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桥市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桥市乡隶属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北部,总面积69.38平方公里,总人口12638。[1]

地理位置

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正南边陲、湘桂粤三省(区)结合部,地处东经111°25'至112°09',北纬24°10'至25°10'之间。东北接蓝山县;东南邻广东省连州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西抵江永县,北枕道县、宁远县。境内山、丘、岗、平地貌类型齐全,以山地为主,占69.1%,平地占7.2%,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境内有3座海拔1500米以上的大山,南连广西的萌渚岭山系的姑婆山马塘顶,海拔1787.3米,东接广东的大龙山,海拔1577米,横卧东北面的九嶷山系的黄龙山,海拔1823.9米,三峰呈三足鼎立之势。众多支脉纵横交错贯穿全县,由南向北延伸的姑婆山、八仙界、勾挂岭、天子岭一线群山脉脊,天然地将境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俗称岭东、岭西),岭东属大山区,岭西地势低平,岗丘大部分在海拔400米以下。

区位概况

该乡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花江乡交界,西、南与大路铺相邻,北与东田镇毗邻。截止2003年底,总面积69.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7.33公顷,其中水田538.67公顷,旱地278.67公顷。[2]

历史沿革

该乡1950年始建桥头铺乡。1953年更名为桥市乡。1958年属大路铺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调整成立桥市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建制。1995年全县撤区并乡建镇桥市作为单列乡被保留下来。

基础设施

截止2014年底,该乡有普通中学1所,在校学生378人,专任教师32人;中心小学一所,学生863人,教学点3所,在校小学生951人,专任教师一共47人;乡卫生院有床位20张,从业人员18个;村级医疗点15个,从业乡医15个。

产业经济

截止2003底,该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5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6万元。桥市属江华农区。2003年,该乡粮食播种1128.07公顷,总产量4753吨,其中稻谷播种808公顷,产量4038吨,玉米22.6公顷,产量102吨,大豆148.8公顷,产量126吨,红薯74.27公顷,产量202吨;花生38.93公顷,产量84吨,油茶68.67公顷,产量29吨,甘蔗10公顷,产量300吨;烤烟28.6公顷,产量74吨;蔬菜195.4公顷;造林69公顷,木材采伐900立方米,共生产油茶籽300吨,松脂40吨,山苍子26吨;生猪发展21558头,出栏10190头,2003年出笼家禽57326羽,2003年末羊存栏1533头,养蜂150箱,存栏耕牛3741头;水产品51吨。2003年,该乡农业总产值967万元,林业总产值200万元,牧业总产值793万元,渔业总产值25万元,服务业总产值24万元。

经济建设

桥市集市形成较早,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桥市乡17个村及周边大路铺、东田、花江等乡镇20余个村20000多名群众商品贸易场所。每逢圩日,赶圩群众多达二、三千人,年成交额超过500万元。由于桥市市场面积狭窄,2003年在乡政府南面的关山岭开发占地面积2.2公顷的大型集贸市场,建有曙光路、富民路、向新路、桥兴路等4条主街道和猪肉行、鱼禽行、蔬菜行、农副产品行、成衣行等6大专业市场,水、电、路、讯基本齐全。已成功引进1个锰矿开采企业和1个茶叶加工厂。[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