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锦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百花锦蛇 |
中文学名 :百花锦蛇 拉丁学名 :Elaphe moellendorffi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e 纲: 爬虫纲Reptilia 亚 纲: 双孔亚纲Diapsida 目: 有鳞目Squamata 亚 目: 蛇亚目Serpentiformes 科: 游蛇科Colubridae 属: 曙蛇属Orthriophis 种: 百花曙蛇Orthriophis moellendorffi |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百花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e moellendorffi (Boettg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
①饼蛇:剖腹去内脏,以头为中心,卷成圆盘状,用竹3根,交叉横穿蛇身,使之固定,烘干。
②盘蛇:从头一尾端剖腹,去骨脏,用刺刀将接近脊椎骨处两边的肋骨割断,然后将蛇体展开摊平,以头为中心,卷成圆盘形,每一圈之间用线缝合起来,用竹片撑开,烘干。
形态特征
百花锦蛇,全长可达2m。
头呈梨形,与颈明显区别,头背赭红色,背部灰绿色,正中有红棕色镶黑边的大斑块29-32个,体侧色斑较小,与正脊交错排列;
尾背有红棕与橘红色横玟11-13个,相间排列。
眶前鳞1(2),眶后鳞2;颞鳞2(3)+3(4);
上唇鳞4-2-3或3-3-3式,少数5-2-2式。
背鳞25(27)-27(25)-19(21)行,除外2行平滑,余均具弱棱;
腹鳞267-292,肛鳞2分,尾下鳞80-102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50-300m的石山区及山石脚、田坝、草丛中。行动迅速,以鼠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2]
头居中长圆形,头背赭红色。
口有细牙,体背面具有3行略呈六角形的大斑块,斑块边缘蓝色或蓝黑色,中央褐绿色。
尾背部具赭红色环。
饼固定的饼蛇则缺竹条。
盘蛇呈平板状,体扁薄,直径30cm以上,背鳞呈菱形,4.8-5.8cm,宽3.4-4.0mm;
鳞片半部边缘整齐,下半部不齐鳞片有弱棱,前有1对端窝,类圆形,鳞片透明无色,表面平滑光滑。
气腥,味咸。
显微鉴别,分末特征:淡黄色。
角质鳞片众多,大多破碎。
一种无色,表面有同方向、交错排列的条纹,密度在50条/mm左右,尚隐约可见同向极细密小条纹饰;
另一种鳞片碎片布满黄褐色斑点,条斑不明显。
另可见骨碎片、横纹肌纤维碎片。
鳞片置扫描电镜下观察,具纵条状沟纹,形似人大脑皮层,成沟回状。
化学成份
蜕皮含大量骨胶原(collagen),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C20:4、C24:1脂肪酸为主。
脑含促黄体激素释放因子(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factor),促黄体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甲状腺含单碘酪氨酸脱碘酶(monoiodotyrosine deiodinase),[[]](iodine),甲状腺素(thyroxine)。
红细胞含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肌醇(inositol),多磷酸盐(polyphosphate)2,3-二磷酸甘油酸酯(2,3-diphosphoglycerate)。
性味
味甘;咸;性温
归经
肝;肾经
功效作用
搜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痛定惊。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筋脉拘急;风湿疼痛;肌肤单板机木不仁麻风疥癣;小儿惊风;破伤风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20-30ml。
注意
阴虚血少,内热生风者慎服。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蛇肉有搜风胜湿,通经活络、定惊、强腰膝之功能。主治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疯疥癣,小儿惊风和破伤风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