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使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美国驻华大使馆 |
美国驻华大使馆
美国驻华大使馆是指美利坚合众国在中国的官方办事机构,位于中国北京[2]。 它的景观设计大量借鉴了中国的建筑设计风格。在美国的上百个海外使馆中,其规模上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巴格达的外交建筑。这一综合建筑群占地10英亩(4公顷),为大约950名雇员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环境[3]。
快速导航 : 词条图册
中 文 名 : 美国驻华大使馆
占地面积 : 10 英亩
雇 员 : 950名
地理位置 : 北京市朝阳区安家楼路55号
释 义 : 为美国在中国官方办事机构
景观设计 : 借鉴了中国的建筑设计风格
目录
目录
1使馆部门: 2使馆历史: 清朝时期 : 民国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3使馆建筑 规 模 : 抗震保护 : 建筑设计 : 安全问题 : 中国风水 : 环境保护 : 艺术作品 : 施工信息 : 4历任大使 驻大清国专员 : 驻大清国公使 : 驻中华民国公使 : 驻中华民国大使 : 驻北京联络处主任 : 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 5现任大使
使馆部门
新闻文化处;
美国教育交流中心(ACEE);
美国公民服务处;
非移民签证处;
移民签证:仅广州领馆受理行政办公室;
动植物检疫处;
领事处(CON);
国土安全部(DHS);
经济处(ECON);
环境科技处(ESTH);
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农业处(FAO);
商务处 (FCS);
政治处(POL);
地区安全处 (RSO)。
使馆历史
清朝时期
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对华贸易”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北美殖民者如果想要获得中国产品,则只能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做一些转手贩运的生意。然而,美英关系愈发僵化,北美殖民地人民通过“波士顿倾茶事件”表达了对英国政治控制的不满,事件中被倾倒的正是中国茶叶。随着脱离英国统治的斗争取得胜利,这些新近独立的美国人突然意识到,他们以往从英国商人那里获得中国产品的途径被切断了。1782年11月,美、英双方签署了初步的和平条约。到了1783年3月,美国商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向中国派出第一个贸易团。
1783年,“中国皇后”号在波士顿完工。贸易团组建完成,以山茂召为总管,约翰·格林担任船长,前往中国。
1784年,贸易团完成了使命后,于12月28日,“中国皇后”号返航美国。该贸易团成为了第一批到访中国的美国人。
184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丹尼尔·韦伯斯特派遣顾盛作为特命全权公使前往中国谈判,希望签订一个美在华贸易与外交权利的条约。
1844年7月3日,顾盛和清朝政府官员耆英签订了不平等的《望厦条约》,标志着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官方关系。
在19世纪,美国驻华外交官的权力并不大,任期大多为两年,而且美国政府在该时期并没有一个对华外交方针。
首位深入中国内陆地区的美国专使是马沙利。1853年,他从上海出发,行进30英里到昆山。
蒲安臣在1862年成为第一个常驻北京的美国代表,在促进美中两国的友好关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蒲安臣还与时任美国国务卿威廉·H·苏厄德共同签订的《蒲安臣条约》,该条约扩展了中美两国的往来领域。
《蒲安臣条约》批准几年后,清朝在华盛顿设立了公使馆,公使馆设在东交民巷南侧的三官庙。陈兰彬被任命为公使。
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大使馆迁至前门东大街23号。
民国时期
1936年9月,美国政府任命詹森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大使馆设在南京上海路82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支持力度。1937年夏,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美国国内的流行民意压倒性地转为支持中国一方。在接下的几年中,美国政府先后通过提供购买信贷和《租借法案》延长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援助。
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驻华大使馆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使馆于1946年4月由重庆迁回南京。
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大使。大使馆馆址迁到南京西康路33号,原上海路馆舍改为美国新闻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中美关系开始恶化。1950年2月18日,美国政府最后一名外交官培根离开南京返回美国。
