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昌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昌文
出生 1931年
上海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出版

沈昌文,男,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在上海租界工部局所办的学校受中小学教育。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肄业。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工作。从1945年3月至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读生涯。上学的同时,曾在金店、粮店习艺。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1996年1月,退休。

著有《阁楼人语》、《八十溯往》,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列宁对全世界妇女的遗教》、《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历史》(部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部分)、《马克思主义还是伯恩斯坦主义》(部分)、《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等。

人物简介

小时,在上海租界工部局所办的学校受中小学教育。 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肄业。

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工作。

1945年3月至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读生涯。上学的同时,曾在金店、粮店习艺。

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

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

1996年1月,退休。

主要作品

沈昌文著有《阁楼人语》、《八十溯往》,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列宁对全世界妇女的遗教》、《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历史》(部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部分)、《马克思主义还是伯恩斯坦主义》(部分)、《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等。

一、《知道》 书中主角沈昌文先生,著名出版人,1931年9月生于上海,前《读书》杂志主编,拥有50年出版经历的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该书讲述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处世之道,从头到尾都透露出积极的生活态度。沈先生的一生都在遵循"常识",这一为人准则时时在敦促沈先生书写不平凡的人生路程。书名中的"知道",不是寻常意义的知道某事的知道,而是知"道"。这个"道"就是沈先生处事的原则,交友的准则,生活的规则。倾听沈先生的人生经历,会暂时忘却世界,回到过去,回到心底深处的净土。

二、《阁楼人语》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沈昌文先生的自述,题为"出于无能"。有讲究,道出了作为编辑家的一种办刊态度。王阁楼私欲蒙在本书序言中说出了这样一层意思,《读书》之所以为《读书》,主要是该刊编家突出了"三无",即:无能、无为、无我。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办刊态度,且是一种人生境界,道家风范。沈昌文先生的自述,其实就是体现了《读书》办刊历程中的"三无"精神,通篇自述,论人及事,几乎写到了与《读书》相关的所有人,包括了陈翰伯、陈原、史枚、丁聪等《读书》元老,也写了《读书》的主要撰稿人,如吕叔湘、金克木、黄裳、张中行、冯亦代、辛丰年、赵一凡等,还写了《读书》编辑部的几位编辑,沈先生誉为"阁楼上的疯男女",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三位女编辑,一位是工人(油漆工),一位是"工农兵大学生",而一直在少数优秀读书人当中享有美名的才女赵丽雅(扬之水),入《读书》编辑室之前,身份竟是卡车司机。沈昌文先生只是在"自述"最后一节才点到自己,且写的也是低调和"无能",这也是"无我"精神的体现吧。

人物评价

沈昌文长期执掌知名文化杂志《读书》。在他的贡献下,《读书》形成了既不乏对学术文化界的前沿思考,又坚持大众化的轻松活泼的独特风格。也正是由于这个风格,《读书》笼络了一批时下中国文化界最忠实的读者。1996年4月,沈昌文离开《读书》,杂志风格也有了较大转变,许多读者认为"《读书》变了",杂志的影响力有所减弱。 2003年沈昌文将主持杂志期间所写的"编后语"汇集成《阁楼人语》一书。没有了《读书》,沈昌文的见识、眼光和幽默仍然为出版界所关注。[1]

视频

《大师》沈昌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