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榆林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實屬罕見,這也是榆林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要標誌[1]

榆林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東臨黃河與山西省隔河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南接延安,北與鄂爾多斯相連,系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轄2個區、1個縣級市、9個縣,常住人口340.33萬(2017年),全市戶籍人口385.04萬(2017年)。是陝西雜糧的主產區。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陝甘寧氣田。

榆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愛心城市中國百強城市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市中國城市競爭力100強,2011地級城市創新能力綜合測評100強,2012中國十大創富城市,2012年入選「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3中國西北部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古城—榆林古城,紅石峽,統萬城遺址,紅鹼淖,榆林沙漠國家森林公園,石峁遺址,白雲山,青雲寺,懸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西峰寺,清澗筆架山景區等各大景點。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西鄰甘肅、寧夏,北連內蒙古,東隔黃河與山西相望,南與陝西省延安市接壤。地理座標:北緯36°57′~39°35′,東經107°28′~111°15′。榆林市行政區劃版圖形似三角形。榆林最東端為府谷縣皇甫鄉段寨村,最北端為府谷縣古城鄉劉家坡村,最西端為定邊縣劉峁塬鄉,最南端為定邊縣白馬要鄉鐵角城。東西最大長度309公里,南北最大寬度295公里,總面積43578平方公里,約占陝西省21%,居陝西省10個地級市之首。

地形地貌

榆林市地質構造單元上屬華北地台的鄂爾多斯台斜、陝北台凹的中北部。東北部靠近東勝台凸,是塊古老的地台,未見岩漿岩生成和岩漿活動,地震極少。地勢由西部向東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點是定邊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點是清澗無定河入黃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為風沙草灘區、黃土丘陵溝壑區、梁狀低山丘陵區三大類。大體以長城為界,北部是毛烏素沙漠南緣風沙草灘區,面積約15813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積的36.7%。得到治理的沙灘地鬱鬱蔥蔥;海子(湖泊)星羅棋布。南部是黃土高原的腹地,溝壑縱橫,丘陵峁梁交錯,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態環境有了較大改善。面積約22300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積的51.75%。梁狀低山丘陵區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區一帶無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發源地。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 占榆林市面積11.55%。地勢高亢,梁塬寬廣,梁澗交錯、土層深厚,水土侵觸逐步得到治理。

氣候條件

榆林市是中國日照高值區之一,在陝西省,日照時間最長,年平均日照時數2593.5~2914.4小時,東北部最高,南部最低。一年之中5~8月日照較多,12~翌年2月份較少。平均日照百分率59~66%,榆林市差異較小,一年中以降冬(12~翌年1月)最大,春夏逐月緩慢減少到夏末秋初(7~9月)最小,中秋到冬迅速增長。

氣溫四季明顯,春溫大於秋溫,春季升溫快而不穩定,秋季降溫迅速,冬季受北方冷氣團控制,氣壓高、天氣晴朗,多高雲,冬季平均氣溫-7.8~4.1℃,氣溫變化梯度大,梯度方向東南~西北。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為大地封凍期,一般年份凍土深度1~1.2米,入春以後,氣溫明顯回升,平均日增溫0.2℃左右。但由於西伯利亞極地乾冷氣團仍不斷南下侵襲,使得春季溫度很不穩定,5月中旬局部亦可驟然降雪,到夏天受大陸氣團和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的影響,氣溫高,天氣炎熱,各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日最高氣溫≥30℃的日數,多年平均為22~68天。氣溫梯度小,梯度方向近東~西;秋季在極地氣團的侵襲和穩定控制下,迅速降溫,尤以10~11月最為劇烈,平均每天降溫0.27℃。

