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德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德量
国籍 中國
别名 字成嘉,一字秋水,号秋史
知名作品 《广印人传》
《墨香居画识》
《广陵诗事》

江德量清(1752年―1793年)字成嘉,一字秋水,号秋史,又号量殊,江苏仪征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榜眼,官监察御史。恂子,承家学,好金石,尽阅两汉以上石刻,篆、籀摩不综览,故其隶书卓然成家。尤工八分,所书天津武成王庙碑(一作武安王)为时所贵。工刻印,兼能人物、花卉以北宋人为法。收藏旧拓碑版及宋本书甚富。卒年四十二。著有泉志。《广印人传》、《墨香居画识》、《广陵诗事》、《扬州画舫录》、《湖海诗传》。

简介

古代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俗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清朝扬州府仪征县在雍正乾隆以及后来的道光这三朝完成了"三鼎甲"齐全的壮举,考中者分别是状元陈倓、榜眼江德量、探花谢增。 江德量(1752―1793),字成嘉,一字秋水,号秋史,又号量殊,江苏仪征人。其父江恂,乾隆拔贡。伯父江昱有圣童之称,被袁枚称为"经痴"。庚子年(1780),江德量以进士第二(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北行忽染疾,遽卒,年仅42岁。

关于他的死,有"碑谶"之说。据书载,乾隆壬子(1792)间,书画家钱泳在京师,与江往来频繁。当时江德量方奉父讳。一日,钱泳以高二三寸的青田石一块,琢为汉碑式,上刻:"君讳德量,字量殊,江都人,太守君之元子也。举进士,官御史。世精古文,金石竹素(即竹帛),靡不甄综(无不鉴别品评)。乃于乾隆五十七年霜月(1792年7月)之灵,刊兹嘉石,以传亿载"。没曾想,到第二年,即癸丑(1793年),"秋史将服阕,卒于京师,知之者咸以为碑谶也"。当然,这只是巧合而已。

江德量是我国清代最早著书的名泉家。他精于小学,在古钱释文方面多有建树。

江德量用毕生心血著成《钱谱》24卷,《古泉志》30卷,还有《广雅疏》等,然皆因谢世过早而未刊行。

纵观江德量一生,好金石,工刻印,擅绘画,能诗词,在钱币方面造诣颇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才榜眼。

生平

江德量广间多识,博通掌故,临事敏捷。人有所咨询,口立断,洞见始终,又熟知吏治,深湛谨密,于刑狱、河渠、漕运、灾赈、损益等均能分端讲习,以备施用,久于其道者亦拱手谢不及。为人性情浑融,不妄取予。公事之余,每闭门以文籍自娱。固承其父衣钵,自幼喜收碑版金石书画,绘画以花卉见长,效北宋体法;工八分书,所书《武成王庙碑》,为世所重。但所尤好者古钱也,悉心搜罗,常年不懈。将所得之历代刀布泉币,分藏于两只特制的半月形楠木箱,置于书房。并大量集录古泉典籍史料,悉心研究,详加考证。与当时的名泉家翁、初、宋、倪等过从甚密,常相切磋。由于他精于小学,故在古钱释文方面多有建树。如对明(刀)、藿人(小布)、蔺、两甾等均有所论证。

贡献

江德量,即江秋史是我国清代最早著书的名泉家,他用毕生心血著成《钱谱》24卷,《古泉志》30卷,还有《广雅疏》等,皆因谢世过早而未刊行。凤阳府学教授倪迂存在其《古今钱略》中列了《钱谱》的卷目,并介绍说:该《钱谱》不仅有图拓,且多附考据论证。其卷一为"国朝钱",卷二至卷五为"古刀布",卷六至卷十七为周至明"历代钱",卷十八为"奇品",卷十九"杂品",卷二十"厌胜",卷二十一"伪品",卷二十二"外国",卷二十三"洋钱",卷二十四"钱范并钞"。倪模曾于壬子(1792年)借阅《钱谱》手稿数月,并录其大略。倪氏后来完成的巨著《古今钱略》34卷,吸收了不少江秋史的研究成果。彭信威先生在其《中国货币史》中说:该《钱谱》"除了一些正确的释文外,还把钱同农具联系起来,这是难得的。当然释文方面也有错误,而且也收罗一些假钱,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钱谱》中有"外国"、"洋钱"二卷,这是中国人著录外国钱币最早的。江左下工在其《江秋史别传》中也列了《钱谱》的卷目,并说:"是书各拓本图,间加考据,议论精当,其泛常之品则无论断。殒后,其稿为晋人宋芝山携去,交山东初颐园中丞代为授梓,其后阅十余年,有颐园之弟号渭园者所著《吉金所见录》出版矣。而江氏之书遂不传于世,岂不惜哉!"

清藏书家、书画家。字成嘉、秋水,号秋史、量殊。江苏仪征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授编修,改江西道御史,官至监察御史。幼承家学、好金石文字。父江恂,字于九,号庶田,已有藏书数千卷,并有书楼名为"蝇须馆"。家有"心太平庵"、"蟫藻阁",庋藏图书古物,家藏宋版书及旧拓碑版甚富,如唐白居易抄本《香山诗抄》4册、抄本《金陵古金石考》等,与藏书家汪中多往来。工书法,博览秦、汉以上石刻,隶书有古意,为时所重。绘画,工人物、花卉,取法北宋。刻印宗程穆倩,后人将其列为歙派,印风苍浑厚重,得程氏神髓。曾撰注《广雅》,惜未完成。著有《古泉志》30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