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
中文學名: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總建築面積:9.72平方公里 |
我國第八個保稅港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2008年9月7日由國務院正式下發《關於同意設立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批覆》(國函200883號)獲得批覆建設。此前,我國已有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海南洋浦、寧波梅山、廣西欽州、廈門海滄七個保稅港區獲批建設。
基本內容
- 中文名: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 所在地:山東青島
- 總建築面積:9.72平方公里
- 建立時間:2008年9月7日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
我國第八個保稅港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2008年9月7日由國務院正式下發《關於同意設立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批覆》(國函[2008]83號)獲得批覆建設。此前,我國已有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海南洋浦、寧波梅山、廣西欽州、廈門海滄七個保稅港區獲批建設。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設立於膠州灣西岸,規劃面積9.72平方公里,包括4.8平方公里碼頭作業區和4.92公里物流倉儲加工區、港口配套服務區等功能區。是全國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疊加」的要求,以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以及臨近港口整合轉型升級形成的保稅港區。先期對運營模式、土地利用、規劃布局、非保稅業務開展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論證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次規劃、分期封關、整體推進」工作方案,爭取第一時間實現封關運營,並儘快釋放保稅港區輻射帶動效應,推動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1]
目前,青島港是我國第二大外貿口岸,前灣港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港。根據規劃到2010年,規劃建設的前灣保稅港區全面封關運營,19個碼頭泊位將全部投入使用,將會帶動青島口岸集聚1500萬標箱的吞吐量及3億噸的吞吐能力,帶動山東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到6億噸以上,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現代物流發展的超級引擎,並有力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開發開放。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批覆設立,標誌着青島在擴大開放、擁灣發展、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方面搶占了政策的制高點,同時對全省對外開放有深遠意義,在環渤海經濟圈「大(連)青(島)天(津)」支撐發展格局中贏得了先行先試的開放優勢:[2]
一是有利於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國際中轉功能,有效遏制並奪回國內流失到韓國、日本的中轉箱量,推動青島港在未來5年內發展成為重要的集裝箱中轉樞紐港,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進程。有利於培育壯大港航服務、跨國採購、特色研發、服務外包、信息中介等現代服務業集群,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期貨交割中心,並探索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先行試驗區。
二是將更好對接「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促進周邊區域開發開放,形成呼應主城發展的新型經濟區域,推進「一主三輔多組團」戰略深入實施,區內企業可享受便捷的進出境手續、優惠的稅收政策、寬鬆的貿易管制、簡化的業務手續等。
三是將進一步優化山東港口集群資源配置,形成以青島港為龍頭、煙臺和日照港為兩翼、以半島港口群為基礎的東北亞集裝箱中轉樞紐,推動山東發展成為國際開放大省。
四是作為山東乃至沿黃流域九省區唯一的保稅港區,將有力吸引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資源高速集聚,促進中西部開發開放,整體提升全省乃至沿黃流域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