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在為《絕對信號》的演出樣式進行藝術構思時,林兆華導演說:「這個本子同現在通常上演的劇本不一樣,既不能用老的劇作法來要求這個戲,也不能用老辦法去演。」高行健同意林導演的這個意見。公演之後,散了戲也常能聽到觀眾們的議論:「這和以前看的戲不一樣。」

作者簡介

高行健(1940- ),法籍華裔劇作家、小說家、翻譯家、畫家、導演、評論家。 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1987年移居法國,1997年取得法國國籍。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語作家。直至2010年,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36種文字。代表作有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戲劇《絕對信號》、《車站》等。 1962年,高行健從北外法語系畢業後,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 1969年與相識12年的女友結婚。兩人育有一子高杭, 1970年,被下放到幹校勞動,期間曾到安徽寧國縣港口中學任教。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1977年,調任中國作家協會對外聯絡委員會工作。1979年5月,作為全程翻譯,陪同巴金等中國作家訪問巴黎,回國後高行健發表了《巴金在巴黎》。同年,發表中篇小說《寒夜的星辰》。 1981年,調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同年,發表評論集《現代小說技巧初探》。1982年,與鐵路文工團編劇劉會遠共同創作的劇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1983年,《車站》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由

內容預覽

(1982年11月演出本)編劇高行健(執筆)劉會遠導演林兆華演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為《絕對信號》的演出樣式進行藝術構思時,林兆華導演說:「這個本子同現在通常上演的劇本不一樣,既不能用老的劇作法來要求這個戲,也不能用老辦法去演。」高行健同意林導演的這個意見。公演之後,散了戲也常能聽到觀眾們的議論:「這和以前看的戲不一樣。」「不一樣」在哪?先說小劇場的演出形式。六、七十年代,小劇場運動席捲了歐洲大陸(包括蘇聯)。如果將來我們也有「小劇場運動」一說,它的發端就是一九八二年北京人藝上演的《絕對信號》。小劇場演出便於、也講究演員與觀眾的直接交流。《絕對信號》的編導很重視發揮這個特點。特別是「進入蜜蜂的想象」的那段戲,演出本的舞台指示就規定「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