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安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宋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賜五福,以安一縣」得名,1989年撤縣設市,1993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城市。全市總面積188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5公里。轄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8個鄉鎮、4個街道,常住人口約60萬人左右。[1]

基本介紹

福安市是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的水陸交通樞紐和閩浙贛內陸地區的重要疏港通道,也是閩東北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宋淳佑五年(1245年)建制,理宗御批"敷錫五福,以安一縣"得名"福安",1989年撤縣設市,1993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城市。全市總面積1880平方公里,東鄰柘榮縣、西連周寧縣,北界壽寧縣、浙江省泰順縣,南接寧德市。東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海岸線長145公里。

福安市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體育先進市,同時被授予"中國中小電機之都,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油茶油之鄉、中國南方葡萄之鄉、中國民間船舶修造基地、中國綠竹筍之鄉"等多項榮譽稱號。境內有瀋海高速、寧上高速、福泰高速、溫福鐵路、等公路鐵路穿境而過,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南部白馬港位於三沙灣中點,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貨物吞吐量居閩東之首。現轄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福安經濟開發區和福安畲族經濟開發區)、13個鎮、5個鄉、4個街道,總人口67萬人,其中畲族人口6萬多人,是中國畲族人口最多的地方。

福安文化積澱深厚,是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和歷史名人鄭虎臣、謝翱的故鄉,是閩東革命中心,中共閩東特委所在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白雲山風光秀美,其南部的古地質遺蹟引人入勝,廉村宋代古城堡建築群、瓜溪"活化石"刺桫欏、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溝、仙岫畲族風情以及閩東蘇維埃舊址構成了獨特的區域文化。

城區鄉鎮

福安市中心城區(市區)由三個城區組成,韓陽老城區(包括城南、城北、陽頭、城陽、坂中)溪北新城區(溪潭)及濱海城區(賽岐、甘棠、羅江、溪柄)。轄區包括1個省級開發區4個街道辦4個鎮1個民族鄉。

福安市副中心城區(副市區)由一個城區組成,白馬港城區(下白石、灣塢)轄區包括1個市級開發區1個市級工業集中區2個鎮。

福安市全國重點鎮(生態旅遊區)由穆陽鎮、穆雲鄉、康厝鄉、省級經濟開發區組成的一個大集鎮轄區內包括1省級開發區1鎮2民族鄉。

福安市城鎮、溪尾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

福安市鄉、范坑鄉、松羅鄉。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福安市為閩越族居住地,《禹貢》稱為揚州地,周為七閩地域,秦屬閩中郡,漢初隸屬閩越國,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冶縣,東漢屬會稽南郡,三國屬吳建安郡東安縣,晉、南朝屬溫麻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屬原豐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屬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起屬長溪縣。

宋嘉定十年(1217年),鄉人鄭子化以長溪西北鄉地偏難治,上書請析縣,寶慶元年(1225年),長溪令范夔也建議設縣,以韓陽坂為治所。幾經公文往返,懸而未決。宋淳佑四年(1244年),太學生張過請在建縣前先將長溪縣西尉移駐西北鄉。五月,福建路令代理福州知府項寅孫派員勘查,九月復派簽廳鄭准親往踏勘縣治,里人(進士)許子大願意獻地建治所。淳佑五年(1245年),鄉人殿中御史鄭寀獻詩理宗:"韓陽風景世間無,堪與王維作畫圖。四顧羅山朝虎井,一條帶水繞龜湖。形如丹鳳飛銜印,勢似蒼龍臥吐珠。此處不堪為縣治,更於何處拜皇都",縣治因而議定。理宗御批"敷錫五福,以安一縣。"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劃出長溪縣西北二鄉、九里建福安縣。福安建縣後,直隸福建路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福安縣改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福寧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安縣劃歸福建行中書省福州府管轄。景泰六年(1455年),劃出縣境平溪里十一至十四都歸新置的壽寧縣。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安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寧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福安縣隸屬福建省福寧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府、州,福建劃分為4個道,福安縣隸屬東路道(道治在今閩侯)。民國3年,東路道改稱閩海道,福安縣屬之。民國14年,國民政府廢道,福安縣直屬於福建省。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2月,福建劃分為4個省2個市,福安縣屬閩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福安縣復為福建省直轄。

