实现到资7万美元,比增-95%;内资实际到资2360万元,比增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08万元,比增2%;农业总产量完成13477吨,比2004年减少266吨;全社会总供电量完成1861万千瓦时,比增6.6%;内外资新办企业任务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