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囊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囊螨,又称毛囊虫,蠕形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寄生在人体的蠕形螨有两种,一种是毛囊蠕形螨,寄生在毛囊;一种是皮脂腺蠕形螨,寄生在皮质腺,两种蠕形螨可在同一个人身上寄生。这种人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在人体的毛囊虫引起的慢性炎症叫蠕形螨病,临床表现为面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的红斑,丘疹,脓疱,结痂,脱屑。[1]

基本简介

皮肤感染的螨虫是人蠕形螨,又称脂螨或毛囊虫,它是一种小型的永久性的寄生虫,常寄居在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部位限于面部、颈部及胸部,尤以前额、面颊和鼻部最多。一般情况下,毛囊虫并无明显的致病作用,但由于个体差异,如油性皮肤者影响了毛囊虫的生活环境,虫体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上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刺激,使局部皮肤产生炎症反应,我们称之为毛囊虫皮炎。常见的毛囊虫皮炎有酒渣鼻型、痤疮型、脓包型、色素沉着型、糠疹型、粟粒狼疮型和花斑癣型。[2]

发病原因

人蠕形螨虫体分长短两种,毛囊蠕形螨长,皮脂蠕形螨短。蠕形螨常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多见于鼻部,颊部等,严重者可侵及眼睑,口周甚至全面部。少数可侵及头皮,肩,胸,背部。毛囊螨寄生在毛囊深处,皮脂螨寄生在皮质腺。[3]

临床表现

人蠕形螨常寄居在正常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一般没有症状。如宿主的皮脂分泌增多或寄生的虫体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之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虫崩解物的刺激,可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有时再继发细菌感染,使炎症反应加重。

初发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面颊,甚至扩展到胸,,头皮等处,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脱屑。日久,鼻部皮肤逐渐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表现为寻常痤疮或酒渣鼻的表现。有的病例鼻部皮肤正常,仅口周或口角出现红斑,丘疹,脱屑。个别人可出现眼睑炎或头皮脱屑的现象。临床上,蠕形螨病有七种类型:酒渣鼻型,痤疮型脓疱型,色素沉着型,糠疹型花斑癣型,粟粒脓疱型。[4]

临床诊断

面部多油,出现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结痂脱屑,或表现为毛囊性栓塞,毛细血管扩张,伴有细薄的白色或脂性鳞屑,或是在红斑脓疱的基础上伴有干性脱屑,均应考虑蠕形螨病的可能。如能检查到毛囊虫,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蠕形螨病需与寻常痤疮酒渣鼻结核疹脂溢性皮炎口周皮炎等鉴别诊断。

检查方法

镜检到蠕形螨即可确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两种:

  1. 挤压涂片法:通常采用痤疮压迫器刮取,或用手挤压,或用弯镊子、曲别针、沾水笔尖后端等器材刮取受检部位皮肤,将刮出的皮脂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甘油或花生油、石蜡油等,涂开后加盖片镜检;
  2. 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的额、鼻沟及颏部等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粘贴一夜可检出阳性者总数的90.4%,此法简便易行,无痛苦,在普查中值得推广。

防治方法

如果面部皮肤多油,出现持久性的红斑、丘疹、脓包及脱屑,皮肤毛囊口和毛细血管扩张,就应该去医院就诊。若检测到毛囊虫,方可用药,也就是说“除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首先要抑制皮脂腺过多的分泌,制造不利于毛囊虫生长的环境,比如异维A酸就有这样的作用,但异维A酸禁用于孕妇。

其次,不要使用含激素的劣质化妆品,不要滥用类固醇激素药膏,避免损伤皮肤正常的免疫功能。病情严重者,可以内服加外用药,如口服甲硝唑片或清热解毒中药苦参、百部、山楂、黄芩等,外用硫磺、过氧化苯甲酰、苯甲酸苄酯或用中药皂荚清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面部皮肤的清洁。

在饮食方面,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免造成皮脂腺分泌异常而加重病情。此外,使用外用药物时不宜过量,每日一两次即可。

相关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除螨产品都含有抑螨、杀螨药,对部分毛囊虫皮炎患者确实有一定疗效,但从微生态学角度看,杀灭全部毛囊虫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做不到的。

另外,化妆品本身的成分较复杂,有的成分甚至直接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对除螨产品应谨慎选用。

视频

螨虫的危害!!!

视频

小螨虫大危害(不看后悔系列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