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民國24年10月,全省改為7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長樂縣,後移駐閩侯縣)。民國31年5月,福安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次年9月移駐閩侯縣)。民國32年9月,全省劃分為8個行政督察區、2個市,福安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民國36年4月,全省調整為7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隸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民國38年7月19日,福安縣解放。9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設立8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1950年3月,行政督察區改以專員公署駐地縣命名,福安縣屬福安專區。

1970年2月,福安專區革命委員會機關遷駐寧德,1971年6月,福安專區改稱寧德地區,福安縣屬寧德地區。1989年11月13日福安撤縣建市,仍屬寧德地區。1999年11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1999]136號),福安市歸屬福建省直轄,委託寧德市代管。

行政區劃

2011年,撤銷城陽鄉,設立城陽鎮。調整後,全市轄3個街道、12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

2012年5月25日,福建省政府(閩政文[2012]190號)批准同意福安市從賽岐鎮析出羅江村、三江社區,從甘棠鎮析出南安、大留、小留、樟港、加招、北山、坑門裡等7個村,設立羅江街道。調整後,全市轄4個街道、12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

截至2014年7月30日,福安市設有2個省級開發區、1個市級開發區1個市級工業集中區,下轄13個鎮5個鄉4個街道:福建福安賽岐經濟開發區、福安畲族經濟開發區、福安白馬港經濟開發區 、福安灣塢工業集中區 。羅江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陽頭街道、城陽鎮、坂中畲族鄉、賽岐鎮穆陽鎮、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溪潭鎮甘棠鎮下白石鎮灣塢鎮溪尾鎮、松羅鄉、溪柄鎮潭頭鎮、上白石鎮、范坑鄉、社口鎮曉陽鎮[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福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山脈西南部、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在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2′之間。東鄰柘榮縣、霞浦縣,西連周寧縣,北毗壽寧縣、浙江省泰順縣,南接寧德市、三沙灣。東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總面積1880.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福安市地處鷲峰山脈、太姥山脈和洞宮山脈之間,這三大山脈控制着全市的地形骨架。山體走向大致呈北東-南西展布,或呈北西-南東走向。山嶺延伸的方向與構造線基本一致。中部交溪河岸兩側呈平原或丘陵,低山、中山三級或四級階梯狀分布。地勢從北向南傾斜,東、西部高,中間低,全市地形成為南北走向的狹長谷地。

氣候

福安市位於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山脈西南段,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氣候溫暖濕潤,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由於所處地理緯度低,瀕臨東海,受季風環流影響,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稍長,冬季稍短;光熱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明顯,颱風頻繁;雨量集中,夏旱突出等特點。又由於福安背山臨海,境內以山地為主的地貌,類型多樣,高差懸殊,氣候還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區域性特點。 極端最低氣溫-9.5℃(1961年1月18日),極端最高氣溫為43.2℃(1967年7月17日),無霜期240-330天,木蘭溪以南幾乎全年無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

人口

殷周時期,福安境內即有土著先民的生息活動。隋唐之際,中原百姓開始遷居境內。宋代,境內的穆陽、蘇陽、廉村、黃崎鎮等地的人煙已很稠密。明代,畲族大規模遷入縣內。入清以後,人口持續增長。民國時期,社會動盪、災患頻繁,人口呈下降趨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改善,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迅速。70年代,開始落實計劃生育政策,人們的生育觀念逐漸改變,人口出生率下降。1990年,進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525580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的260533人增加265047人,增長101.73%,年平均遞增19.38‰。計劃生育率從70年代初的10%,上升到82%,自然增長率從1954年的27.62‰,下降到9.75‰。結束盲目生育的歷史,人口再生產走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素質的良性循環軌道。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福安市人口數為563640,占閩東的19.97%。

