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了。1914年出版,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是上上之品。
作者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原文摘录
男人与男人之间不可能有爱情,因为他们不可能进行性交;男人与女人之间不可能有友谊,因为他们一定会进行性交。 抬头向黑暗中凝视,我看见自己成了一个被虚荣心驱使和嘲弄的动物;于是我的双眼燃烧起痛苦和愤怒。
书评
和许多准备阅读乔伊斯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 的人一样,我的首选是《阿拉比》(Araby)。摄氏33度闷热的晨,在冷气充溢的KFC的角落,一口气读完了《阿拉比》原版。很自然地就想说点什么。小说鉴赏一般都可以从叙事视角、背景氛围、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思想等多方面展开,这属于专业文学批评的范畴。学术是很严肃的事情,当然这也带来一个弊端,过分脱离群众。脑袋里带有太多的这个主题,那个主义对普通欣赏者来说会令他们患得患失,从而被剥夺很多感性的体验。因此,只要不是学术分析,我们为什么不在一个阳光的午后,呷一杯咖啡,随性所致地重拾纯粹的阅读乐趣呢?而《阿拉比》必定会轻展双翼带你重回那个纯真年代……
简单地说,《阿拉比》描写的是一个男孩青春期的爱情幻想曲,他经历了守候、希望到绝望的过程。看上去挺美,最终却是海市蜃楼。出于青春期的躁动,男孩迷上了曼根的姐姐,喜欢打量着她,Her dress swung as she moved her body and the soft rope of her hair tossed from side to side. 那个舞动的精灵!想起在川外读书的时候领教了重庆一个俗语,打望。嘿嘿,外籍交流学生什么四川话都不会,唯独对这个情有独钟。打望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特别是在吃中午饭的时候,男生寝室由于正对去食堂的必经之路,几乎所有男舍都有"自愿者"站在阳台上,彼此会心地微笑,看女生飘过的身影;更有甚者,大声地喊出某女生的芳名,女生当然不会回应,不过我知道她们心里其实很受用,还有人拿出了高倍望远镜! 打望显然太初级了。对于男孩来说,When she came out…my heart leaped. I kept her brown figure always in my eye. …But my body was like a harp and her words and gestures were like fingers running upon the wires. …Her image accompanied me even in places the most hostile to romance. … My eyes were often full of tears (I couldn’t tell why) and at times a flood from my heart seemed to pour itself out into my bosom. 这种感觉叫"漫山遍野",everytime and everywhere. 高中时,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一个外班的女孩。为了接近她,又怕她知道,于是故意将自行车停在她的旁边,放学回家便能自然而然地打一个照面。为了在高三的最后一个元旦节送出对她的祝福(也可以说是变相的表白),我竟然"策划"了两周之久!不过计划还是失败了,停车棚人太多了,终于鼓起全部的勇气尾随她和同学晚自习回家,那路好长,那时间仿佛凝固,那颗心快要跳出来了。在只剩她一个人拐进小巷时,我骑车超过,轻呼她的名字,她回眸的一霎那,这个世界已经停止转动,而我竟然忘掉了背得滚瓜烂熟的心声,紧张地连简单的Happy New Year都不会了! 此后的第十天,十二月二十八日,我收到了她送给我的贺年卡,或许你不相信,一个人的时候我激动得都快哭了,哦,青春!
而男孩说道,All my senses seemed to desire to veil themselves and, feeling that i was about to slip from them, I pressed the palms of my hands together until they trembled, murmuring,"O, love!O love!" 少年的爱慕虽然幼稚,但内心深处编织起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梦,可以稀释浑浊的现实世界,抵御其对人的侵蚀作用,感官与外界隔绝,只有护身符一样的梦才能突破重围。这爱慕的力量似乎演变成了一股强大的宗教般的信念,释放出一种无坚不摧的心理能量。贝鲁奇主演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在完美地诠释这种力量。 男孩终于和曼根姐姐说上了话,女孩告诉他将有一个阿拉比集市,男孩答应去集市给她稍件儿礼物。周六晚上,男孩终于等到健忘的叔父回到家才拿到一点钱乘火车去阿拉比集市。然而奇怪的是,这辆"专列"却空无一人。到了阿拉比,集市已临近打烊,男孩无聊、沮丧地呆了一会儿,I heard a voice call from one end of the gallery that the light was out. The upper part of the hall was now completely dark. Gazing up into the darkness I saw myself as a creature driven and derided by vanity; and my eys burned with anguish and anger. 是梦就总有清醒的时候,本以为可圆梦的阿拉比,现实却将男孩从云端扯下来。他面前的阿拉比是昏暗的大厅,媚俗的挂灯,门卫般的水缸,听到的是硬币掉落在盘子里的声响,看到的是女售货员与男青年的调情景象。此前他当然没有《围城》中方鸿渐似的担心:写好信发出(给唐晓芙),他总担心这信像火箭,到落地时,火已熄灭了,对方收到的只是一段枯炭。然而阿拉比给他带来的就是"一段枯炭"。
《圣经》当中说 All is vanity. 那么现实中很多东西都是短暂的,人们必将"从尘土中来到尘土中去。"只有精神世界才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小说结尾的男孩面对"黑暗",迷失了精神指引的方向。从这个层面上讲,信仰价值存在着,但是它并不容易被捕捉到。理想破灭必然有很多客观的因素,然而主观上被称之为puppy love 的年少时爱慕被男孩误当作理想的,恒久的,宗教般的信念。其实人短暂的一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即使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也不会放弃精神指向犹如"紫萝花瞬息万变" 的苍穹,从失乐园到复乐园。
最后还想说的是,初见"意识流"端倪的《都柏林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文学宗师乔伊斯的无穷风采,其语言的运用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在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小说中,乔伊斯三部作品入围,而名动天下的《尤利西斯》更是独占鳌头。因此本博强烈建议大家阅读乔伊斯的原著,体会语言的原汁原味。这里提供《都柏林人》的英文版下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