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弥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游弥坚 | |
---|---|
游弥坚原图连结 | |
出生 | 1897年10月21日 |
逝世 |
1971年12月12日 台北 | (74岁)
活跃时期 | 台北市长 |
知名于 | 台湾观光事业之父 |
游弥坚(1897年10月21日-1971年12月12日),原名游柏,出生于日治时期台湾台北州七星郡内湖庄新里族湾仔游厝(今台北市内湖区宝湖里),是一名政治人物,为中国国民党籍,曾任台北市长,因成立“台湾风景协会”,致力将台湾风景推广国际,并提出设置国家公园[1],被誉为“台湾观光之父”。
年表
- 1897年,生于台北内湖。世代务农。最初仍受传统私塾教育。
- 1911年,十三岁,始入松山公学校。
- 1914年,公学校毕业,进入总督府国语学校。
- 1918年,以第一名毕业于国语学校,任教老松公学校。
- 1920年,返回母校松山公学校任教。
- 1922年,调任总督成德学院(专收问题学生的学校)教谕。
- 1924年,春天,进入日本大学政经系就读。
- 1927年,日大学毕业,转往中国北京发展,进入一家印刷厂工作。
- 1929年,转往南京,任三民中学英文教员。任始蒋方震(百里),由后者推荐,进入中央军官学校,任少校政治教官。
- 1931年,结婚。九一八事件以后,任国际联盟首席代表顾维钧秘书、中国驻法使馆秘书。同时入巴黎大学进修。
- 1934年,冬,辞职回国,任兵工署应用化学研究所总务科长。
- 1935年,任湖南省财政厅视察,兼湖南大学教授。
- 1937年,任湖南邵阳税务局局长。
- 1938年,任湖南财务听主管全省税务第一科科长,负责整顿税收,采取统 收统支的办法,始湖南税务上轨道。
- 1939年,辞职,到香港任华侨实业公司协理,代理美国道奇汽车业务,兼办国产茶叶、皮革等出口,兼任华侨仰光分公司经理,拓展业务 。
- 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移居昆明。国民政府推动“台湾革命同盟会” 成立,游弥坚被推选为常务委员。
- 1943年,财政部成立花纱布管理局,任纱布处长,后调总务处长兼视察室 主任,总电台台长。五月,开罗会议后,国民政府规划台湾的接 收和重建工作,成立“台湾设计委员会”,担任委员。
- 1944年,担任花纱布管理局鄂中办事处处长,于一年内收购棉花二十馀万担。
-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财政部台湾区财政金融特派员。
- 1946年,三月,由陈仪指派接任台北市第二任市长。六月,同时担任“台湾文化协进会”理事长。
- 1947年,十二月,当选全国南区教育团体国大代表。
- 1948年,兼省府委员。
- 1949年,十二月,再任省府委员兼台北市长。
- 1950年,因台湾省政府主席吴国桢提名本省人士任建设厅等主管,受“半山集团”(游弥坚是其一)作梗,导致两方皆去职。二月六日, 游辞台北市长,任行政院设计委员。并同时担任多个人民团体的 理事长。
- 1954年,十一月,任台湾纸业公司董事长。
- 1956年,推动“台湾观光协会”成立,任第一任会长。
- 1959年,出任泰安产物保险公司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设计委员、国语日报 董事长。
- 1971年,十二月十二日病逝。[2]
影片分享
参考资料
- ↑ 曹若梅,《中小学生必须认识的台湾历史人物》,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05年,页240。
- ↑ 游弥坚-台湾观光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