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西番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西番蓮(學名:Passiflora foetida)別名為小時計果野百香果龍珠果,是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西番蓮屬(Passiflora)為二年生蔓性的草本植物,常见于中國大陸的广西广东云南台湾。常逸生于海拔120-500米草坡路边灌丛中[1]

毛西番蓮本种原产於西印度群岛,现为泛热带杂草。全株密生長毛,因而得其有「毛」之名,常藉卷鬚攀附其他作物上,為危害農地作物的雜草。夏、秋時可採其全草或果實,果實曬乾,稱龍珠果,而全草有清熱與解毒之效。

形態特徵

毛西番蓮属草质藤本植物,有臭味;茎呈被平展柔毛。叶呈膜质,宽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顶端有2个苞片,苞片呈尖或渐尖,基部呈心形,呈3个浅裂状,叶缘呈不规则波浪状,具腺头状缘毛,叶面呈被丝状伏毛有少数腺毛,叶背上部有许多小腺点;叶柄无腺体。聚伞花序退化仅存有1朵花,与卷须对生;花呈白色或淡紫色,有白色斑点;苞片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小裂片丝状,顶端具腺毛;萼片背部顶端具有1个角状附属器;副花冠裂片有3-5轮;内花冠呈膜质,不是褶状;呈花盘杯状。果呈卵圆形,径2-3厘米,无毛。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1]

變種品種

台灣,毛西番蓮另有一變種台南毛西番蓮[2]Passiflora foetida L. var. tainaniana Liu & Ou)。除了其花色全白,未熟果覆有細毛之外,其餘特徵與毛西番蓮一致。

注释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