随着中苏交恶,美国对华态度发生改变。1965年12月,美国国务院修改了《对华旅游禁令》,第一次谨慎地释放出对华态度有所松动的信号。
尼克松上台后,中美关系持续向好。1971年2月,尼克松第一次公开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称谓;3月,美国国务院解除了持美国护照前往中国旅游的所有限制。1971年4月6日,中方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实现乒乓外交。中美两国互相设立联络处。美国驻京联络处设在朝阳区秀水北街3号。
1979年1月1日批准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吉米·卡特。根据双方协议,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在京联络处升级为美国驻华大使馆。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美国大使馆前爆发游行。
2008年,美国驻华大使馆由原来的秀水北街3号搬迁至现址(安家楼路55号),原址改为第二签证处,光华路上的美国大使官邸保留。
使馆建筑
规模
新使馆由5座建筑物构成,第一座是高8层的主办公楼,与其相邻的是一座3层的中庭办公楼,第三座是海军陆战队的岗哨,第四座是领事和签证部门的办公楼,最后一座是一个多用途的附楼。新使馆位于北京城东北方向,三环外亮马桥附近的第三使馆区。 新使馆的现代建筑源于传统的中国样式。楼与楼之间彼此分离,但由翠竹掩映的小径和一系列的景观花园或者说“户外房间”连结在一起。新使馆有3个按照中国的城市花园和庭院建造的“小区”:东侧尽头是一个领事/签证小区,业务小区位于正中,公共小区在西侧尽头。所有的小区都通过花园,庭院,木桥和荷塘相连。
新使馆的中心是8层的主办公楼,它被罩在一个由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编成的“纱幕”中。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这个玻璃的外壳会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化。在晚上,玻璃发出的光亮使这座楼看起来像一个灯笼或者灯塔。
与它相邻的3层中庭办公楼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在一个安全,具有实用性的环境中培养工作人员的团体意识。
在领事与签证处的前方,围护墙从混凝土质地变为厚实的透明玻璃,这可以让中国访客看到倒映池和美国艺术作品。进入内部以后,他们将走过倒映池上的木桥,来到一处50英尺长的露台。
美国大使馆新馆融入了中国的土壤并象征性地把东西方的传统结合在一起。
抗震保护
为了应对中国的高地震风险,新使馆有复杂的抗震设计。这包括大型建筑各部分之间的柔性连接以及所有设备和固定装置的防移动控制。
新使馆的设计也体现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建筑群由一道围护墙保护,建筑外部与围墙之间通过景观设计来缓冲。这些设计特点是美国国务院标准安全考虑的体现,它们适用于其所有新使馆项目。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选定:设计团队的挑选是通过一个联邦优秀设计竞赛完成的。美国国务院在为期一年的遴选过程中力求找到“最好的美国建筑”。 建筑师们把自己的作品集提交给一个由享誉全国的建筑大师和美国国务院官员组成的评审小组评估。然后竞争的范围不断缩小,同时举行面试,最后竞争范围进一步缩小到只留下5个团队参加设计竞标。美国加州的Owings & Merrill, LLP,Architects (SOM) 建筑设计所最终在竞标中脱颖而出。 修建新使馆的需求:修建新使馆的规划和实际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中国政府开始商议有关问题之时。举行这些商讨的原因是此前的使馆设施无法达到功能、公共安全或者安全方面的标准。当时使馆分成3个单独的区域,办公室分散在北京20多个不同的地点,这就产生了把人员集中到一个办公区的需求。另外,对北京领事/签证服务的需求量也增加了。
安全问题
新使馆的项目总监威廉·普莱尔(WilliamPrior)则表示,使馆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确保安全,吸取历史教训,防范可能的汽车炸弹攻击、恶意人群聚集攻击和手持枪械者在街道上攻击等。因此,安全设计在使馆各个区域随处可见。使馆入口处的荷花池、木桥等景观设计,除了赏心悦目的功能,更多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尽管使馆外已有一道围墙保护,但按照美国海外使馆的统一设计要求,使馆建筑离围墙外的街道至少要有30米的缓冲区,以避免街道上的汽车炸弹袭击。所以,在驻华新使馆四周,就可以看到以流水、木桥、假山、花朵与灌木丛等景观覆盖的隔离区。 经过大使馆入口处的一片荷花池时,韩文杰指着这个缓冲设计说“很有象征意义”。他解释道:“就像从中国进入美国要经过一片海域一样,从中国的街道进入美国使馆,也要经过这样一片水。”
在使馆正门的地上,还有到几个碗口大的洞。普莱尔说,这是一排汽车拦截装置,可防止车辆恶意闯入。如果有汽车未经允许擅自闯入使馆区域,这些装置就会从地面弹起1.2米高,起到拦截作用。
美国驻华大使馆
对安全的高度关注也贯穿了使馆的整个施工过程。通过投标,使馆的设计者和建筑承包商都是美国知名大公司,但主要的分包商却是北京的一家建筑公司。为了防止泄露建筑的安全秘密,施工采取分阶段进行。普莱尔说:“比如,我们先让中国分包商在使馆施工两年半,然后他们撤出工地,我们砌上围墙,美国工人继续施工,等这个阶段完成后,中美工人再一起工作。”
在华7年、全程参与新使馆修建的韩文杰透露,有约1500名中国技师、电工、建筑工人等参与了新使馆的修建。