2012年末,福安市常住人口56.8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4.1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水平)60.0%,比上年提高1.29個百分點。出生率12.8%,死亡率6.6%,自然增長率6.2%。[3]

經濟

2012年,福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0.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1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163.43億元,增長17.1%;第三產業增加值73.19億元,增長7.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652元。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繼續走強,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2.5:59.4:28.1調整為12.7:60.3:27.0。 縣域GDP排名也是閩東唯一一個進前十的縣市。

農業

宋至明代,福安糧食作物以稻、麥為主。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甘薯傳入以後,種植極為普遍。甘薯絲很快成為農家主糧。經濟作物除種茶外,種甘蔗、大豆、花生也很普遍。明末清初,山區鄉村一度盛行種苧麻和黃麻,家庭副業則以飼養禽畜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農業生產。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結束封建土地私有制歷史,實現土地還家,極大地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失誤以及後來"文化大革命"的衝擊,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力的更快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產業結構調整後,農、牧、副業並舉,良種推廣、化肥農藥使用所帶來的豐收效益更顯突出,農業生產取得空前成就。

1990年,全市耕地面積326609畝,勞動力人均占有耕地2.31畝,糧食總產量14.99萬噸(不含馬鈴薯產量),比1949年3.9萬噸,增加2.81倍;實現農業總產值14591.65萬元,比1949年856.96萬元,增加16倍,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2012年,福安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56.76億元,比2011年增長5.5%。

工業

明清時期,福安境內製茶、造船、製糖、榨油等手工業生產已有一定規模。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溪潭沙岩村和甘棠外塘村的造船寮已能營造10~50噸位的木帆船,民國時期已能建造100噸位的木帆船。

民國期間,福安城關、賽岐、穆陽等3個集鎮有陶瓷、紙傘、油紙扇、服鞋、五金鍛打、竹器、木器、食品、印刷等手工作坊數百家,但生產多系一家一戶,資金微薄,設施簡陋,生產水平低下。抗日戰爭前,全縣有制茶廠60餘家,制茶工人2000餘人,年生產紅、綠茶500~3000噸,產量居全省首位。抗日戰爭爆發後,茶葉出口受阻,茶園荒廢,制茶業不振,轉而製糖、榨油業興起。民國34年(1945年),縣內有製糖寮(棚)50餘家,年產糖150噸;油坊30餘家,年生產桐油200噸、茶油150噸。釀造業、糧食加工業、衡器製造業等亦有一定規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城關、賽岐、穆陽3地就有手工業行業78個,從業667戶1481人。1952年,全縣自發組織手工業合作小組7個,總人數100多人,年產值不足5萬元。先後創辦縣酒廠、印刷廠、磚瓦廠等國營企業。1955年,縣工業科、手工業科相繼成立,加強對工業生產的領導。同年,對私改造後,一部分私營企業合併成為公私合營企業和國營企業。1958年,閩東電機工業開始,從1949年的10個增加到585個。為一些工廠的創立奠定基礎,但盲目辦廠造成原材料缺乏,技術力量跟不上,1961年大批工業企業停辦。1962年,貫徹中央"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進行工業結構調整、精簡下放職工,對原料不足、產品質量差、成本高、虧損大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把一部分集體改國營企業,恢復為集體企業。至1965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110個,完成工業總產值1722.38萬元(按1970年不變價計算)。"文化大革命"初期,工廠管理制度混亂,生產停滯不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內部結構漸趨合理,鄉鎮企業開始起步。1984年後,全縣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1990年,全市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263個,全民45個,集體209個,"三資"企業9個。全年完成工業產值39462.8萬元,比1981年的10068.39萬元增長292.95%,為1949年工業總產值289.97萬元的69.45倍。工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發生顯著變化,1949年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0.25%,1990年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3.01%,工業產值高過農業產值。同年,全市鄉鎮工業產值5461.4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3.84%。

