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象鼻藤

象鼻藤(学名:Dalbergia mimosoides Franch.),是豆科、黄檀属的灌木,高4-6米,或为藤本,多分枝。羽状复叶长,小叶10-17对,线状长圆形。圆锥花序腋生,分枝聚伞花序状,花小,稍密集。花萼钟状,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花瓣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椭圆形;荚果长圆形至带状,扁平,种子1-2粒;种子肾形,扁平。花期4-5月。生于山沟疏林或山坡灌丛中,海拔800~2000米。分布于中国、印度和锡金。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象鼻藤

拉丁学名: Dalbergia mimosoides Franch.

别称: 含羞草叶黄檀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豆科

属: 黄檀属

种: 象鼻藤

命名者及年代: Franch., 1890

形态特征

象鼻藤是灌木,高4-6米,或为藤本,多分枝。幼枝密被褐色短粗毛。羽状复叶长6-8(-10)厘米;叶轴、叶柄和小叶柄初时密被柔毛,后渐稀疏;托叶膜质,卵形,早落;小叶10-17对,线状长圆形,长6-12(-18)毫米,宽(3-)5-6毫米,先端截形、钝或凹缺,基部圆或阔楔形,嫩时两面略被褐色柔毛,尤以下面中脉上较密,老时无毛或近无毛,花枝上的幼嫩小叶边缘略吴波状,成长时边缘略加厚,下面细脉干时近黑色。圆锥花序腋生,比复叶短,长1.5-5厘米,分枝聚伞花序状;总花梗、花序轴、分枝与花梗均被柔毛;花小,稍密集,长约5毫米;小苞片卵形,被柔毛,脱落;花萼钟状,略被毛,萼齿除下方1枚较长,为披针形之外,其余的卵形,均具缘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花瓣具短柄,旗瓣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凹缺,翼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椭圆形;雄蕊9,偶有10枚,单体,花丝长短相间;子房具柄,沿腹缝线疏被柔毛,其余无毛,花柱短,柱头小,有胚珠2-3粒。荚果无毛,长圆形至带状,扁平,长3-6厘米,宽1-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钝或楔形,具稍长的果颈,果瓣革质,对种子部分有网纹,有种子1 (-2)粒;种子肾形,扁平,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沟疏林或山坡灌丛中,海拔800-2000米。[1]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印度、锡金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宾川。

主要价值

叶(麦刺藤叶):消炎,解毒。用于疔疮,痈疽,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僳僳药:节干曲此:叶治疥疮,痈疽,竹叶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怒江药》。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