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色诺克拉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色诺克拉底(英语:Xenocrates,前395年-前315年),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一生大部分时间均在雅典学园[1]学习研究。公元前339年起任学园领袖,直至终年。

他的精灵论对早期的基督教作家有很大影响。他也被看成是原子学家,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单位构成的。他对哲学的一般看法为三分法,将哲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

基本内容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继斯珀西波斯任希腊学院主持人(学院为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左右创办)。柏拉图去世(公元前348/前347)后,他和亚里士多德一道离开雅典,公元前339年他当选为学院主持人时才返回,从此终身留在学院。他的著作除若干片断外,均已无存。据亚里士多德称,他的学说与柏拉图的学说相似,其中有一条是:一切现实事物都是从两个对立原则“1”和“无限定的2”之间的交互作用“派生”而来的。“多样性”、罪恶和运动都是由“2”产生的,而统一、善和安定则来自于“1”。数和几何学的量值被视为这种派生的首要成果。他把全部现实分为三类:1.可以感觉到的客体;2.可以用真正的知识认识到的对象,比如柏拉图的“理念”;3.介乎一、二类之间的天体,因而他们只是“判断”的对象。这三种分法可以说明学园倾向的特点,即他们想在两种传统的认识方式(感性经验的方式和通过智力的方式)之间搭上一座弥补空隙的桥梁。他思想中的第二个三分法是神、人和“精灵”。精灵是半人半神,其中有的性善,有的性恶。他认为这些精灵具有一般民间宗教里神的许多特点。而人们制定的秘仪就是为了抚慰邪恶的精灵。他的精灵论特别对早期的基督教作家有很大影响;这些作家把异教徒的神同邪恶的精灵等同起来。有些人认为区别精神、躯体和灵魂的古典方法来自色诺克拉底,另一些人则认为来自斯多葛派哲学家波塞多尼奥斯。色诺克拉底又是被看成是原子学家,因为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单位构成的。他认为强调数目在哲学中重要性的毕达哥拉斯是声学中原子论观点的创始人。他对哲学的一般看法也是三分法,将哲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他声称哲学的产生是由于人们想解决自己的焦虑;认为幸福只是圆满境界的取得,而这种境界只有人才能达到。因此人只有同自己感到很自然的事物接触,才有欢乐。这种学说吧伦理置于哲学思辨之上,正是斯多葛派如下观点的先河:伦理的标准来自对物质世界的观察。但他承认外部条件对幸福来说是重要的,这是斯多葛派所否定的一种概念[2]

视频

色诺克拉底 相关视频

雅典学院 群星璀璨

参考文献

  1. 雅典学院,灵感家,收藏经典,2019-11-20
  2. 色诺克拉底:介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间的哲学家,新浪,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