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耳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蓝耳草全体疏被长硬毛,高15-30厘米,有球状而被毛的鳞茎。茎分枝或否。叶片条形至披针形,长5-10厘米,宽0.5-2厘米。
形态特征
多年生披散草本,高达30厘米,多少被白色绵毛。须根多,粗壮,稍肉质。叶矩圆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下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近无柄;苞片大,似叶;小苞片钩镰状矩圆形,短尖;萼片不相等,分离或基部合生;花瓣稍不相等;常于基部合生成一管;雄蕊B枚,全发育,花丝常被毛;子房3室。蒴果小,矩圆形,被毛,成熟 时3裂。种子有网纹和1~2个窝孔。花期9~10月。
多年生披散草本,全体密被长硬毛,有的为蛛丝状毛,有的近无毛,基部有球状而被毛的鳞茎,鳞茎直径约1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多分枝,或上部分枝,或少分枝,长10-60厘米。叶线形至披针形,长5-10(15)厘米,宽0.3-1 (1.5)厘米。蝎尾状聚伞花序顶生,并兼腋生,单生,少有在顶端数个聚生成头状,具花序梗或无;总苞片较叶宽而短,佛焰苞状,苞片镰刀状弯曲而渐尖,长5-10毫米,宽约3毫米,两列,每列覆瓦状排列;萼片基部连合,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急尖,长近5毫米,外被白色长硬毛;花瓣蓝色或蓝紫色,长6-8毫米,顶端裂片匙状长圆形;花丝被蓝色绵毛。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顶端被细长硬毛,长约2.5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子灰褐色,具许多小窝孔。花期7-9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多栽于园边、地头等空地。生长适用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质土壤为佳。涝洼地,重粘土不宜栽培。
分布范围
产台湾、广东(广州)、香港、海南(东方)、贵州(清镇、兴仁、兴义)、四川(南川、甘洛、洪溪、美姑、越西、石棉、西昌、普格、会理、木里)、云南(屏边、保山、凤庆、昆明、嵩明、大理、鹤庆、碧江、片马、兰坪)、西藏(聂拉木、珠穆朗玛峰北坡附近的绒辖河谷、亚东、错那)。生于海拔3 300米以下的疏林下或山坡草地。尼泊尔、印度至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主要价值
根(露水草):补虚,除湿,舒筋活络。用于虚热不退,水肿,风湿关节痛,湿疹;外用于中耳炎,脚癣。
栽培技术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块茎供药用。有散结、清肿、解毒等效用。治乳房肿痛,颈淋巴结炎等症。[1]
栽培技术:整地施肥,选择适宜土地,亩施土杂肥2000~2500公斤,深耕15~20厘米,整平耙细,做90厘米宽平畦,干时先向畦内灌水,土松散时栽种。
繁殖方法:主要用地下块茎繁殖,(种子繁殖生长较慢)收获时选个匀健壮、无病块茎,于屋内用干沙埋存,栽时取出。春栽于“清明”前后,秋栽于“寒露”“霜降”。随刨随栽,当年不出苗,春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深6~8厘米开穴。每穴放块茎1~2个,覆土盖平,稍镇压。每亩用鲜块茎20公斤。
田间管理:浇水锄草,春栽的天干浇水,以利出苗。墒情适宜,半月可出苗。生长期注意松土除草,若旱浇水,雨季防涝。如肥料不足,茎蔓封畦前,每亩用杂肥1000公斤,适当的草木灰,拌匀撒于畦内,锄一遍地以土盖肥。 收获加工:“霜降”前后,茎蔓枯时收获。先去茎蔓,再将茎块刨出,用清水洗净,然后放蒸笼中蒸8~10分钟。或放到开水中煮到无白心取出,晒干或用火炕烘干即可。每5~6公斤鲜块茎可加工1公斤干货,以个头均匀坚实,黄白色为佳。
产量与效益:每亩可产干品350~450公斤,有水浇条件更佳。现市场价2001年5月份达50~70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