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豆類常見品種

扁豆、大豆、蠶豆、豌豆、綠豆bai、菜豆、刀豆、木豆、四棱豆、鷹嘴豆、兵豆、白玉豆、紅小豆、豌豆、赤豆

扁豆

扁豆屬植物,為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栽培的豆類。多年生纏繞植物。小葉 3片,闊三角狀卵形,托葉基部着生。花白色或紫色,2至多朵叢生於總狀花序的節上。莢果矩圓形,扁平,邊緣有小凸點;種子略扁,白色或紫黑色。嫩莢供蔬食,成熟種子含蛋白質21.5%,供食用。入藥有去濕之功。

大豆

大豆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毛。複葉有小葉3片;頂小葉卵形或橢圓形,側小葉斜卵形。花小,白色或紫色,2~10餘朵組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莢果帶狀長圓形,略扁,內有橢圓形的種子1~4顆。

大豆:大豆(學名:Glycine max (L.) Merr)通稱黃豆。豆bai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具脈紋,被黃色柔毛;葉柄長2-20厘米;小葉寬卵形,紙質;總狀花序短的少花,長的多花;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擠的花;苞片披針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針形,被伏貼的剛毛;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狀。莢果肥大,稍彎,下垂,黃綠色,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花期6-7月,果期7-9月。

蠶豆

為蠶豆屬植物,是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在古代曾為人類的主要糧食,原產地中海及裏海一帶,現廣植於世界各地。蠶豆一名出自《食物本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其豆莢狀如老蠶,故名。蠶豆為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莖四稜柱形。

蠶豆:蠶豆(拉丁文:Vicia faba L.),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豎豆、佛豆,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草本。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蠶豆營養價值豐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飼料、綠肥和蜜源植物種植。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

豌豆

為豌豆屬植物,栽培歷史悠久,見於石器和銅器時代。《爾雅》所稱「戎菽」即指豌豆而言。豌豆為一年生攀緣草本。複葉頂端具分枝的卷鬚,有卵形或橢圓狀長圓形的小葉4~6片;托葉比小葉大,斜卵形,基部有齒,半抱莖。

豌豆:豌豆(學名:Pisum sativum L.),是春播一年生或秋播越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因其莖稈攀援性而得名,圓身的又稱蜜糖豆或蜜豆,扁身的別稱很多,又稱為青豆、荷蘭豆、小寒豆、淮豆、麻豆、青小豆、留豆等,屬長日性冷季豆類,種子在田間出苗時子葉留土。豌豆是二倍體植物。

綠豆

為豇豆屬植物,栽培很廣。綠豆名出自《開寶本草》,「綠豆圓小者佳。粉作餌,炙食之良」。世界上綠豆生產以中國占第一位,其他主要產區有印度、伊朗和菲律賓等。綠豆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粗長毛。

豆類泛指所有能產生豆莢的豆科植物,同時,也常用來稱呼豆科的蝶形花亞科中的作為食用和飼料用的豆類作物。 在成百上千種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廣為栽培的豆類作物不逾20種。

聯合國大會第68屆會議宣布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被提名負責與各國政府、相關組織、非政府組織及所有其他相關利益相關方合作,推動國際豆類年的實施工作。

綠豆:綠豆(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 ,屬於豆科。別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栽培史。原產地在印度、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有少量種植,中國、緬甸等國是綠豆主要的出口國。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綠豆清熱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綠豆湯是家庭常備夏季清暑飲料,清暑開胃,老少皆宜。傳統綠豆製品有綠豆糕、綠豆酒、綠豆餅、綠豆沙、綠豆粉皮等。其實綠豆還有一種的顏色,黃色的,這種品質很稀少,目前只在江西鄱陽看到,外表黃色,豆皮比綠色更薄,營養更佳!

2016國際豆類年旨在提高公眾對於可持續糧食生產組成部分 — 豆類的營養價值的認識,以實現糧食安全和營養。

赤豆

豆科植物赤豆 Phaseolus angularis(Willd.)W. F. Wight. 的種子。學名:Vigna umbellata《本經》中稱為赤小豆,《日華子本草》稱亦豆,《本草綱目》稱紅豆,《本草原始》也稱紅小豆,《陸川本草》又叫紅綠豆、虱拇豆。《中藥材手冊》稱為朱赤豆,《藥材學》中又稱金紅小豆、朱小豆,《本經逢原》稱豬肝赤,《本草便讀》又叫杜赤豆。以粒緊、色紫、赤者為佳,煮汁食之通利力強,消腫通乳作用甚效。夏、秋季分批採摘成熟莢果,曬乾,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乾。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直立,被開展的長硬毛。葉互生,三出複葉,有長柄,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小葉卵圓形,長5~10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側生葉偏斜,全緣或3淺裂,兩面被白色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雄蕊10,二體。莢果圓柱形,於種子間收縮,無毛,長5~8厘米,有種子6~8粒。種子長圓柱形,兩端截形或圓形,暗紅色或赤紅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1]

參考文獻

  1. 豆類植物,360,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