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鄭穆公蘭
概要
諡號 穆公
在位 前627年-前606年
鄭文公
燕姞

目錄

鄭穆公

鄭穆公(前647年-前606年),史記稱作鄭繆公[1]姓,名,又名子蘭。他是春秋時代鄭國第十一任君主。鄭文公之子,母為燕姞。於公元前627年-前606年在位,共計22年,之後由其子鄭靈公即位[2]

穆公的七個兒子的後代在後世成為七個勢力強大的世族,他們掌握着鄭國的政治,將國君的權力架空。史稱「七穆」。

身世和即位

穆公的父親鄭文公早年姦淫其叔父鄭子儀的妻子陳媯,生子華子臧。子臧因和文公不睦而出奔。後來,文公誘殺子華於南里,又派人在兩國交界處殺了子臧。接着娶江國女子,生下公子士。公子士出使楚國時被楚人用酒毒殺。於是又娶蘇國女人,生子瑕子俞彌。但俞彌又早夭,子瑕也不被文公和大夫泄駕所喜,故而也沒有被立為太子。[3]

穆公的母親燕姞南燕國女子,她只是文公的一名賤妾。有一天,她在夢中看到天使給她一支蘭花,並說:「我乃伯儵,是你的祖先,將這朵蘭花交給你的兒子。因為蘭有國香,帶上它,令會別人像愛蘭花一樣愛你。」之後鄭文公在寵倖燕姞的時候給她一朵蘭花。燕姞對文公說:妾不才,假如有幸懷上孩子的話,可能有人不會相信是您的孩子,可以將蘭花作為信物嗎?文公同意了。所以穆公出生後,便取名為蘭。 [4]

後來,文公趕走群公子,穆公出奔到晉國[5],追隨晉文公。晉文公伐鄭時,穆公請求不參與圍攻自己的祖國,晉文公同意。鄭國大夫石甲父說:「姞是吉人的意思,姬和姞姓通婚產生的後代都很昌盛,穆公是姞姓所出,上天或許會幫助他成為國君,他的後代也必然眾多。」[5]於是和孔將鉏侯宣多一起將穆公迎回,立為太子,以此和晉國講和,晉國答應了。[6]

鄭文公四十五年(公元前628年)四月,鄭文公去世[7],鄭穆公繼位。

在位

弦高犒秦師

穆公繼位的同年十二月,一代霸主晉文公去世[8]。由於鄭文公和晉文公的先後去世,使得鄭穆公繼位之初便險些受到一心圖霸的,來自秦國秦穆公的軍事打擊。當時秦國間諜杞子手中掌有鄭國北門鑰匙,藉機通知秦穆公。秦穆公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為統帥,企圖乘機偷襲鄭國。[9]大軍行至滑國地段時,被前去宗周做買賣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弦高先以十二頭牛犒勞秦軍,說:「我們國君早知你們要去鄭國,特意令我前來犒勞各位。鄭國雖不富足,卻也願意為你們駐紮在此的軍隊提供供求補給,你們在這一天,我就提供一天的的需求,如果要行軍的話,就為你們守備一晚。」來穩着秦軍,然後派人向鄭國報信。[10]鄭穆公獲知秦軍意圖入侵的消息後,見杞子等人早就穀馬礪兵。便派皇武子前去致辭:「你們呆在鄭國很長時間了,所帶的食物大概已經吃完了吧。如果要離開的話,可將鄭國的圍獵場所當做你們是你們秦國的一樣,儘管去獵取麋鹿如何?」。杞子聽後趕緊逃往齊國,黨羽逢孫揚孫也出逃到宋國。孟明視以為鄭國早有準備,便撤軍了。 [11]

子瑕之亂

穆公的異母兄公子瑕早先不被文公所喜,被驅逐出國,公子瑕便流亡到了楚國。楚國令尹子上在穩定了與陳、蔡兩國的關係後,攻打鄭國,準備將公子瑕送回國和穆公爭位。但在攻打桔柣之門的時候,公子瑕的戰車不幸翻到水池裡面,結果溺水身亡,由鄭文公夫人收斂並安葬於鄶城之下。[12]

在晉與楚之間的搖擺

作為夾雜在晉楚雙雄之間的鄭國和宋國,往往隨着晉楚兩國實力的此消彼長而各自搖擺,也往往因為聽命於各自宗主而互相攻伐。早在鄭文公在位期間,晉國攻打鄭國,鄭國方面為免除兵禍便迎回流亡晉國的穆公並立為太子,於是鄭國成為晉國的盟友。

鄭穆公十六年(公元前612年),鄭國燭之武隨世子夷朝晉。同年晚些時候,穆公又親自朝晉。[13]

鄭穆公十七年(公元前611年),鄭國隨晉國一起伐宋。當時,晉國召集諸侯在扈相會,晉靈公以「貳於楚」的理由拒絕接見鄭穆公。鄭穆公二十年(前608年)時,晉國兩次以幫助他國的名義索取賄賂。鄭穆公認為「晉不足與也」,遂改和楚國結盟。[14][15]當年秋天,鄭國隨同楚莊王一起攻打陳國及晉國的盟友宋國。晉國以趙盾為主帥救陳、宋,繼而出擊鄭國,但被由蒍賈率領的援軍在北林擊退。[16]

