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香花石
香花石系1958年由中國學者黃蘊慧女士等,在湖南臨武香花嶺錫礦發現的礦物晶體,故名。產於我國湖南泥盆系石灰岩與花崗岩接觸帶的含Be綠色和白色的條紋岩中。香花石晶體產於白色條紋岩中的黑鱗雲母脈內,與鋰鈹石、塔菲石、尼日利亞石、α鋰霞石、金綠寶石,螢石等共生。主要化學成份為:BeO15.78%、CaO34.60%、Li2O5.85%、SiO2 35.66%、F7.81%,少量Al、Fe、Na等。化學組成中Ca可為少量的Na、K所代替,Al、Mg和Fe離子在鹼性熱液環境下呈四次配位代替Si和Be。香花石晶體屬微細晶體,一般為1—2毫米左右,形如魚子蛋。無色,乳白色。透明,玻璃光澤。硬度6.5,相對密度2.90~3.00,具脆性。已知最大晶體標本為12mm,現存中國地礦博物館。臨武香花嶺的香花石有「國寶」之稱。
基本信息
中文名:香花石
化學式:Ca3Li2(BeSiO4)3F2
顏色:無色、乳白色
硬度:6.5
透明度:透明或半透明
產地:臨武香花嶺
香花石介紹
香花石是中國地質學家發現的第一種世界新礦物,以發現地湖南省香花嶺而命名;中國香花嶺獨有,類同動物類的大熊貓,被譽為「國寶」;香花石的發現,是中國地質學史和國內礦物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該礦晶主要產於花崗岩與石灰岩的接觸帶,分布在白色條紋岩的黑雲母脈中,接觸帶中發育有含鈹(Be)的綠、白色的條紋岩與鋰鈹石、鈹鎂晶石、金綠寶石及螢石、方解石、錫石、白鎢等共生。主要化學成份為:Beo15.78%Cao34.60%、Li2o5.85%Sio235.66%、F7.81%少量Al、Fe、Na等。
香花石是外觀呈現為黑白相間的一種礦物質,黑色的為雲母,白色則多為方解石,並有白色和紫色螢石共生。晶體多數為乳白色或者米黃色,也見少量淡綠色晶體和無色透明晶體。香花石晶體多呈球狀,肉眼觀察似魚子蛋,分布在白色方解石或螢石中,晶瑩剔透,熠熠生輝,在太陽光下能見折射七彩光,彩溢奪目;在放大鏡下,香花石晶體呈多面體,棱面最多可達128個棱面,排列有序。據資料介紹,香花石晶體系等軸晶形,分別以立方體、四面體、棱形十二面體、三角三四面體、四角三四面體、五角三四面體、五角十二面體等晶形。
香花石的晶體硬度為摩氏6.5度,比重2.9—3,性脆,表面呈玻璃光澤,透明或半透明,不完全解理。花石有二種結晶習性,一是結晶顆粒大而晶面少,發育二個單形,二是顆粒小而晶面豐富但少見。
產於我國湖南泥盆系石灰岩與花崗岩接觸帶的含Be綠色和白色條紋岩中,香花石晶體產於白色條紋岩中的黑鱗雲母脈內,與鋰鈹石、塔菲石、尼日利亞石、α鋰霞石、金綠寶石和螢石等共生。[1]
香花石產地
香花石產於香花嶺礦區癩子嶺半山腰一處約200平方米的地方,海拔高約900米,因香花石與錫砂,白鎢等礦共生,近20年來,一些採礦的民工已將香花石礦點炸得百孔千瘡,香花石礦也因此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實在讓人痛心!目前只能在礦點的廢石中找尋香花石,肉眼可見的晶體非常稀少,4mm大以上的極少,10mm大以上幾乎絕跡,可見香花石及晶體之珍稀!
