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湖
泊湖古名雷池,位于中国安徽省望江县,在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三县边境。东至华阳、杨湾两闸口,西抵宿松西桥,南达黄浦湾,北到徐桥下桥坝。湖水与华阳河相通,通过华阳河注入长江,屬长江支流华阳河水系。面积约为20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为1.2米,蓄水量约为30000万立方米[1]。
目录
地貌水文
泊湖,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泊湖冬涸可涉,水涨则本邑沙嘴、赤土、香草镇、兰家湖、罗家嘴一带田地均受涝。”,湖水流经华阳、杨湾两河出闸入江。历年最高水位16.93米,最低水位10.74米。平均水深3.50米。流域之东有泊湖,湖底高程10米,正常水位16米,相对水面积217.1平方公里,容积9.9亿立方米。
泊湖最高水位20.99米(1954年8月3日),最低水位11.84米(1951年2月24日)。1956年望江华阳闸、杨湾闸建成后,结束了江水倒灌的历史,泊湖水面得到控制:最高水位16.30米(1983年7月20日),最低水位11.02米(1984年3月22日)。
泊湖交通方便,鱼类资源丰富,尤以产银鱼著名。
历史文化
雷池,一名大雷池,也称大雷江。唐《元和郡图志》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流入县界,东南积为池,经县而入于江。”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流入,自发源入县界东南,积而为池,谓之雷池。”《辞源》载:“雷池,即大雷水,今名杨溪河,在安徽省望江县东南。”雷池吞吐江流,控九江至安庆、南京之长江通道,扼蕲、黄、太,宿内河之咽喉,虎视长江,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时设大雷戍,东晋庾亮《报温峤书》云:“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毋过雷池一步也。”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刘裕讨卢循,自雷池进军;宋孝建元年(454),江州刺史臧质叛使其党羽鲁弘卞戍守大雷;陈永定二年(558)进军大雷,拒梁进犯,梁丞相王琳率兵进攻大雷,屡攻不克,终至挫败;梁王僧辨征讨侯景之乱,屯军于大雷;明刘六、刘七、齐彦铭等农民军三过雷港,皆以雷池天险可凭。雷池不仅为江防要地,而且风景壮丽,南朝诗人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中是这样描绘雷江景胜的:“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等。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有“江湖吞天胸,蛟龙垂涎口”,“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等吟咏雷池诗句。明天启年间,沙塞雷港口,雷水改道华阳,雷池由沼泽而演变为圩田。
连塘城
连塘城位於码头乡连城村。城址周围委土为堑,高3~5米,宽2~4米,周长1.5公里,城垣呈圆形,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系古代争战之地。史载:“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十二月,大将刘裕(宋武帝)军雷池,战卢循于连城,循大败。”乾隆《望江县志》载:“元末大富豪毕银(寅)率望、太县民拒贼、护耕筑此。其东二里有关马城,高埠有望河楼,小茗之巅有大寨烟墩,四望相应。与民约,贼至入堡,贼去则耕”。历史上将“连屯旧戍”列为望江十景之一。清代诗人张正庭有诗云:“宋武凭陵壮力争,连塘屯筑此偏城,关门未锁环溪水,垒堑空围绕径榛。茗岭神灯持照火,松涂鬼马影流兵。白纶野老多情思,指向平原是故营”。遗址至今依稀可辨,1986年1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參考文獻
- ↑ 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 中国湖泊基本情况数据库. [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