2012年,福安市工業增加值149.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638.14億元,現價增長31.7%,可比價增長19.3。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 6.2億元,現價下降39.8%;集體企業0.2億元,現價下降33.3%;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32.2億元,現價增長32.0%;股份及其他經濟類型工業599.5億元,現價增長32.4%。

商業

唐代,福安境內的黃崎鎮商貿活動已經頗具規模。宋代,境內交溪沿岸出現韓陽坂、富溪津、官塘等集鎮。明清時期,境內商貿活動進一步發展。清同治七年(1868年),福安即有茶葉出口外銷業務。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口茶葉多達500噸。但限於交通條件,外貿事業發展緩慢。此間,縣內有24個集市。其中坦洋茶市、富溪津漁市、穆陽山貨市均已遠近聞名。

民國時期,輪船運輸興起後,賽岐成為縣內商貿重鎮,形成與縣城韓陽和穆陽三大商貿集鎮鼎立的局面。進出口商貿物資種類和數量均有所增加。進口的煤油、棉布等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出口商品除茶葉外,增加糖、桐油、李干、雨傘等,但商業信息不靈,不能適應外貿市場的激烈競爭。民國26年(1937年)日本侵華,港口被日軍封鎖,海上交通中斷,商貿停滯不前。這一時期,境內有消費合作社組織,入社多為富戶人家,貧苦農民享受不到合作社的好處,隨着人民革命的勝利,民國合作社自行消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形成國營、集體和個體私營商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商品流通速度加快。福安的合作事業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1952年4月,福安專區供銷合作總社在蘇洋試辦第一個供銷合作社,隨後在12個區普遍建立供銷合作社。1953年由福安專區合作社分出建立福安縣合作總社,下轄12個區級基層供銷社和3個直屬經理部。供銷社成為城鄉物資交流的一條重要渠道。1956年,對私改造後,過分強調國營和集體化商業,私商處於被取締地位,影響商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商業體制放開,個體私營商業發展迅速,上市商品品種激增,物價平穩,滿足城鄉各階層的消費需求。政府貫徹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方針,加強對外貿的領導,扶持出口商品生產,抓出口貨源,外貿迅速發展。出口商品品種由20多種增加到80多種。同時,供銷事業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立足點轉到發展商辦工業,擴大經營範圍,開拓新的服務領域上來。

1951~1990年,供銷社推銷農產品總額達24633.47萬元,銷售總額達8.844億元,其中供應生產資料總額2.294億元,實物有化肥51.57萬噸、農藥2.33萬噸、農用塑料薄膜2502噸,中小農具1339萬件。擁有自有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1186萬元、國家流動資金3800多萬元。1990年,全市商業總產值3438萬元,占社會總產值63642萬元的5.49%。全市商業網點6276個,其中國營304個,集體976個,個體4996個;從業人員共15656人,其中國營4133人,集體2738人,個體8785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099億元,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584.7元,是1950年人均22元的26.5倍。

2012年,福安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4.6億元,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6億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分別增長8.5%和5.9%。[4]

社會

文化

福安是福建省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文化較發達。唐代開閩進士薛令之的詩是境內見諸記載最早的文學作品。宋代,學人薈萃,著述繁多,宋末愛國主義詩人謝翱的文學成就尤為顯著。明代,郭文周、黃釧、劉中藻的詩文皆不乏名篇。清代,陳從潮、李枝青的詩文也頗受時人稱道。此外,見諸《中國美術家辭典》的福安書畫家就有17人之多。民國時期,福安圖書館、民眾教育館先後開辦,群眾文化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演出活動亦趨頻繁。抗日戰爭期間,戲劇活動尤為活躍。民國32年(1943年),《南方日報》(閩東版)在縣內創辦後,文學創作活動十分活躍。此間,左聯作家劉宗璜的詩文飲譽一時,張白山的小說亦嶄露頭角,郭梁、黃葆芳的繪畫,在海內外占有一席之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境內開辦有線廣播台,1952年成立廣播站,1953年開通農村廣播。1959年,縣內有圖書館、革命紀念館、工人俱樂部、影劇院、文化站等文化活動設施26處,電影放映隊、劇團、文工團等文化演出團體22個,新華書店8家,擁有1支100多人的文藝創作骨幹隊伍。文學創作、電影、戲劇、音樂舞蹈和新聞報道各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績。1965年,全縣313個大隊通廣播。"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文化工作遭到嚴重破壞,許多文物被焚、名勝古蹟被毀,文化人受到非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文化工作重新受到重視,文藝創作日趨繁榮。

