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物法
圖片來自百度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代謝有機物為無機物來處理廢水。通過人為的創造適於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環境,使之大量繁殖,以提高其氧化分解有機物的效率。根據使用微生物的種類,可分為好氧法、厭氧法生物酶法等。

生物法是基於微生物的代謝機理並考慮到有機廢氣自身特點而開發出的廢氣處理方法。具有無二次污染、處理能力大運行費用低、淨化效果好、能耗小等優點。主要有生物過能器4、生物滴濾器、生物滌氣塔、膜生物反應器及活性污泥等生物法處理有機度氣的裝置和工藝。 [1]

目錄

概念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自然環境中微生物來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和某些無機毒物(如氰化物硫化物),並將其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無機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污水生物處理方法是建立在環境自淨作用基礎上的人工強化技術,其意義在於創造出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良好環境,增強微生物的代謝功能,促進微生物的增殖,加速有機物的無機化,增進污水的淨化進程。該方法具有投資少、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在城市廢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中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對治方法

  1. 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淨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2.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淨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 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發展

生物酶處理有機物的機理是先通過酶反應形成游離基,然後游離基發生化學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沉澱。與其他微生物處理相比,處理法具有催化效能高、反應條件溫和、對廢水質量及設備情況要求較低,反應速度快,對溫度、濃度和有毒物質適應範圍廣,可以重複使用等優點。李海英等進行了固定化微生物處理造紙漂白廢水的研究。結果表明:固定化細胞的酶活性及AOX去除率均高於自由菌液,對溫度和pH的適應範圍較寬。在對造紙漂白廢水為期1個月的連續處理試驗表明,在停留時間為2.4 h時,其去除率可穩定在65%~81%。喬慶霞等進行了選育優勢菌處理含氯漂白廢水的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優勢菌在漂白中段水相對濃度為50%、pH為7.0、菌液量為2 mL時,對廢水中有機氯化物和COD的綜合處理效果較好。

視頻

常用的生物學研究方法 實驗法

嗶哩嗶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