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烟草青枯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烟草青枯病

烟草青枯病
原图链接

烟草青枯病又称黏液病、烟瘟、半边疯,是由青枯雷尔氏杆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烟草上的病害。烟草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根、茎、叶各部均可受害,最典型的症状是枯萎。

烟草青枯病的分布介于北纬45°至南纬45°之间,其通常发生条件为:①平均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②平均生长季节不少于6个月;③北半球1、7月份的平均温度分别不低于10℃与21℃,南半球1、7月份的平均温度分别不低于21℃与10℃;④年平均温度不超过23℃。

针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技术,中国国内外学者研究从化学、生物、农业措施等方面防控,均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培育良种为最佳方法,环保友好,对土壤无污染,也无农残超标等问题,但还没有选育出较好的抗病优良品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烟草青枯病

外文名: Tobacco bacterial wilt

别 名: 黏液病、烟瘟、半边疯

为害植物: 烟草

烟草青枯病
原图链接

病 原: 青枯雷尔氏杆菌

为害部位: 根、茎、叶

分布及危害

烟草青枯病在中国的分布较为广泛,根据1989-1991 年16 个产烟省(自治区) (除台湾省外) 生产上青枯病造成危害的损失调查显示,除了吉林和黑龙江外的长江流域及其南方烟区该病害普遍发生。已经成为威胁世界烟草生产的一大毁灭性病害。近几年来,烟草青枯病虽未在烟区大面积流行,但局部地区发病依然相当严重,经常与烟草黑胫病、根结线虫病混合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全田烟草枯死,给烟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严重产量损失的有广西、广东、福建、湖南以及及安徽省的皖南烟区,依据皖南烟叶公司2006年的分析调查显示,当年的危害面积达到520. 2 hm2 ,由此造成的损失高达2 938 438. 13 元,2008年安徽烟区青枯病直接经济损失388.6万元,2008 年全国 16 个省病虫害调查结果显示:青枯病的发生面积为 74.70 万亩,产量损失为 763.93 万千克,经济损失高达 11522.15 万元,是仅次于病毒病和黑胫病的第三大病害。[1]

烟草青枯病症状

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南、台湾均有发生,近年河南、陕西、山东、辽宁也有发现。初发病时,病株多向一侧枯萎,拔出后可见发病的一侧支根变黑腐烂,

烟草青枯病
原图链接

末显症的一例根系大部分正常。有的先在叶片支脉间局部叶肉产生病变,茎上出现长形黑色条斑,有的条斑扩展到病株顶部或枯萎的叶柄上。发病中期全部叶片萎蔫,条斑表皮变黑腐烂,根部也变黑腐烂,横剖病茎用力挤压切口,从导管溢出黄白色菌脓,病株茎和叶脉导管变黑。后病菌侵入髓部,茎髓部呈蜂窝状或全部腐烂形成空腔,仅留木质部。[2]

病因

病原物为青枯病假单胞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 Smith]。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0.9~2×0.5~0.8(微米),具有1~3根鞭毛,多数单极生,偶有两极生,无内生孢子,无荚膜,为好气性细菌,革兰染色阴性反应。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小圆形,表面润滑有乳光,在反射光下呈白色,后变赭色,是病菌分泌的一种水溶性黑色素所致。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8~37℃,最适温度为30~35℃,致死温度为52℃10分钟,生长的酸碱度范围为pH 4~8,最适为pH值为6.6。该菌保存在培养基上很快失去生活力,若加入消毒矿物油可保持生活力及毒力达16年。若保存在无菌水内,可存活一年以上。病菌在病株残体中存活7个月,但遇干燥条件,则很快死亡。在不同的土壤中存活期变化很大,有的很短,有的长达25年。沾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2天后全部死亡。

国外对青枯病假单胞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噬菌体、血清学细菌素、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及质粒等研究较多,发现其质粒可作为遗传载体。青枯菌变异较大,分为不同的小种,生物型、血清型、噬菌体型及细菌素型,现已鉴别出5个小种和5个生物型。除小种3与生物型Ⅱ基本等同外,其他小种和生物型之间无对应关系。生物型Ⅰ主要分布在美洲,美国只有生物型Ⅰ;亚洲以生物型Ⅲ为主,生物型Ⅱ、Ⅳ、Ⅴ也有发生;中国报道有生物型Ⅱ、Ⅲ、Ⅳ、Ⅴ。侵染烟草的菌株为小种1和生物型Ⅰ、Ⅲ、Ⅳ,在自然条件下青枯病假单胞菌易产生无毒突变体,其生物型也发生变化。在同一地区和同一寄主上可以分离到不同的生物型菌株。

