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蛋白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含5-10%的水分。蛋白石与多数宝石不同,属于非晶质,蛋白石中有些不稳定的非晶质结构会因为水分缺失而变色甚至出现裂缝,但是也有一些结构非常稳定的蛋白石在正常环境中无变化。蛋白石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包含变彩和不变彩的两种宝石,是一种含水的非晶质的二氧化硅。

形成

这种美丽的晶体是由二氧化硅和水混合在一起构成的,当水流过砂岩时,它会聚集二氧化硅并分解成化石。然后,水蒸发,剩下的是纯硅,产生蛋白石。蛋白石的颜色千变万化,有时可以看到北极光,有时甚至可以看到大海。[1]

结构

蛋白石常为致密块状、粒状、土状、钟乳状、结核状、多孔状等。 内部具球粒结构,集合体多呈葡萄状、钟乳状。底色呈黑色、乳白色、浅黄色、桔红色等。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蜡状光泽、蛋白光泽。具变彩效应。性脆,易干裂,贝壳状断口。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不同种类的蛋白石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特性

蛋白石作为宝石,英文名为opal,音译为欧泊,澳宝。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成分为SiO2·nH2O,是非晶质结构,所以无一定的外形,断口为贝壳状,主要是二氧化硅胶体沉淀形成的,如果沉淀在生物遗骸中,则形成“有机宝石”,沉淀在海螺遗骸中,则形成“螺化玉”,螺化玉仅在海南少有发现,当地人称为螺化石或海玉,因数量稀少极为珍贵。

折光率:1.37-1.47(折射率与其含水量有关,其折射率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小)

硬度:5-5.5

密度:2.15-2.23g/cm3

蛋白石一般为蛋白色,如果有其他原子混入,可以形成各种颜色,例如含铁、钙、镁、铜等,通常会有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墨绿色、陶瓷色、白色等等,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变彩蛋白石,绚丽多彩,集各种宝石的色彩于一身,因其强烈的变彩效应,被西方人追捧为世界六大宝石之一。蛋白石一般具有玻璃光泽或蜡状光泽,但是由于地质运动的各种变化,有些产地的蛋白石会出现非常高的瓷化效果,甚至媲美陶瓷。

分类

有两个变种:变彩蛋白石和不变彩蛋白石。 在市场上一般不变彩蛋白石会被称为蛋白石(potch), 而变彩蛋白石则被称为贵蛋白石/欧泊(opal)。

变彩蛋白石会因二氧化硅球体的尺寸略大于可见光的波长或可见光的半个波长时,使白光产生衍射和干涉才表现出从紫到红的全光谱色或较单调的某些光谱色,当观看角度不同而显示颜色也会出现闪光(虹彩),它的虹彩由其结构——极小的二氧化硅球体规律的排列——绕射光线造成的,圆球越大,颜色范围也越宽,所以变彩蛋白石有若干种不同颜色。蛋白石的品质评价依据为底色、变彩、坚固性,以及切割、琢磨的完美性、根据颜色特征和光学效应,天然欧泊分为白蛋白石(白欧泊)、黑蛋白石(黑欧泊)和火蛋白石(火欧泊)三个种类。

不变彩蛋白石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硅球体的尺寸远小于或者大于可见光波长时,则蛋白石不会变彩,这也是大部分宝石不能变彩的原因。不过由于蛋白石具有宝石的各种天然属性,所以不变彩蛋白石最近几年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通过光泽度,透明度,硬度,颜色和做工等几方面来判断其品质。

产地

雨花石蛋白石

雨花石蛋白在玩赏过程中最注重的是“韵”,我们所说的所谓的“韵”,是指它所特有的色的过度,民间的土语叫“游色”。这是对蛋白极生动的描绘,它由浓至淡慢慢润开,几乎找不到浓淡之间、色与色之间的分界。“游色”也是游移不定的意思。蛋白中的色也非常丰富,各种色系都有,常见的是青、白、黄系列,少见的是红、蓝、紫、绿、黑。无论何种颜色都不能“枯”,要求它“润”。石无裂隙,三色以上为佳。质地越细腻越好,最好的会象煮熟的鸡蛋白,嫩如婴孩的肌肤。雨花石蛋白石分多种,有细蛋白、粗蛋白、花蛋白、特异蛋白石、料子蛋白石等多种。

地中海蛋白石

主要是指在地中海沿岸或者岛屿出产的蛋白石,这个区域出产的蛋白石无虹彩效应,但是包含了蓝,红,绿,黄,白等多种颜色。由于上亿年的地壳运动,使得深海的二氧化硅胶质体包裹着矿物和有机物质被逐渐抬翻到地表,在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下,该区域的蛋白石的化学结构也变得非常稳当,这一特性与澳大利亚产的变彩欧泊有点相似。

不过地中海蛋白石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瓷化,同时具备玉石的温润感。已发现的地点在地中海岛屿附近,储量非常稀少。而火山、地质运动等多种因素使得地中海蛋白石开采难度极大,但由于该产地的蛋白石颜色丰富,品质极高,近几年在国内市场价格一直持续升高。

新疆哈密蛋白石

新疆是优质宝玉石产地,新疆哈密地区出产的蛋白石(欧泊),有白色、红色、紫青色、棕红色和鸡油黄。呈胶质状,温润、半透明,打磨后的精品可出现猫眼光感,适宜制作戒指和佩件,可做精美的雕刻用料,备受玩石者推崇。其中,暴露于地表的原石一般都带有太阳锈,多为紫色胶质状或蛋白色,质地较好。地下蛋白石一般伴生于坚岩其它矿脉中,储量很小,机械采矿很容易震裂,色泽有红色、紫色、鸡油黄、黑色、五彩等。

地下采集的蛋白石一般表层约1——2厘米质地较好,多呈胶质透明状,有红色紫青色光泽,可达宝石级别,其摩氏硬度达7.5度以上,硬度高于玛瑙。现地表蛋白石资源基本枯竭,堪称收藏珍品。地表原石一般较小,地下蛋白石因其优质层面很薄,一般只可以制作小饰品,半透明能够打出手镯的材料基本很难发现。

中国蛋白石

多指中国哈密地表蛋白石,无明显虹彩效果,色温润沉稳,为中国独有宝石类,资源已近枯竭,与澳大利亚欧珀有很大区别。质地坚硬,可媲美和田玉,跟古代和氏璧中描述的特点接近,可以仿制"传国玉玺"。地下蛋白石有待进一步开发,但储量小,勘探,开采难度较大。

分布

澳大利亚是蛋白石出产最多的国家,蛋白石也是澳大利亚的“国石”。澳宝蛋白石主要分为三种。黑澳宝 (black opal)出产于新南威尔士省; 铁矿石澳宝 (boulder opal)出产于昆士兰省,其中最为罕有的是江达区(jundah)出产的管状澳宝(pipe opal);以及白/水晶澳宝(white/crystal opal)出产于南澳。

澳洲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直是蛋白石的主要产地。其他还有捷克、美国、巴西、墨西哥和南非。[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