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泉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醴泉街道 |
中文名 : 醴泉街道 所属地区:山东省高密市 |
醴泉街道,隶属山东省高密市,地处高密市中部,东与高密市朝阳街道相邻,南连密水街道、井沟镇,西与昌邑市接壤,北接姜庄镇、夏庄镇、大牟家镇。街道办事处驻地西距高密市政府500米。总面积125.74平方千米。2011年末,醴泉街道辖区总人口108441人。
民国元年(1912年)后,境域属高密县城厢区。1997年6月,改称高密镇。2001年3月,原高密镇以人民大街为界,南设密水街道,北为醴泉街道。2007年8月,撤销康庄镇,并入醴泉街道。 截至2020年6月,醴泉街道辖21个社区、48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高密市区镇府街(西)1286号。 2011年,醴泉街道人均财政收入2669元,财政总收入2.33亿元,税收1.4亿元。 2011年,醴泉街道有工业企业238家,其中山东省驰名商标5个,省优产品6个。 [1]
目录
位置境域
醴泉街道地处高密市中部,东与高密市朝阳街道相邻,南连密水街道、井沟镇,西与昌邑市接壤,北接姜庄镇、夏庄镇、大牟家镇。街道办事处驻地西距高密市政府500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0千米,总面积125.74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醴泉街道辖区总人口10844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8840人,城镇化率63.5%。另有流动人口6655人。总人口中,男性55522人,占51.2%;女性52919人,占48.8%;14岁以下17785人,占16%;15~64岁83569人,占77%;65岁以上7087人,占7%。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3.7‰,人口自然增长率4.3‰。
经济
综述
2011年,醴泉街道财政总收入2.33亿元,比2010年增长2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6亿元,比2010年增长29.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7亿元,增值税0.44亿元,企业所得税0.2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2669元,比2010年增长12%。
农业
醴泉街道耕地面积83469亩,人均0.8亩,全部为水浇地。境内有李村高效农业示范区、泰华万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柳河生态区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1年,农业总产值13.7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8万吨,人均475千克,其中小麦2.87万吨,玉米2.9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和瓜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17万亩,产量0.4万吨,主要品种有韭菜、西红柿、西兰花、菠菜、茄子、白菜等,其中菠菜0.2万吨,韭菜100吨。瓜果主要品种有冬枣、葡萄、苹果、大樱桃等,其中冬枣935吨,葡萄2554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水貂、蓝狐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03万头,年末存栏3.25万头;水貂饲养量0.3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家禽年饲养量53万羽。畜牧业总产值3.8亿元。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0.1万台。
工业
醴泉街道以纺织服装、机械铸造、木器加工、鞋业玩具、皮革制作、电子产品等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达196.1亿元。 2011年,醴泉街道有工业企业238家,职工3362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比2010年增长21%,拥有山东省驰名商标5个,省优产品6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醴泉街道有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1956人,专任教师122人;小学10所,在校生3873人,专任教师2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3所,在校生2193人,专任教师274人,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237万元,比2010年增长22%。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醴泉街道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2家,潍坊市级技术研究中心2家,高密市级技术研究中心1家,各级科技人才358人,承担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项目9个。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醴泉街道69个村居有线电视入户,有线电视用户4.2万户,入户率达100%。 2011年末,醴泉街道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0户;各类图书室69个,藏书10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成员达200人。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醴泉街道有体育场地13处。67个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5%。
社会保障
2011年,醴泉街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6户,人数324人,支出94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医疗救助26人次,支出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3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2万元,比2010年增长20%。敬老院1家,床位60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53人。社区服务设施7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个,社区服务站69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0万元,使5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