青枯病假单胞菌普遍具有产细菌素的能力及对细菌素的敏感性。从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所获菌株间对细菌素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但产细菌素的能力差异不显著。不同生物型及反应型菌株间产细菌素能力及对细菌素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来源相同的菌株间的拮抗作用常比来源不同的菌株间的拮抗作用强。

青枯病菌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茄科、豆科、蓼科紫草科、凤仙花科以及旋花科的甘薯等44科220多种植物。除烟草外,还严重为害番茄、花生及马铃薯等,但不为害禾本科及麻类等植物。

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种植感病品种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据报道G28、Nc89、G140等品种在美国都高抗青枯病,其抗性均来自TI448A。目前中国生产中推广的烤烟品种基本不抗青枯病。种植感病品种时,高温(30℃以上)和高湿(90%以上的相对湿度)是青枯病流行的主要气候条件。低温多雨或高温干旱都不能满足病害发生与流行。发病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在中国南方烟区发病重易于流行。[3]

发病条件及流行规律

青枯病菌主要在土壤中及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也能在各种生长着的寄主体内及根际越冬。青枯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是土壤、病残组织和肥料中的病菌。这些病原菌由排灌水、流水、带菌肥料、病苗或附在幼苗上的病土、人畜以及生产工具带菌传播。

青枯病菌在一般条件下是从根部伤口侵入,不能从气孔侵入。因此,在烟草移栽造成的根伤口或团棵、旺长期根快速生长时因农事操作造成的根伤口有利于青枯病菌的侵入。这些时期应对根部进行药剂保护。

烟草青枯病是高温高湿型病害。低温高湿或高温干旱都不能使病害发生和流行。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30~35℃。湿度是影响该病发病流行的另一重要因素。雨量多湿度大,病害发展快,为害重,相反雨量少,湿度低,病害发展受抑制,为害相对较轻。暴风雨或久旱后遇暴风雨或时雨时晴的闷热天气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往往易于造成该病的大发生[2]。

不同土壤类型青枯病的发病程度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水田烟发病较轻,旱地烟发病较重,土质粘重易板结或土壤含沙量过高都易诱发病害,沙壤土发病较轻。通常地势高的烟地发病较轻,地势低的烟地发病较重,低洼积水处更重,田块的入水口或流水经过处也较重。另外,青枯病在偏酸性的土壤发病稍重,在碱性土壤上发病较轻。

移栽期对青枯病的发生也有影响。一般移栽期早,可使成熟采收期避开发病盛期,造成的损失较小,反之损失较大。

土壤肥力和肥料种类、数量都对青枯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土壤肥力过大或氮肥过多,易造成烟株营养不协调,生长过于幼嫩,贪青晚熟,降低了烟株自身的抗病性,往往导致该病严重流行。硝态氮对烟草生长有利,铵态氮对烟草生长不利,所以施用铵态氮的地块发病也较重。硼肥是烟株维管束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烟草生长过程中缺硼,会导致维管束发育不良,顶芽萎缩,植株不壮,易受为害。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青枯病在各地区的发生消长态势存在很大差异。青枯病呈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始病期逐渐提早、为害程度逐渐加重的趋势。如福建、广东、广西东部4月上旬或更早可见发病,6月初或更早进入盛发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等省,最早可在5月上旬开始发病,在7月份以后进入盛发期。同一省区平原与山区发病时期也不同,山区比平原发病稍晚一些。[4]

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抗青枯病的品种 如夏抗1号、夏抗3号、Cokerl76、Va707、Va770、Nc89、Nc2326、台烟、抵字101、G80、TT6、K394、C411、贝尔93、莱姆森、柯克316、柯克319等。

(2)、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3)、早播早栽,发病高峰躲过雨季可减少受害。

(4)、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不要用病株沤肥。注意增施硼肥。氮肥提倡用硝态氮,不用氨态氮。

(5)、加强管理,田问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用生石灰消毒病穴。采用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6)、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灌根时,每株用对好的药液400-500m1,隔10天1次,连灌2-3次。

相关视频

旱雨农业一赵老师全面讲解青枯病

烟草用中草药制剂病虫害少(灰霉病、黑胫病)长势好增产效果明显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