鄭穆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07年),鄭國的公子歸生從楚國之命,率軍攻打宋國,宋國戰敗,主將華元被擒獲,並獲得樂呂屍體和甲車四百六十多輛,俘虜二百五十人。[17]鄭穆公的騎牆行為,有時還會遭到晉楚兩方面的打擊。晉國在北林之戰失敗的當年就攻打鄭國進行報復。夏天,晉國聯合宋、三國聯軍大舉進犯。[18]次年,晉成公率師攻鄭,大軍直逼至郔(一說在今河南滑縣,一說在鄭州),鄭國被迫講和,並再次成為晉的盟國。[19]同年夏年,楚莊王便出兵侵犯以示報復[20]。可以說穆公的一生就是這樣遊走搖擺在晉國與楚國之間。[13]

為政舉措

鄭穆公在位時期,先後與楚國、晉國結盟,使得免遭亡國之險。並幫助楚國討伐宋國,大敗宋軍,獲戰車四百六十多輛,斬首一百多人,生俘二百多人。 趣聞

去世

鄭穆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06年)十月,穆公生病,說:「蘭花死了,我也會步其後塵嗎?我是因為蘭花而生的。」不久,割除蘭花而去世。[21]

身後

鄭穆公去世後,由太子夷即位,為鄭靈公,靈公在位僅一年就被叔叔公子歸生(子家)所弒。隨後由弟弟公子堅繼位,是為鄭襄公。自襄公開始,穆公的子孫良氏游氏國氏罕氏駟氏印氏豐氏輪流執政,統稱為七穆[13]

歷史評價

鄭國大夫石癸:「餘庶子無如蘭賢。」

司馬遷史記》:「時蘭事晉文公甚謹,愛幸之」

史書記載

家庭

  • 父:鄭文公
  • 母:燕姞
  • 異母兄弟:子華、子臧、公子士、子瑕、子俞彌

子女

子:

  • 公子喜,字子罕,七穆之一罕氏始祖。
  • 公子騑,字子駟,七穆之一駟氏始祖。
  • 子印,七穆之一印氏始祖。
  • 公子發,字子國,七穆之一國氏始祖。
  • 公子偃,字子游,七穆之一游氏始祖。
  • 子豐,七穆之一豐氏始祖。

女:

  • 夏姬,少妃姚子生,春秋時期着名美女。
前任:
鄭文公
春秋鄭國君主(第十一任)
前627年─前606年
繼任:
鄭靈公

視頻

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人物篇之-鄭穆公

參考資料

  1. 《史記·鄭世家》:四十五年,文公卒,子蘭立,是爲繆公。
  2. 鄭世家第十二,國學網
  3. 《左傳·宣公三年》:文公報鄭子之妃,曰陳媯,生子華、子臧。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使盜殺子臧於陳、宋之間。又娶於江,生公子士。朝於楚,楚人鴆之,及葉而死。又娶於蘇,生子瑕、子俞彌。俞彌早卒。泄駕惡瑕,文公亦惡之,故不立也。
  4. 《左傳·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征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曰蘭。
  5. 5.0 5.1 《左傳·宣公三年》:公逐群公子,公子蘭奔晉,従晉文公伐鄭。石癸曰:「吾聞姬、姞耦,其子孫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蘭,姞甥也。天或啟之,必將為君,其後必蕃,先納之可以亢寵。」與孔將鉏、侯宣多納之,盟於大宮而立之。以與晉平。
  6. 《左傳·僖公三十年》:初,鄭公子蘭出奔晉,従於晉侯。伐鄭,請無與圍鄭。許之,使待命於東。鄭石甲父、侯宣多逆以為大子,以求成於晉,晉人許之。
  7.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夏四月己丑,鄭伯捷卒。
  8.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十有二月己卯,晉侯重耳卒。
  9.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10.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従者,不腆敝邑,為従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於鄭。」
  11.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曰:「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為吾子之將行也,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杞子奔齊,逢孫、揚孫奔宋。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12.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楚令尹子上侵陳、蔡。陳、蔡成,遂伐鄭,將納公子瑕,門於桔柣之門。瑕覆於周氏之汪,外仆髡屯禽之以獻。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
  13. 13.0 13.1 13.2 白壽彝版《中國通史》第三卷 傳記 上 第五章 晉、鄭
  14. 《左傳·宣公元年》:宋人之弒昭公也,晉荀林父以諸侯之師伐宋,宋及晉平,宋文公受盟於晉。又會諸侯於扈,將為魯討齊,皆取賂而還。鄭穆公曰:「晉不足與也。」遂受盟於楚。
  15. 《春秋左傳正義》:宋人之弒昭公也,在文十六年。晉荀林父以諸侯之師伐宋,宋及晉平,宋文公受盟於晉。又會諸侯於扈,將為魯討齊,皆取賂而還。文十五年、十七年,二扈之盟,皆受賂。
  16. 《左傳·宣公元年》:經: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 傳:秋,楚子侵陳,遂侵宋。晉趙盾帥師救陳、宋。會於棐林,以伐鄭也。楚蒍賈救鄭,遇於北林。囚晉解揚,晉人乃還。
  17. 《左傳·宣公二年》:鄭公子歸生受命於楚,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二月壬子,戰於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狂狡輅鄭人,鄭人入於井,倒戟而出之,獲狂狡。
  18. 《左傳·宣公二年》:夏,晉人、宋人、衛人、陳人侵鄭。
  19. 《左傳·宣公三年》:晉侯伐鄭,及郔。鄭及晉平,士會入盟。
  20. 《左傳·宣公三年》:夏,楚人侵鄭,鄭即晉故也。
  21. 《左傳·宣公三年》:穆公有疾,曰:「蘭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蘭而卒。
  22.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