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东沙岛

图片来自nippon

东沙岛东西长约2800公尺,宽865公尺,面积1.74平方公里,大约是南沙太平岛的三倍,全岛周围10至15海里是礁盘区。该岛形状如马蹄,因此古代有“月牙岛”之称[1]又因位居珠江口“南澳”之外,故中国“古航海图”中称之为“南澳气”,又名大东沙。东沙岛上有清代中国渔民建造的渔村和庙宇,例如大王庙,毁后重建为天后宫。岛上曾有气象台、无线电台和灯塔,以利海上航行。

目录

历史

  • 晋朝裴渊广州记》云:“珊瑚洲在县(今东莞)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
  • 康熙年间有高凉镇总兵陈伦烱著《海国闻见录》中有东沙岛之图。
  • 1851年,英国列那狐号蒸汽炮船在此触礁,港英当局因此曾计画在此岛建立灯塔。1858年,英国撒拉森人号风帆炮船首次绘制本岛详细地图出版[2]
  • 1878年,英国水文地理学家亚历山大·乔治·芬德利出版《印度群岛、中国和日本航海指南》(A Directory for the Navigation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China, and Japan),其中有记载:

“东沙岛位于东沙环礁的西部边缘,靠近环礁沉陷地带的中央。……它由沙子构成, 找不到固体颗粒或泥土,形状为马鞍型,环抱着一个浅水湾即泻湖,泻湖深入至它的西端约半英里,为中国渔民提供了避风场所,他们在每年早些时候来这里捕鱼。在沙滩上挖掘数英尺就可以找到带有咸味的水。有大量的塘鹅,可以用棍子把它们击倒。”

  • 1907年8月,日商西泽吉治聚众占领东沙,插旗改名为“西泽岛”,在岛上修筑码头、铁轨等建物,目的在开采磷酸矿物、海人草、鱼介贝类及海龟等水产资源,兴建木造房屋20馀座,建海水淡化厂一间和水池供蓄及养龟,设电话线及吸水管路等设备。
  • 1908年,英国欲在岛上建置灯塔,所生之归属问题迫使清廷正视东沙岛为日人所占。
  • 1909年李准出巡外海至东沙岛,发现日人已占据之。李准回广东后请示两广总督张人骏,电告外务部,与日人交涉,日公使要求二百年以前之图为证据。中方发现了1901年出版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后广东按察使王秉恩又提出《海国闻见录》,日本外务部始归还清朝。清廷偿还日商西泽16万银元的开发费用,扣抵3万元补偿渔民损失,实付13万元,并签订《交还东沙岛条款》。广东海军人员于10月正式收回东沙岛。11月19日,广东省府蔡康,在东沙岛举行立碑、升旗仪式,重申主权。行政上归属广东省惠州府陆丰县碣石镇
  • 民国以后,广东省政府负责东沙岛的招商开发。防务由海军负责。1925年,海军少将许继祥呈准建设气象台。“中华国海军纪念碑”亦为许继祥所立。
  • 二战时为日本军事管制。期间由日本占领,并兴建小型机场和海军罐头工厂。有作者根据昭和14年(1939年)3月30日台湾总督府令第31号和台湾总督府告示第122号认为,东沙岛在1939年3月划归高雄州高雄市管辖的说法不实。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华民国政府收回主权,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管辖南海诸岛,划归广东省管辖[3]
  • 1946年9月12日,中华民国政府派遣海军军舰收回,重新竖立国碑,历经五十余年之建设及整备,成为中华民国捍卫南疆最重要的堡垒。
  • 1949年初,划归海南特别行政区管辖,由中华民国海军代管,设立“海军东沙管理处”。1956年间,管理处改编为“东沙守备区”。9月,内政部提出“南海群岛管理局设置办法(草案)”,将东沙岛等南海四群岛屿及附属岛屿与其领海全部置于“南海群岛管理局”之下。东沙岛成立东沙乡,从北至南,分设自由村、平等村、博爱村。
  • 1979年7月,与南沙群岛划归高雄市
  • 1999年11月,国军海巡部接管东沙岛。2000年,海巡部改为行政院海巡署海岸巡防总局
  • 岛上有清代中国渔民建造的渔村和庙宇,如大王庙,毁后重建为天后宫。岛上曾有气象台、无线电台和灯塔,便利海上航行。中华民国海军功勋舰中海舰曾负责运送补给品到东沙岛[4][5]。2021年,为了增强整体防务,海巡署将更新岛上雷达系统。

景观

  • 东沙大王庙(今为天后宫):1948年冬季,有一关公像随独木舟漂流而来,由当时驻守的中华民国军队建庙奉祀。被毁后重建为天后宫。
  • 东沙岛地籍测量纪念碑:1991年建成,由当时高雄市吴敦义市长题字。
  • 东沙图书馆:2005年时,藏书已超越20,000册。

参考文献

  1. 东沙观光喊卡,可能避掉一场生态浩劫,联合报,20190530
  2. Plan of the Pratas Reef & Island / Mr. J. Richards Master Commg. H.M.S. Saracen Assisted by Mr. J.H. Kerr Master Commg. H.M.S. Dove and Mr. W. Blackney Assr. Payr... [et al.] H.M.S. Actaeon [Material cartográfico] - Richards, J. (1858) - Material cartográfico manuscrito - 1858. Biblioteca Digital Hispánica (BDH). [2021-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西班牙语). 
  3. 林健华. 南海风云(二)东沙岛的历史主权归属. ETtoday新闻云. 2020-12-04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8) (繁体中文). 
  4. Template:Cite magazine
  5. 汤熙勇, 东沙海域文史资源调查研究 (PDF), 中华民国内政部营建署, 2006年12月 [2021-11-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