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筠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筠松,俗名楊救貧,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唐代竇州人,著名風水宗師。
生平
楊筠松, 唐竇州人, 名益, 字叔茂,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 生於唐文宗太和八年(西元834年),死於唐光化三年(西元900年)。唐朝僖宗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 精堪輿術。[1]
明朝嘉靖 15 年(西元 1536 年)董天錫編撰的《贛州府志》記載:「楊筠松,竇州人,僖宗朝,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黃巢破京城,乃斷發入昆侖山,步龍後至虔州,以地理術傳曾文辿、劉江東,世稱救貧仙人是也,卒於虔,葬雩中藥口。」
楊筠松曾在唐室工作,後退官,也一拼將官廷中所學之風水術帶至民間,並四處以所學所得幫助他人。故有「楊救貧」此別號。
三僚曾氏族譜卻有關於楊救貧的詳細傳略:「楊公仙師祖籍山東竇州府,父名淑賢,剩三子,長曰筠翌,次曰筠殯,三曰筠松。楊公仙師名筠松,字益,號救貧,生於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時。幼習詩書,一覽無遺,十七歲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祿大夫之職,掌管瓊林禦庫。至四十五歲,因黃巢之亂,志欲歸隱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術。史書記載,廖、曾兩姓都從甯都徙居興國三僚,「蓋兩家宅,皆筠松所卜而貽之讖雲」。[2]。可能是因為這一緣故,三僚人非常願意跟外人介紹楊救貧為三僚卜地開基的傳說。
楊救貧一生致力於風水之術,扶危濟困,晚年卻不幸為政客所害。
在他所處的時代,唐帝國已經衰微,諸侯稱霸。統轄虔州(今江西贛州)的諸侯是盧光稠,他早有獨霸天下的野心,於是自立為王,號稱盧王。盧光稠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便請楊救貧為其卜天子地,卜得後,將其母改葬。在答謝楊救貧的宴席上,盧光稠問楊救貧還有天子地否?楊救貧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
盧光稠不願別人也得到天子地,與他爭奪天下,於是在酒裡下毒。楊救貧察覺後,立刻帶著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藥口壩,便毒性發作,楊救貧問弟子曾文辿此處何地,曾文辿說是藥口,楊救貧歎道:藥到口死矣!仇不可不報也。臨死之前告訴曾文辿遊說盧光稠在贛州磨車灣安裝水碓,十字路口開鑿一口水井,則世世代代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詢問其中的奧妙。楊救貧解釋道,磨車灣安碓,單打盧王背,十字路口開井,盧王自縊頸。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鑿井,在風水上破了贛州的「天子氣」,制煞了盧光稠。後來盧光稠果真背長癰疽,疼痛難忍,自縊身亡。[3]
著作
關於楊筠松著作問題,到目前為止,仍有不少爭議。風水學上的幾部經典如《天玉經》、《青囊奧語》、《都天寶照經》等,不少人都認為是楊筠松所著。然而,從風格與內容,與楊的另外兩部著作《撼龍經》、《疑龍經》有所出入。有一說認為,《天玉經》、《青囊奧語》、《都天寶照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