中国风水
美国驻华大使馆
雷德称,这个建筑群“代表了21世纪美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穿行在使馆,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一大片黑色的墙体被称为“龙墙”,一处假山被命名为“沉思石”。壮观的西式建筑虽各自独立,但通过中式的荷塘、假山、小桥、竹林连接,相映成趣。亭亭玉立的荷花旁,还“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钢铁雕塑“郁金香”。这个雕塑由当代“最值钱的艺术家”杰夫·昆斯(JeffKoons)设计。新使馆租借这个雕塑,使用10年。
韩文杰说,外交是严肃的职业,为使馆设计的建筑也多是灰暗色调,但美国人个性中有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因子。所以,在使馆的设计中,增添一些像郁金香这样的雕塑,也是想在严肃中添点活泼。
新馆内景观的主要设计者是曾设计了纽约世贸中心纪念馆的彼得·沃尔克。他曾在很多作品中,精妙诠释中国的园林。
环境保护
美国国务院在建造新使馆时非常重视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设计。新使馆采用的是高质量、低生命周期成本的建筑材料。使用大面积的自然光将保持低能源成本,同时给雇员提供高效的工作空间。(增强)隔热性能和采用自然光将降低能源消耗。雨水将被保留在庭院里,并通过一系列的荷塘净化。白色的屋顶加上最新的机械系统将减少消耗和碳排放。
艺术作品
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馆将陈列至少18位美国和中国杰出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家包括林璎(Maya Lin),蔡国强,Betty Woodman,Robert Rauschenberg,季云飞,Jeff Koons,海波,以及Martin Puryear。 这些艺术品是依据文化敏感度和外交来挑选的,它们都归美国国务院所有。唯一的例外是Jeff Koons的钢铁雕塑“郁金香”,它将被陈列在领事/签证办公楼外面,该作品被借给新使馆展出10年。
专门为美国外交建筑物内部寻求艺术陈列品的非营利性机构— 使馆艺术与保护之友(Friends of Art and Preservation in Embassies, 即FAPE)将在新使馆安放艺术家Mark DiSuvero,Ellsworth Kelly,和Louise Bourgeois创作的4座雕塑。
施工信息
奠基:2004年2月10日举行奠基仪式(出席人:美国驻华大使雷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其他中国官员) 。
动工:2004年5月28日。
“封顶”:2007年4月11日。
启用:计划于2008年8月8日。
耗资:4.34亿美元(29.766324亿人民币)。
参与建设的中国工人人数:1500。
占地面积:10英亩(4公顷)。
项目面积:50万平方英尺(15.24万平方米)。
在此办公的美国机构:20多家联邦机构。
设计者:美国加州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 (SOM) 建筑设计事务所。
景观设计:美国加州伯克利Peter Walker and Associates景观事务所。
总建筑承包商:Zachry Caddell Joint Venture (ZCJV),
Zachr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San Antonio,Texas,
Caddell Construction Company, Montgomery,Alabama。
历任大使
驻大清国专员
(1844年—1857年)
凯莱布·顾盛(Caleb Cushing)1844年6月12日—1844年8月27日
义华业(Alexander Hill Everett)1846年10月26日—1847年6月28日
德威士(John Wesley Davis)1848年10月6日—1850年5月25日
汉弗莱·马沙利(Humphrey Marshall)1853年7月4日—1854年1月27日
麦莲(Robert Milligan McLane)1854年11月3日—1854年12月12日
伯驾(Peter Parker)1856年7月15日—1857年8月25日
驻大清国公使
(1857年—1911年)
列卫廉(William Bradford Reed)1858年5月3日—1858年11月11日
华若翰(John E. Ward)1859年8月10日—1860年12月15日
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1862年8月20日—1867年11月21日
临时代办卫廉士(Samuel Wells Williams)1867年11月21日—1868年9月29日
劳文罗斯(Ross Browne)1968年10月28日—1869年7月5日
临时代办卫廉士(Samuel Wells Williams)1869年7月21日—1870年4月20日
镂斐迪(Frederick F. Low)1870年4月27日—1873年7月24日
临时代办卫廉士(Samuel Wells Williams)1873年7月24日—1874年10月29日
艾忭敏(Benjamin Avery)1874年11月29日—1875年11月8日
西华(George Seward)1876年4月24日—1880年8月16日
安吉利(James B. Angell)1880年8月16日—1881年10月4日
参赞何天爵(Chaster Holcombe)1881年10月13日—1882年8月17日