水文條件

榆林市境內有大小53條河流匯入黃河,均較短小,較大的河流主要是四川四河: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馬川、窟野河、禿尾河、佳蘆河、無定河。匯入黃河的河流以黃河為侵蝕基準,流向由西北向東南(其中無定河上游流向三折),支流呈樹枝狀並從下游到上游增多。較大的河流下游為基岩峽谷,比降較大,支流少而短直;中游一般河谷寬闊,漫灘階地發育,河道寬淺,較大的支流多在中游匯集。上游多發育在老谷澗上,河流深切成黃土(部分底部切入基岩)峽谷,比降大,多跌哨,流向受古地形的谷、澗走向控制,支流較多,但一般較直。

自然資源

榆林市全市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資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氣、岩鹽等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分別占全省總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蘊藏着622萬噸煤、1.4萬噸石油、1億立方米天然氣、1.4億噸岩鹽。資源組合配置好,國內外罕見。

煤 炭預測6940億噸,探明儲量1500億噸。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約占全國儲量的五分之一。天然氣預測資源量4.1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氣田4個,探明儲量1.18萬億立方米;石油預測資源量6億噸,探明儲量3.6億噸;岩鹽預測資源量6萬億噸,探明儲量8857億噸,約占全國岩鹽總量的26%,湖鹽探明儲量1794萬噸。此外,還有比較豐富的煤層氣、高嶺土、鋁土礦、石灰岩、石英砂等資源。

榆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擁有10億元的地下財富,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超過46萬億元,占全國1/3。每平方米土地下平均蘊藏着6噸煤、140立方米天然氣、40噸鹽、115公斤油。

煤炭:預測6940億噸,探明儲量1500億噸。榆林市有54%的地下含煤,約占全國儲量的五分之一。侏羅紀煤田是該市的主力煤田,探明儲量1388億噸,占榆林市已探明煤炭總量95.7%,埋藏淺,易開採,單層最大厚度12.5米,屬特低灰(7-9%)、特低硫(小於1%)、特低磷(0.006-0.35%)、中高發熱(28.470-34.330mj/kg)的長煙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國內最優質環保動力煤和化工用煤。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陽、神木、府谷、靖邊、定邊、橫山六縣區。石炭一二疊紀煤田是稀缺的焦煤和肥氣煤,探明儲量54.74億噸,單層厚度15.47米,煤田主要分布在神木和府谷兩縣。

天然氣:預測儲量6-8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1.18萬億立方米,是迄今我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氣源中心主儲區在該市靖邊和橫山兩縣。氣田儲量豐度0.66億立方米/平方公里,屬干氣,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有機硫極微,在燃燒中不產生灰渣和地,含沒面積2300平方公里。

石油:預測儲量6億噸,探明儲量3億噸,油源主儲區在定邊、靖邊、橫山、子洲四縣。

岩鹽:預測儲量6萬億噸,約占全國總儲量50%, 其潛在價值達33萬億元。探明儲量8854億噸,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綏德、佳縣、清澗、吳堡等地。

湖鹽:預測儲量6000萬噸,探明儲量330萬噸。

此外,還有豐富的高嶺土、鋁土礦、石灰岩、石英砂等資源。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榆林市常住人口為 3360000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 319898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2456人,增長4.8%。年平均增長率為0.47%。 榆林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533603人,占15.92%;15—64歲人口為 2569890人,占76.68%;65歲及以上人口為247944人,占7.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3.42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1.4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0個百分點。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常住人口340.33萬人,出生率12.15‰,死亡率6.48‰,自然增長率5.67‰。城鎮人口196.51萬人,占57.7%;鄉村人口143.82萬人,占42.3%。

民族

榆林市地接甘、寧、蒙、晉四省區,是陝西省的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雜居地區,12個縣(區)共有35個少數民族4890人,其中以回族人數最多,有3902人,主要分布在定邊縣。其他少數民族:蒙古族429人、滿族179人、苗族29人、彝族71、土家族38人、藏族76人、壯族35人、朝鮮族19人、僳僳族18人、維吾爾族12人、布依族10人、傣族10人、哈尼族7人、黎族6人、土族6人,其他19個民族共43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