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田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芦田镇坐落于安溪县西南偏西方向,北纬25°01′,东经117°49′,距安溪县城54公里。东北连接长坑乡、蓝田乡,西北与祥华乡接壤,西南与龙涓乡毗邻。芦田乡改为镇建制后,将芦田街延长建设,为突出芦田茶叶的知名度,易名为芦茗街。街中设有中心农贸市场,分北街与南街,总长2000米,有180多家较为规范店铺,并设定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市圩日,附近村民来此地赴圩。一到茶叶登场,县内外客商云集该圩购茶,热闹非凡。下辖芦田、鸿都、招坑、内地、红村、朝阳、三洋、云山、石盘、福岭10个行政村。、1个国有芦田茶场。[1]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9100公顷,常住人口6647人。
目录
历史沿革
1959年设芦田农场。
1965年改茶田。1984年改乡。
1992年改镇。
地理环境
海拔350m-950m之间,常年平均气温18-20℃,山清水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清新,适合茶树等农作物生长,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自然资源
紫云山
芦田镇拥有可供开发的各类资源。旅游资源主要有二处:一是该镇内地村到2009年还保存着面积400多亩的原始森林,林中树种繁多,参天古树傲然挺立,百花争艳,溪流淙淙,繁衍着多种珍奇动植物,可用来开发森林公园,供游人游赏观光、避暑休闲;二是紫云山风光,紫云山海拔1341米,因清晨紫云缭绕而得名,紫云山上云峰凌霄、气势雄伟、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登高远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是一座有待开发集“朝圣、旅游、度假、避暑山庄”为一体的山庄宝地。此外,区域内还蕴藏着铅、锌、钨、煤等矿藏,尤其是招坑、石盘村的高岭土资源储量大、品质高,是建材业的优势材料,还有部分水资源有待开发。
区域内有待投资开发的项目主要有:一是原来国企芦田茶场的闲置资产(包括部分茶园、厂房车间、茶叶、精制茶厂等)。
经济发展
芦田镇区域内有待投资开发的项目主要有:有待整合兼并闲置企业,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注入企业发展活力;二是引资开发高岭土项目(集约研发精制高岭土)。按照我镇“茶业富民、企业立镇、科教强镇、生态活镇”的发展战略,凡是到区域内开发项目创办企业的一律实行优惠政策,在优质服务、优先优惠等方面落实全方位的优待措施,努力促进企业和社会双赢。芦田镇有丰富的特色产业与农产品。境内气候适应茶树生长,主要特色产业是茶产业,全镇茶园面积1.5万亩,年产乌龙茶1500吨,涉茶户数95%,是全县乌龙茶主产区之一;水稻播种面积8400亩,年产量2887吨;水果主要有柑桔等。主要土特产有:笋干、苦菜、蕨干。紫云山上生长着娃娃鱼、石菇、金线莲等珍奇动植物。
街巷介绍
芦茗街
街道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民间称芦田街。当时,街道两侧仅有几间简易的土木结构的矮房作为商店。解放后略有拓宽,并设有供销社代销店。1965年建立芦田茶场后,街道设有供销社、农械厂、木器厂、茶站、卫生院等企事业单位。1991年11月,芦田乡改为镇建制后,将芦田街延长建设,为突出芦田茶叶的知名度,易名为芦茗街。街中设有中心农贸市场,分北街与南街,总长2000米,有180多家较为规范店铺,并设定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市圩日,附近村民来此地赴圩。一到茶叶登场,县内外客商云集该圩购茶,热闹非凡。
三洋街
位于三洋村。该地盆地开阔,地沃水清,云蒸霞蔚。相传,詹敦仁称该地穴为“牛形穴”,可谓人丁兴旺,子孙发达,因已有杨氏定居该地,故另择地祥华卓卿隐居。三洋街始建时间早于芦田街。民国初期,就有两排土木矮房旧店,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民国34年(1945年)后集圩为市,并有住商经营,进行小宗货物交易。新中国成立后,1978年对旧圩场进行改造,延长扩建三洋街,设置农贸市场。2000年,街道又进行扩建延伸,建设三洋新村,街道两侧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有100多家店铺,面积近万平方米。昔日的山村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闹市。
历史地名
白 荇
属芦田村。在猴公山东南坡。因远离乡村,人稀,后村民外迁而成废村。
南 坑
属芦田村。在大林尖山西南麓。因位于莲花山南部山麓的一条山沟,故称。由于地旷人稀,后村民外迁而成废村。
本 头
属芦田村。在凤髻尖西麓。为溪流的源头,故称。因山高水冷,1975年村民迁居大克自然村而废。
九 落
属芦田村。在凤髻尖山东北麓。据传,该地林氏“英芳号”在外经商,将款汇给堂亲,希望在东山自然村兴建九落的大厝,宗亲误为在九落垵建房,故称。因地僻,清代村民大多移居外地落户而成废村。1975年水田由芦田茶场莲峰分场耕作。
后 坑
属芦田村。在莲花山南麓。因村后有条坑沟,故称。民国时期林亨、林堆4兄弟迁居台湾,民国34年(1945年)村民迁居东山自然村而废。
特色物产
物产丰富,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长年吸引来自海内外的众多客商投资兴业。芦田镇有丰富的特色产业与农产品。境内气候适应茶树生长,主要特色产业是茶产业,全镇茶园面积1.5万亩,年产乌龙茶1500吨,涉茶户数95%,是全县乌龙茶主产区之一;水稻播种面积8400亩,年产量2887吨;水果主要有柑桔等。主要土特产有:笋干、苦菜、蕨干。紫云山上生长着娃娃鱼、石菇、金线莲等珍奇动植物。
基础设施
芦田镇
芦田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该镇党政领导立足镇情,全镇境内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立移动通信和泉灵通基站,实现村村通电话,开通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网络;水力资源丰富,全镇建起大小水力发电站5座,。