杨约翰(John Russell Young)1882年8月17日—1885年4月7日
领事 石米德(Enoch J. Smithers)1885年4月10日—1885年
田贝(Charles Denby)1885年10月1日—1898年7月8日
康格(Edwin Conger)1898年7月8日—1905年4月4日
柔克义(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905年6月17日—1909年6月1日
嘉乐恒(William James Calhoun)1910年4月21日—1913年2月16日
驻中华民国公使
(1912年—1934年)
芮恩施(Paul S. Reinsch)1913年11月15日—1919年9月15日
查尔斯·克莱恩(Charles R. Crane)1920年6月12日—1921年7月2日
雅各布·古尔德·舒尔曼(Jacob Gould Schurman)1921年9月12日—1925年4月15日
约翰·马慕瑞(John MacMurray)1925年7月15日—1929年11月22日
纳尔逊·詹森(Nelson T. Johnson)1930年2月1日—1934年10月3日
参赞克拉伦斯·爱德华·高思(Clarence Edward Gauss)1934年10月3日—1935年6月18日
驻中华民国大使
(1935年—1949年)
1、纳尔逊·詹森(Nelson T. Johnson)1935年9月17日—1941年5月14日
2、克拉伦斯·爱德华·高思(Clarence Edward Gauss)1941年5月26日—1944年11月14日
3、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Patrick Jay Hurley)1945年1月8日—1945年9月22日
公使沃尔特·饶伯森(Walter S. Robertson)1945年9月22日—1946年7月19日
4、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946年7月19日—1949年8月2日
驻北京联络处主任
(1973年—1979年)
从1973年5月至1979年3月间,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联络处。
戴维·布鲁斯(David K. E. Bruce)1973年5月14日—1974年9月25日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HerbertWalkerBush)1974年10月21日—1975年12月7日
托马斯·盖茨(Thomas S. Gates)1976年5月6日—1977年5月8日
伦纳德·伍德科克(Leonard F. Woodcock)1977年7月26日—1979年2月27日
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1979年—今)
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79年1月1日起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
1、伦纳德·伍德科克(Leonard F. Woodcock)1979年3月7日—1981年2月13日
2、恒安石(Arthur Hummel)1981年9月24日—1985年9月24日
3、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1985年11月19日—1989年4月23日
4、李洁明(James Lilley)1989年5月8日—1991年5月10日
5、芮效俭(J. Stapleton Roy)1991年8月20日—1995年6月17日
6、尚慕杰(Jim Sasser)1996年2月14日—1999年7月1日
7、普理赫(Joseph Prueher)1999年12月15日—2001年5月1日
8、雷德(Clark T. Randt, Jr.)2001年7月28日—2009年1月20日
9、洪博培(Jon Meade Huntsman, Jr.)2009年8月28日—2011年4月30日
10、骆家辉(Gary Locke)2011年8月13日—2014年2月21日
11、马克斯·博卡斯(Max Baucus)2014年3月18日—2017年1月20日
12、特里·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2017年5月24日—
注:上任时间为递交国书时间。
现任大使
2017年5月2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批准特里·布兰斯塔德为新任驻华大使。
参考资料:
1.
鲍卡斯成美驻华大使 现任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
华商报 [引用日期2019-01-14]
词条标签:
外交 出国 签证 领事馆
视频
美国当年炸毁我国大使馆,为何我们不反击?多年后才明白其中玄机
吃中国人的饭,还想砸中国人的锅?一天后,美驻华大使馆道歉了
参考来源
- ↑ “美国大使馆”一般是指“美国驻华大使馆”,知乎专栏 - zhuanlan.zhihu.com/p... - 2021-5-16
- ↑ 美国驻华大使馆是指美利坚合众国在中国的官方办事机构,位于中国北京,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2-16
- ↑ 合建筑群占地10英亩(4公顷),为大约950名雇员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环境,豆丁 - https://www.docin.com/...-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