1990年,市內擁有400多人的文藝創作骨幹隊伍。先後編輯出版《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福建卷》福安民間故事、諺語和歌謠分卷,有145篇文學作品在地區以上報刊發表,有56件美術作品、62件書法作品、47幅攝影作品在地區以上單位展出和刊登。

截止到2013年,福安市有市體育中心、籃球館、圖書館、文化館、畲族民俗館、影劇院、影視娛樂綜合大樓、革命紀念館、畲族博物館等各類文化、體育活動場所200多個,其中圖書館館藏圖書14.57萬冊。福安體育人才輩出,培養了陳新華、鄭雪萍、林忠仔、劉招武等體育名將。1992年福安市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榮譽稱號。

衛生

清及其以前,福安人民治病採用傳統中醫中藥。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知縣杜淮在城區建養濟院,收治麻風病人,為福安最早的官辦衛生事業。清沿明制,縣衙設醫學訓術1員,掌醫藥衛生事宜。清咸豐八年(1858年),隆泰亨藥店在縣城開業,店內聘有坐堂醫生,亦醫亦藥,併兼營中、成藥批發,是當時縣城最具規模的中藥鋪。

民國6年(1917年),天主教會在溪填育嬰堂內首用西醫、西藥。民國26年,縣衛生院成立。至1949年,縣內設有醫院3家、西醫診所22個、中藥鋪(店)152家,但設備簡陋、藥品缺乏,醫療技術水平低,遇上危重疑難疾病,常得不到有效醫治,加上預防措施不力,時有疫病流行。

1949年後,醫藥衛生設施不斷改善、隊伍不斷壯大,醫療水平明顯提高。1990年,全市有醫藥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402人,平均每3.38平方公里地域內即有1處醫藥衛生機構,每230多人中即有1名醫藥衛生人員。駐市的地區第一醫院和市屬各級醫院擁有精密醫療設備120多台(套),開設病床966張。全市97%以上村委會駐地村均建有衛生所,形成地、市、鄉、村四級衛生防疫保健網絡。境內天花、鼠疫已經絕跡,各類傳染病和地方病也得到有效控制,嬰兒和產婦死亡率明顯下降,婦女病減少,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平均壽命延長。

2013年,福安市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79家,其中寧德市級醫院1家(閩東醫院為三甲),市直醫療衛生單位5家,(市醫院、市中醫院為二級乙等醫院,民族醫院、婦幼保健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鄉鎮衛生院17家(中心衛生院4家),村衛生所481家,個體診所57家,廠礦、學校醫療室13家,民營醫療機構1家(福安協和醫院),精神病療養院1家(福安精神病療養院)。

