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首因效應 | |
---|---|
首因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人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着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1]
基本概念
定義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它們反映了人際交往中主體信息出現的次序對印象形成所產生的影響。首因效應是指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對印象的形成影響很大。[2]
基本介紹
在社會認知中,個體獲得對方第一印象的認知線索往往成為以後認知與評價的重要根據。首因效應的影響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歷、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如果個體的社會經歷豐富、社會閱歷深厚、社會知識充實,則會將首因效應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過學習,在理智的層面上認識首因效應,明確首因效應獲得的評價,一般都只是在依據對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質的特徵基礎上而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在以後的進一步交往認知中不斷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說,第一印象並不是無法改變,也不是難以改變的。
首因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學家認為,由於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着、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它個性特徵,不管暴發戶怎麼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為文化的浸染裝不出來的。
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僅憑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斷,"以貌取人",往往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當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面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幾分不喜,又見他傲慢不羈,更覺不快。最後,這位廣招人才的孫仲謀竟把與諸葛亮比肩齊名的奇才龐統拒於門外,儘管魯肅苦言相勸,也無濟於事。眾所周知,禮節、相貌與才華決無必然聯繫,但是禮賢下士的孫權尚不能避免這種偏見,可見第一印象的影響之大!
實驗論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A. S. Lochins)1957年以實驗證明了首因效應的存在。他用兩段杜撰的故事做實驗材料,描寫的是一個叫詹姆的學生生活片斷。這兩段故事描述的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性格。一段故事中把詹姆描寫成一個熱情並且外向的人,另一段故事則把他寫成一個冷淡而內向的人。兩段故事分別列於下方:
詹姆走出家門去買文具,他和他的兩個朋友一起走在充滿陽光的馬路上,他們一邊走一邊曬太陽。詹姆走進一家文具店,店裡擠滿了人,他一邊等待着店員對他的注意,一邊和一個熟人聊天。他買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來和朋友打招呼,後來告別了朋友就走向學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個前天晚上剛認識的女孩子,他們說了幾句話後就分手告別了。
放學後,詹姆獨自離開教室走出了校門,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陽光非常耀眼,詹姆走在馬路陰涼的一邊,他看見路上迎面而來的是前天晚上遇到過的那個漂亮的女孩。詹姆穿過馬路進了一家飲食店,店裡擠滿了學生,他注意到那兒有幾張熟悉的面孔,詹姆安靜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櫃檯服務員地注意之後才買了飲料,他坐在一張靠牆邊地椅子上喝着飲料,喝完之後他就回家去了。
洛欽斯把這兩段故事進行了排列組合:
一種是將描述詹姆性格熱情外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寫他性格內向的材料放在後面;一種是將描述詹姆性格冷淡內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寫他性格外向的材料放在後面;
一種是只出示那段描寫熱情外向的詹姆的故事;
一種是只出示那段描寫冷淡內向的詹姆的故事。
洛欽斯將組合不同的材料,分別讓水平相當的中學生閱讀,並讓他們對詹姆的性格進
行評價。結果表明,第一組被試中有78%的人認為詹姆是個比較熱情而外向的人;第二組被試只有18%的人認為詹姆是個外向的人;第三組被試中有95%的人認為詹姆是外向的人;第四組只有3%的人認為詹姆是外向的人。
研究證明了第一印象對認知的影響。在首因效應中,對情感因素的認知常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們一般都喜歡那些流露出友好、大方、隨和情感的人,因為在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他人尊重和注意,這個特點在兒童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小孩子都喜歡第一次見了他/她就笑呵呵的人,如果再給予相應的讚揚,那麼兒童就會更加的高興。
其他實驗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被試者分為兩組,同看一張照片。對甲組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看完後讓被試者根據這個人的外貌來分析其性格特徵。結果甲組說:深陷的眼睛藏着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決心。乙組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遂,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的意志。
結果:這個實驗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勢,會使人在後繼了解中多偏向發掘對方具有美好意義的品質。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勢,則會使人在後繼了解中多偏向於揭露對象令人厭惡的部分。
理論解釋
在心理學中,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第一印象,是在短時間內以片面的資料為依據形成的印象,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並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着主導地位。烽火獵聘資深顧問就曾經指出:"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並且這種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觀性傾向,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一系列行為。
亦稱"首位效應"、"第一印象"。
(1)系列位置效應的一種形式,指識記一系列項目時,系列開始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如將每個項目的呈現時間由1秒改為2秒,則可增強首因效應而不影響近因效應。原因在於呈現較長時間使開始部分的項目有更多的複述時間,有利於長時記憶的貯存。
(2)社會知覺效應的一種形式,指在人際知覺過程中最初形成的印象起着重要的影響作用,亦即"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決定着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20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E.阿希在有關印象形成的實驗研究中首先發現這種現象的存在,但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至50年代後期,A.S.盧欽斯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不僅證明了它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證明了它的作用的強烈性和持久性。一般有兩種歸因性解釋:
(1)原型論,屬格式塔心理學傳統,認為第一印象構成一個格式塔原型,隨後的交往信息以這個原型為基礎來理解,並整合到這個原型之中;
(2)互動論,認為在互動過程中,知覺主體是以對知覺對象所形成的第一印象為基礎來交往的,這種交往方式當然易於在知覺對象身上誘發出與第一印象相吻合的反應特徵,從而反過來加強知覺主體對知覺對象所形成的第一印象。
實驗心理學究表明,外界信息輸入大腦時的順序,在決定認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視的。最先輸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後輸入的信息也起較大作用。大腦處理信息的這種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後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後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在生活節奏如同飛快奔馳的列車的現代社會,很少有人會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證實一個留給他不美好第一印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