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桔梗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桔梗目(Campanulales)是木兰纲菊亚纲下的一目,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花4轮,5数,两性,少为单性,整齐或两侧对称。[1]

分类

桔梗目分为桔梗科草海桐科花柱草科菊科,主要分布在欧洲及北亚,大部分喜欢阳光充足的场所,有的则在多阴的林地生长最好,生长在略带酸性的沙壤中。

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里,桔梗目包含以下各科:五膜草科-在Watson and Dallwitz里,此科有“五膜草属”一属,三十个物种,全生长在南亚。尖瓣花科-1属 桔梗科-28属 花柱草科-在Watson and Dallwitz里,此科有五属和150个物种。陀螺果科 蓝针花科-在Watson and Dallwitz里,此科只有“蓝针花”一个物种 草海桐科 -1属桔梗目不被APG II系统所承认,其中的科除了尖瓣花科被归于茄目外,都被归入了菊目。

==植物特征==  草本,稀木本。花两性,单性, 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冠常5裂;雄蕊通常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子房下位,2--3室,胚珠2至多数。

显花植物的一目,属木兰纲(Magnoliopsida; 双子叶植物,特征为具两片子叶)。桔梗目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主要具观赏价值。本目含7科,105属,约2,500种。最为人们熟知的种类见于桔梗科(Campanulaceae); 半边莲属(Lobelia)的种类亦为著名的庭园 观赏植物。

分布范围

以海平面至4,000公尺(13,000呎)。桔梗科种类生长 于东、 西半球温带的山区;某些半边莲属植物原产于北半球温带,但更多的种类见于 南半球更为温暖的地区及热带。其他较少的科的代表种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

本目植物的分布范围极广,其生境亦同样多种多样。例如,风铃草属(Campanula)的许多种喜欢阳光充足的场所,另一些则在多阴的林地生长最好,北美的拉拉藤样风铃草(C. aparinoides)则见于沼泽地。大部分风铃草在由石灰石转化的土壤中生长繁盛,但葡萄牙的勒夫灵氏风铃草(C. loeflingii)则生长在略带酸性的沙壤中。Lobelia siphilitica及近缘种生长在浸透了水、 阳光普照的开阔地上。另一方面,Nemacladus属的种类为一年生荒漠植物,分布于美国西南部。

桔梗科含40属,700种,其中17属为美丽的花卉植物,受人们喜爱。亚德里亚风铃草(Campanula elatines, 即 沟繁缕风铃草)及柳风铃草(C. persicifolia, 即桃叶风铃草)原产于欧于洲及北亚,已产生多个栽培品系,花色自白至蓝色。生草丛风铃草(C. carpatica, 即喀尔巴阡风铃草)分布于喀尔巴阡山脉,生长成高45公分(18吋)的丛。蓝铃草(C. rotundifolia, 即圆叶风铃草)及高大蓝铃草(C. americana, 即美洲风铃草)原产于北美东部,但亦栽于庭园。匐匍生根风铃草(C. rapunculoides, 即类牧根草风铃草)是 臭名昭著的花园杂草。 兰花参属(Wahlenbergia)含100多种,广泛分布于从 欧洲西部至南半球的范围内,其中8种有人工栽培。 蓝钟花属(Cyananthus)的种类俗称蔓生风铃草,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是著名的铺地植物种类。

价值

桔梗科有少数种类可食,如牧根草风铃草(Campanula rapunculus)在欧洲一些地区当作蔬菜食用;桔梗科内一些生长茁壮的种类,尤其是Canarina属、Clermontia属和 Centropogon属的种类,其浆果可食。

半边莲属(亦称山梗菜属)的一些种类为人们所熟悉,如深 红花半边莲(L. cardinalis, 即红衣主教花)的花冠为鲜红色,而近缘种的花冠大部分为蓝或白色。印第安烟草(L. inflata, 即袪痰草、膨大 半边莲)原产于北美东部及中部,具烟草味,当地印第安人用作催吐药。该种与其他半边莲属植物可提取山梗菜碱(半边莲碱),可治疗烟碱( 尼古丁)成瘾。

果实

果实成熟后果皮呈干燥状态,为蒴果。成熟的果实沿长轴裂开或以其他方式裂开,散出种子。桔梗科和 半边莲科(Lobeliaceae)种类的果实中具多数种子,但其他各科的种类仅结成少数种子。

桔梗科种类的花冠为辐射对称(各花瓣形态及大小相似),而半边莲属种类的花冠为两侧对称(花冠的一半似另一半的镜影)。桔梗科种类的花尚在花蕾状态时花粉即从花药释出,此时柱头尚无接受花粉的能力;花柱位于花的中央,上具硬毛,花粉即黏附在毛上直至花朵绽开。昆虫为花柱基部的花蜜所吸引前来采蜜,从花粉处擦过,将花粉带到其柱头能接受花粉的老花上。异花传粉借此方式得以实现。产于夏威夷的Clermontia属种类,其花冠筒形状弯曲,与传粉鸟类—— 旋蜜雀——的喙形状一致。[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