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天險
二沙灣砲台,處於台灣基隆市二沙灣一帶的山路上,因其入口城門牌匾又稱為「海門天險」,為傳統中國式砲台。為台灣兵備道姚瑩所建;經歷多次整修,今日規模為西元1885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所修築。
目录
歷史
建於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
劉銘傳於西元1884年7月16日到任,審視基隆及淡水形勢,認為全臺「臺南以澎湖為鎖鑰,臺北以基隆為咽喉」。澎湖多島難守,而基隆又有煤礦受到法國的覬覦,實為緊要;因此,遂令在基隆港東北角趕造新砲臺,並安裝德國製新式克魯伯大砲。該砲臺的缺點是目標明顯,在當時已是固若金湯的堡壘。
西元1884年8月5日(清光緒10年6月15日),法將李士卑斯率領5艘軍艦與守軍交戰5小時。因砲臺無法旋轉,法艦由側面攻擊砲臺,砲臺大半數被摧毀。
中法戰爭後,劉銘傳鑑於二沙灣砲台是基隆港要津,西元1885年後,於二沙灣海濱之山上構築新式砲台,聘德國人監造,以禦北台門戶,並題字「海門天險」。[1]
構造
二沙灣砲台位於山丘之上,下臨陡坡地勢險要。城門朝西南,乃標準中國式城門,入口以石作丁順砌之拱門。 有城垣上築雉堞設有射口,砲基則用鐵水泥築成。
海門天險因地制宜,東、北兩個砲台分守外海及內海口,建在較高的臨海山頭,屬「抱山式砲台」,紮營處設在背海面較低平的地區。使得海上來的敵艦無論再怎麼猛烈攻擊,只會擊中向海的山面,或越過山頭落到谷底,營區所在地幾乎可以避開任何正面射來的砲彈,開仗時能從容支援砲台區上的砲火作業,展現了無與倫比的地形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