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云林县位在台湾西方的中南部,在嘉南平原最北端。东边是南投县,西临台湾海峡,南边隔著北港溪与嘉义县为邻,北边沿著浊水溪和彰化县接壤。东西最宽的地方有五十公里,南北最长的地方有三十八公里,全县面积总计一千二百九十点八三五一平方公里。其中十分之九为平原,十分之一为山地,属亚热带型气候,年均温摄氏22.6度,年均雨量1028.9毫米。人口约七十三万五千人。云林县有二十个乡镇市,除斗六市、古坑乡及林内乡靠近山地,地势较高外,其馀十七乡镇均属平原地区。[1]
以农业立县、横跨20个乡镇的云林,自然纯朴的农村风光与得天独厚的农产物品,一直以来都是云林人最引以为傲的资源。倚山傍海的地理优势,也因此孕育出各式农特产美食,例如古坑的咖啡、台西的文蛤、口湖的马蹄蛤与台湾鲷、斗六的文旦、西螺的酱油、大埤的酸菜、北港的花生与麻油等,每一个都代表了云林最在地的味道,也是造访云林最不能空手而回的伴手礼品。
云林拥有的庙宇数量更是全台之最,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潮前来参拜。当然,云林对文化产业的深耕也不能被忽略,台湾的布袋戏就是从云林开始发迹,扬名于世,也让云林县享有布袋戏之乡的美誉。
目录
云林县县名之由来
云林县县名始于清朝在嘉义县与彰化县之间设置新县时,县治位在沙连堡林圯埔近郊的九十九崁云林坪上,遂将之命名为云林县,但日后因第二任台湾巡抚邵友濂认为县城的位置太靠近内山,县治遂移到斗六门,之后进入日治时期后,“云林”自1897年6月后不再作为行政区名,直到民国时期的1950年8月才重新设置云林县,但作为县名由来的云林坪则被划归为今天的南投县竹山镇云林里,使得“云林”不在云林县境内。云林县之县花与县树,分别为蝴蝶兰及樟树(均与台东县相同)。
云林县行政区域
划分为一市、五镇、十四乡,分别为:斗六市、斗南镇、虎尾镇、西螺镇、土库镇、北港镇、林内乡、莿桐乡、二仑乡、仑背乡、古坑乡、麦寮乡、台西乡、东势乡、褒忠乡、大埤乡、元长乡、水林乡、口湖乡以及四湖乡。扣除重复的5字共可得35个字,作成一首七言诗28字,其中“尾”、“螺”、“库”、“大”、“坑”、“寮”及“水”等7字没入诗,完成如下:[2]
雲林縣之詩 東南西北二四六, 湖埤古港土崙斗, 莿桐麥林元長內, 褒忠背臺勢虎口。
注:
- 1. 二四六: 分别指二仑、四湖及斗六
- 2 古港: 古时的港口,如笨港(北港)、下湖口港(金湖港)等
- 3. 土仑斗: 指沙土形成大片之沙丘
- 4. 元长(ㄓㄤˇ): “元”通“原”,元长: 原本生长
- 5. 褒忠: 清朝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起义,在“埔姜仑”的住民张源懃率数千乡勇守庄抵抗,后助清兵平台,朝廷因此赐其庄名为“褒忠”
- 6. 背台: 有两种说法,现只举其一,指张源懃率庄民以台湾为倚靠(背水一战)与林爽文对抗
- 7. 势虎口: 情势危如在虎口
云林县的历史沿革
- 云林县于清康熙23年(西元1686),台湾设一府三县,云林归属诸罗县;乾隆26年(西元1761)时在斗六置斗六门巡检。
- 光绪13年(西元1892)台湾设省并增设云林县;光绪28年(西元1907)设斗六厅及至光复后。
- 民国39年,调整行政区域恢复云林县。
- 云林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自设县以来一直以农渔产业闻名著称,主要的农产品有浊水米、甘蔗、玉米、蒜头、落花生、文旦柚及各类蔬果等等,除外,在沿海的台西乡、口湖乡、麦寮乡及四湖乡四乡居民多以渔捞养殖为主业。[3]
云林县的古迹与人文
云林县除了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外,县内的庙宇数量更是台湾之最,例如北港镇义民庙(寺庙第三级古迹)、北港镇朝天宫(寺庙第二级古迹)、大埤乡三山国王庙 (寺庙第三级古迹)、西螺镇廖家祠堂 (祠堂第三级古迹)、西螺镇振文书院(书院第三级古迹)、浊水水利发电所(县定古迹)等;除外,寺庙的节庆典活动也具特色,尤以北港朝天宫庙的灯会最为著名,每年都会吸引数万的民众前来参观;还有国宝级大师黄海岱先生对掌中戏的奉献,这也让台湾的布袋戏扬名于世,更让云林县成为布袋戏之乡。
云林县的旅游景点
云林县内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例如:剑湖山世界主题乐园、草岭风景区、石壁风景区、樟湖风景区、斗六市太平老街、林内乡观光农园、林内乡草莓园、北港镇牛墟、虎尾糖厂等都是国内著名的休憩景点,除外,还有近几年新兴的华山游憩区可以一边品尝咖啡,一边欣赏夜景,更成为情人约会最常去的风景区。云林县各乡镇的特产美食也是不可错过,例如古坑咖啡、柳橙、台西的文蛤、口湖乡的台湾鲷、二仑乡的洋香瓜、西螺米、莿桐乡的大蒜、西螺镇的酱油、斗六市的文旦等等。
视频
防疫期间提升学童免疫力 张丽善巡视校园营养午餐及防疫作为
2020森活大树聚 张县长至虎尾与民众共同植树守护环境
云林古坑咖啡企业捐赠手冲咖啡、县府加码手工蛋卷 慰劳一线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