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托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托努

科托努贝宁最大城市和港口。在国境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东北距首都波多诺伏 35公里,是其外港。人口79万人(2019年)。[1] 十九世纪曾为法国殖民者军事据点,1890年毁于火灾。1965年建成现代化深水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部分政府机关设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科托努 外文名称 Cotonou
所属地区 贝宁共和国 地理位置 波多诺伏西南的沿海
人   口 79万人(2019年) 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
机   场 科托努国际机场(COO)

地理位置

贝宁政府所在地科托努(Cotonou)位于波多诺伏西南的沿海,濒临几内亚湾,北面是诺奎大泻湖,为全国最大的港口和第一大城市,也是贝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外贸中心。贝宁的中央机关,各国驻贝宁外交机构等,均设在科托努。

有机械、水泥、榨油(棕油)、食品(啤酒、罐头、肉类加工)、纺织、日用化学等小型工业。铁路北达帕拉库,东北达波多诺伏,尼日尔部分进出口货物经此转口。有国际机场。1970年设国立大学。

科托努市

科托努是全国公路和铁路交通的中心。公路除通往国内各主要城镇外,还可通往尼日利亚多哥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铁路通往帕拉库市,全长438公里,往西通往塞格博卢埃,长34公里,往东经波多诺伏再往北至波贝,长108公里。

科托努是贝宁工业较集中和较发达的城市,有电力、纺织、水泥、机械、食品、榨油、酿酒、日用化工、建筑材料等企业。

科托努集中了全国主要的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机构。贝宁广播电视局广播电台,使用法语、英语和12种民族语言。贝宁电视台于1984年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贝宁国家通讯社也设在科托努。在科托努出版的主要报纸《革命报》,为法文全国性日报。

科托努港

19世纪,科托努曾为法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和掠夺的重要据点,后在港口贸易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1965年建成人工深水港。

科托努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西南风。年平均气温约22~34℃。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mm。大潮高1.5m。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5个,岸线长1280m,最大水深11m。装卸设备有拖船及直径为150~200mm地输油管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拖船地功率最大为1470kW。港区的库场面积8万平方米,另有集装箱堆场6.5万平方米。有铁路直接延伸至码头装卸。码头最大可靠4万载重吨的船舶。本港保税区仓储西积约6万平方米。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8万TEU。主要出口货物为花生、棉花、棕油及棕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纺织品、机器设备、食品及燃油等,在节假日中如果需要加班,须提前申请安排。

科托努是贝宁的主要贸易港,并在西非中南部地区的内陆国家,如尼日尔、布基纳法索、马里东部和尼日利亚的交通运输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这些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进出口物资在这里转口。科托努港的年贸易量占贝宁的60-65%,占邻国的35-40%。

旅游资源

科托努国际机场是非洲的重要航空站,跑道长2400米,可起降大型客货机。

科托努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科托努附近有被称为“非洲威尼斯”的著名水上村庄。

相关视频

1、西非贝宁科托努延时摄影

2、贝宁共和国是中世纪的一个非洲王国 深入非洲领略别样的大自然美景

参考来源

  1. 贝宁国家概况,外交部网,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