教育

唐代,長溪縣西北鄉(今福安市)即有書塾。

民國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緩慢。民國18年(1929年),福安有小學45所,在校生2484人。民國33年,小學增至69所、在校生3145人。此間,還創辦幼稚園和中學。開辦中等專業學校,為閩東地區培養急需的師範、農業人才。民國時期,福安有大學生60餘人,留學生20餘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至1965年,全縣小學851所、在校生36934人,中學4所、在校生2234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教育事業受到衝擊,在"讀小學不出村、讀中學不出社"的口號下,學校數量有所增加,但師資不足,管理不得法,在課程改革中,教材系統被打亂,盲目強調勞動實踐,輕視書本知識,忽視文化課教學,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工作重點轉到教學方面。1983年後,人民政府努力改善辦學條件,自1984~1990年,全市共投入資金3656.2萬元,新建擴建校舍510座,建築面積17.4萬平方米。1990年,全市有中專3所、職業中學4所、普通中學18所、小學1064所。在校中學生17620人,小學生67903人。每萬人中擁有中、小學生分別為332人和1303人。1951~1990年,全市共畢業小學生17.56萬人、中學生8.41萬人,錄取大專院校4624人、錄取中專4076人,錄取技工學校622人,全市人口的文化素質明顯提高。

截止到2013年,福安市有各級各類學校253所,在職公辦教職工5749人,在校生100906人。其中普通中學27所,初中生16200人,高中生15091人;小學151所(含教學點),小學生41758人;幼兒園69所(含民辦44所),在園兒童23245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中職學生4612人;九年一貫制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進修校、電大各1所。轄區內還有閩東衛生學校1所,職業技術學院1所。2011年通過"雙高普九"和"兩項督導"省級評估驗收,獲得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市"和"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市"。[5]

旅遊

白雲山景區福

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於2009年12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0年10月3日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景區位於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55公里,因白雲常繞而得名。白雲山後峰西坡有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後毀,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產午時蓮,在仙頂峰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山中氣溫低於外界6-8度。以白雲山為中心,周圍有鯉魚溪、八仙過海、九龍洞、鎖泉寺、太后公廳、五顯大帝宮等景點。景區中常有獼猴出沒,"九龍洞"處有一條二級瀑布,落差80來米,瀑布穿潭入石。此處鯉魚溪可與周寧鯉魚溪相媲美。

溪塔葡萄溝

溪塔葡萄溝地處福安市穆雲畲族鄉溪塔村,是閩東北親水游線路的重要組成部份。"葡萄溝"系當地畲民們利用秀溪、詹溪兩條溪流,在溪旁種植野生刺葡萄,溪面搭架,形成綿延近5公里的葡萄溝。溝上綠蔭蔽日,溝下流水潺潺,形成一道南國獨有、美不勝收的風景線,被譽為"全國三大葡萄溝"之一。

柏柱洋

福安柏柱洋是全國18個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號稱"閩東的延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華大地腥風血雨,革命鬥爭星火燎原。有着愛國傳統的柏柱洋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群眾基礎等優勢,自1933年冬起,逐漸成為閩東地區革命鬥爭的中心。1934年初春,福安中心縣委和閩東蘇維埃政府籌備處移至柏柱洋。曾志、詹如柏在這裡主持培訓土改幹部,進行分田試驗。隨後,中共閩東臨時特委和閩東蘇維埃政府先繼在此成立。1985年10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柏柱洋的斗面村、細日山村、獅峰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當年紅土地一片熱血的柏柱洋,已成為閩東最負盛名的重要革命歷史紀念地。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柏柱洋為宏揚閩東蘇區的革命精神,發揮了較大的宣傳教育作用。

清泉洞

清泉洞 位於福安市穆雲鄉桂林村鳳翔山側峰,距福安市區45公里。洞由嶙峋怪石構成。左濟公岩,右蛤蟆石,上磐石如金龜覆蓋,山石嵯峨,各具奇姿。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由桂林王貢南倡辟全洞。洞大廳仿普陀景:塑觀音雲遊偈,原仙姑讓居后座。蓋文昌閣、奉魁星,作鄉學子讀書之所;修環牆,築洞門,撰聯曰:"洞彌雲氣古,泉寫道心清",遂定今名。山水有情。故鄉的清泉洞給人們予力量也給人們予精神的慰藉。留下了一段段令我們回味的歷史雲煙。