芦田镇镇党政领导立足镇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抢抓机遇,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区域经济、提高民生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芦田镇镇境内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形成了便捷优化的交通网络;电信通信大发展,兴建邮电大楼,建立移动通信和泉灵通基站,实现村村通电话,开通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网络;水力资源丰富,芦田镇镇现已建起大小水力发电站5座,装机容量2950千瓦,完成境内10个行政村和国有芦田茶场各分场的农电改造工程,实现城乡电价一体化;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实施镇区规划建设,拓展镇区范围,筹建农村客运站,整治镇区环境,加快新村建设步伐。此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公共性社会事业也同步发展,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齐发展。
历史人文
茶都市场
芦田镇虽地处内安溪偏远山区,但地灵人杰,山清水秀。众山环绕,泉水清纯,山民们靠喝泉水长大,身体健壮结实,就是这青山绿水在历史上哺育了不少名士贤达,为芦田增辉添色。林辂存,字景商,号鹜生,安溪县崇信里胪传乡(今芦田镇芦田村)人。清光绪五年(1879)闰三月二十七日生于厦门,旋移居鼓浪屿鹿耳礁弧园,后东渡台湾,兄弟10人,他排行第四。父亲及兄弟东渡台湾经营茶业,开办垦殖业,事业有成后在家乡立义仓、办私塾。二十一年,林辂存从台湾回乡,积极参加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以郎中使用,派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官名,非专任的官职)。二十四年戊戌八月六日,慈禧太后捕杀变法“六君子”,废除新政。变法失败后,林辂存被外放,改任道员,后来在福建省多家书院掌教。以后,辂存又往来日本、美国等国游历,考察各国教育、实业,曾在印尼担任日惹中华学校校长兼总商会顾问。他到处鼓吹革命,激发侨胞爱国热忱,资助孙中山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辂存被选为福建省谘议局和谘议院议员及第一届国会议员,后又荣获国民政府颁发的四级嘉禾章兼开国纪念章,以后又被选为立法院、众议院议员,极为侨胞所信任。民国8年(1919),辂存积劳成疾而去世。
特色产业
乌龙茶
芦田镇是安溪县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文化源远流长,芦田茶厂生产的芦田牌乌龙茶系纯天然原料制品不含任何添加剂,自然幽香,甘醇爽口,含有十多种有益人体身心健康的矿物质,品质独佳,茶叶产品曾获得国家在商检局颁发的“出口食品生产合格证”,有六个产品茶获部优产品称号;四个产品荣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芦田镇茶叶虽然没有感德、祥华那样有名气,但是它独有的生态、绿色、健康品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2008来,回乡收购茶叶的芦田籍茶商明显增多,这支在外茶商队伍庞大,单在广东就有好几百人。杨文生、杨宝兰父女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实,作为安溪县乌龙茶主产乡镇之一,芦田镇产茶历史悠久,国有芦田茶场生产的乌龙茶,富含1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纯天然制作,曾获得国家商检局颁发的出口食品生产合格证,6个产品获部优产品称号,4个产品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当前,安溪县上下正用“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新理念指导新一轮茶业发展,对芦田来说,更是一种机遇。从趋势看,新世纪茶叶发展的主流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芦田茶叶就要以生态、绿色、健康去占领市场,打出自己的天地。
为确保芦田茶叶的健康品质,芦田正在积极筹建镇、村茶叶协会公会和茶叶合作社,通过集中连片形成茶叶基地,严把质量源头关,从起始环节就做到茶叶的安全和健康,努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同时,大力构建和谐健康的茶文化体系。茶叶富民还带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芦田的面貌日新月异。在不久的将来,要依托茶业经济和总部经济,重振芦田雄风,将芦田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茶业重镇。[2]
民俗文化
芦田人民勤劳纯朴、热情好客,至今还延续着许多民俗民约:
席位 每逢喜庆婚丧设宴,讲究席位推让。结婚宴,东首位推母家兄弟,西首位尊妈家至亲,女席妗首位。孩子弥月、周岁宴,尊母亲父兄首位等等。
待客 客至,出门迎入室内,让坐敬烟(烟递两根),次奉茶,再请小点,小点以荷包蛋、香菇肉、线面蛋、面条、粉干等为内容。洗土 乡民于插秧结束要洗土。洗土,意为最紧要的插秧农活已完成,把泥脚洗干净。一般用于插完秧那天置办酒席酬谢帮工的亲朋。
圩日 芦田镇区延续历史传统习惯设每五天逢农历一、六为一期圩日,三洋村设每五天逢农历三、八为一期圩日。
祭祀 每逢祭祀值年,轮到的农户每户要杀一头猪,摆到祖厝门前供奉神佛,同时在祖厝门前搭设戏台,表演大戏供神明“欣赏”。祭祀完毕后,请来亲朋好友美美地吃上一顿,有的还把剩余的猪肉送给客人。这种祭祀活动同姓宗亲每几年(有的六、七年,有的十多年)才能轮到一次,既可以了却人们的心愿,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又可以调节改善农家的乐趣生 。
相关视频
航拍安溪 芦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