香花石價值
由於近年來隨着有色金屬在國際市場價位不斷走高,香花嶺礦區個體非法採礦現象屢禁不止,所採取的破壞性開採使「國寶」香花石難逃厄運。
據統計,上世紀九十年代,香花嶺不法礦點不足10家。目前成規模的不法礦點已增至數百家,其礦石採掘總量是當地國有礦企年產量的20倍以上。過去青山翠綠的香花嶺,現在已是滿目瘡痍。 肉眼可見的晶體很難得到,香花石已經瀕臨絕跡。
它的科研價值、收藏價值是行家們夢寐已求的礦物品種。而它黑白相間的基岩,流暢優美的蛇紋線條,白色方解石伴生紫紅色螢石,及點綴在其中珠光寶氣的晶體就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尤其在光亮油黑的雲母中,突出一顆顆亮白透明、如珍珠般光澤的球形晶體。黑白分明的強烈反差格外炫麗奪目,寶氣十足;如果在放大鏡下觀看,則更讓人賞心悅目。一些肉眼看不太清的晶體,放大後有的猶如一顆顆鑽石,鑲嵌在白色方解石或黑色雲母,中閃閃發亮;有的好似一堆堆珍珠分布在石中不同位置,五光十色,珠圓玉潤;有的成片鋪撒,有的成條如帶;稍大的晶體可見稜角分明,呈現畢麗靈氣,大晶體則可分辨出不同棱面。恰似花團錦簇,叫人美不勝收,心曠神怡![2]
香花石晶體結構
香花石屬於等軸晶系,T5-I213,a0=1.288 nm,Z=4。屬架狀硅酸鹽礦物。香花石晶體結構的特 點如圖H-26。結構中[SiO4]四面體和[BeO4]四面體共角頂呈三度空間骨架,每兩個[SiO4]四面體和兩個[BeO4]四面體交替以角頂連接組成4四面體環。每3個[SiO4]四面體和3個[BeO4]四面體交替連接組成6四面體環。4四面體環垂直於立方晶胞的二次螺旋軸,居於單位立方體面上。6四面體環垂直於立方晶胞的三次軸,環繞單位立方體諸角頂。6四面體環形成的中心空洞,延長方向平行於三次軸,為F原子所充填。緊靠F原子一側的四面體空隙中充填着Li原子,其配位數為4(3O+1F)。4四面體環中心空洞為Ca原子所充填,其配位數為8(6O+2F)。[3]
發現故事
上世紀30年代初,孟憲民與張更在浙江、安徽、湖南等省從事金屬礦床研究,他先後聯名發表了5篇研究報告:《浙江昌化閃錳礦》(1933年)、《浙江青田石坪川輝鋁礦石英脈》(1933年)、《安徽銅陵銅官山銅鐵礦床》(1933年)、《湖南水口山鉛鋅礦礦物的沉積順序》(1935年)、《湖南臨武香花嶺錫礦地質》(1935年)。水平最高的當數最後一篇。這部英文專著還附有1/10000的「湖南臨武香花嶺地質剖面圖」3幅;1/10000的「湖南臨武香花嶺地圖」(彩色)1幅。該書除論及該區地質特徵、地層、構造、礦區概況(自明朝開始土法采煉)等外,着重闡述了火成岩岩石學(尤其是水熱變質、氣成變質作用)及礦物學。在「礦物學」部分,論及51種礦物,並配以31個圖版、100多張照片,在當時條件下,其鑑定礦物之細緻、精確,是有口皆碑的,至今仍有重大科學價值。該書還進一步論述了與主要造礦礦物——錫石伴生的礦物共生組合、礦脈系統與花崗岩侵入體之關係,花崗岩漿之成因與性質,以及錫、砷礦業生產與提煉過程。
該書的出版,一方面為孟憲民後來對個舊錫礦之研究提供了借鑑,同時也為該區礦床學、岩石學、礦物學之進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礎。1954年,孟憲民把香花嶺情況與美國新墨西哥州含鈹矽卡岩加以對比,指出,在香花嶺有可能發現條紋岩型鈹礦。在他啟發、指導下,地質部地礦司開展了香花嶺礦物學、岩石學的研究工作。1955—1956年,該司青年地質工作者黃蘊慧、杜紹華等去香花嶺從事長期野外考察。1957年,孟憲民又率黃、杜等再次考察香花嶺。最後,終於發現新礦物——香花石,於1958年正式發表。這是中國地質學家發現的第一個新礦物,在中國地質學與礦物學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