瓜溪刺桫欏生態保護區

福安市溪潭鎮瓜溪村海拔150-500米的峽谷及其周圍10平方公里的山野,分布有3600多株大大小小的刺桫欏樹,是省級刺桫欏生態保護區。其中,最大的一株桫欏樹高達6.5米,超過《中國瀕危植物紅皮書》最高6米的記載,堪稱"桫欏王",十分罕見。桫欏形如棕櫚,莖高而直,像孔雀開屏似地呈羽狀分裂,是現今蕨類植物中最高大的種類,其祖先系3.8億年前在地球上昌盛一時的裸蕨植物,與恐龍同時代。如今,恐龍已絕滅,桫欏成了植物"活化石",我國僅在廣東、貴州、四川、海南、台灣和福建有少量分布,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瀕危珍稀植物。

特產

坦洋工夫

福安是中國著名的茶葉之鄉,是全國第二大茶葉主產市(縣)、最大的綠茶、花茶主產區和紅茶原產地。但說起當地的茶葉品牌,福安人必稱"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的輝煌歷史,是所有福安茶人心中的驕傲和光榮,也是夢想的起源。

坦洋工夫茶

坦洋工夫紅茶原產於白雲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於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由福安坦洋村民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此後茶商紛紛入山求市,接踵而來並設洋行。坦洋工夫紅茶選用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坦洋菜茶芽葉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條索圓緊勻秀芽毫金黃,色澤烏黑油潤有光澤,湯色紅艷清澈明亮 強。,滋味清鮮甜和爽口,香氣醇厚桂花香,葉底紅亮勻整。從1881年至1936年的五十餘年間,平均每年茶葉出口量達一萬餘擔。1915年與貴州「茅台酒」同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享譽中外。後因茶類布局的變更,由"紅"改"綠",坦洋工夫尚存無幾。近年來,經有關部門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復和發展。

現今年毛茶產量2.80萬噸,產值16.08億元,其中紅茶產量8820噸,商品產值23.534億元。2017年,坦洋工夫經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課題小組評估價值26.39億元、為區域公用品牌十強。

溪塔刺葡萄

穆雲鄉葡萄產業帶.以溪塔刺葡萄溝為主產地,遍及虎頭村、玉林、高嶺等16個村,面積1200多畝,年產量逾1500多噸。其中虎頭村的刺葡萄苗產業最好。畲族群眾在種植野生刺葡萄中,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和具體情況,沿溪邊種植,在溪面搭架,充分利用溪面空間,讓刺葡萄藤交叉穿插,形成獨具特色,綿延近5公里的南國"刺葡萄溝",溝上綠蔭蔽日,溝下流水潺潺,兩邊設置的砂石小路,別具一番情趣。穆雲畲族鄉以溪塔刺葡萄溝為示範點,引導果農將刺葡萄種植向茶園溪、秀溪延伸,由河邊種植拓展到庭院、園地、水田,形成一派畲鄉田園風光。

穆陽線面

穆陽線面,已有680年歷史,一直保持着純手工製作的工藝,經發、捶、擠、搓、拉等9道工序精作而成,年產量30多萬擔,產值1億多元。日前,穆陽線面成功獲注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穆陽線面是福安特產,其生產和加工的歷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數百年來,穆陽線面一直保持着純手工製作的工藝,經發、捶、擠、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有着不同的配方。與福州等地的線面相比,穆陽線面更具色澤潔白、線條細勻、質地柔潤、落湯不糊,拉開可長達數米,細如髮絲亦柔韌有餘的優點。

穆陽線面的包裝更是蘊含着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據介紹,其成品制出後,要分成一綹一綹,不能切斷,收成大約0.6米的長度,然後用紅絲線扎住"頭部"稱為"只",一公斤分為八"只",這就是傳統的"紅頭線面"。福安當地百姓不僅過生日,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尤其壽誕)時,穆陽線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彩頭"食品。因此在福安,線面亦有"壽麵"之稱,大年初一早上,福安人的第一道菜餚(一般是素菜),必須是長壽麵,寓意年年長壽。[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