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添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蔡添福(1869-1936),字实奇,亦作石奇,号植祈,别署万华市隐。
生平
蔡添福为艋舺人,同治八年生,尝赴县试,题为〈桐遇知音已半焦〉,以遗字落第。乙未后,荐为乡绅,明治廿九年,为台北县事务嘱托,三十四年改雇员,以病辞,转事商业,学邃申韩,然平易不羁,喜接引少年,并擅诗谜,昭和十一年九月卒,年六十八。
生性和易,喜结交忘年友。清季赴县试,诗题为〈桐遇知音已半焦〉,忘书一字而落第。学识颇丰,最解理义。现有蔡氏诗作即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三六九小报》、《[[诗报[[》,及黄卧松编《鸣鼓集》、赖子清编《台湾诗海》、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集》等编辑校录。
七言绝句
侦探
代雪含冤碧海[1]沉,闻言察色亦关心。机关[2]广布非常网,任尔无头案自擒[3]。(其一)
严查暗访事亏心[4],每遇嫌疑注意深。犯法人难瞒具
眼[5],强徒诈汉[6]叠[7]遭擒。(其二)
【题解】
本组诗为七言绝句,收入《全台诗》第拾玖册。日治时期台湾经由日本管道,引进侦探小说,明治31 年(1898)1 月7日至同年3 月31 日止为期两个多月,さんぽん〈艋舺谋杀事件〉长篇连载,以报载艋舺一池子发现浮尸的社会杀人案件为蓝本,《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三六九小报》、《风月报》……等多份报刊杂志皆辟有侦探小说专栏,较为知名的侦探小说有李逸涛〈留学奇缘〉、谢雪渔〈小学生椿孝一〉、魏清德〈齿痕〉…等。日本殖民台湾虽以严密的警察机关网络为重点,但仍有奇案、冤案、无头案,石沉大海已久,故侦探小说的正义使者形象成为台湾人对于“包青天”的情感投射,并期待人民可以活在一个公平正义的乌托邦。本诗描写侦探小说中侦探与犯人斗智、心理战的交手,对于冤案、奇案需经过抽丝剥茧、明查暗访,才能让真相水落石出。
【延伸阅读】
1. 施明德〈侦探〉,《全台诗》第贰拾册。
2. 林抟秋〈侦探〉,《全台诗》第拾参册。
3. 魏照洲〈市雅头廖财禅肝脉断绝西螺奇案〉,《全台诗》第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