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師敏(?-1774年),出生於1725年,武定府惠民縣(即今山東省惠民縣)人。初名本杞,後改師敏,字仲堅,號允堂,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
生平
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李壽瀚,曾祖父便是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之芳。 據文獻載,李師敏聰穎過人、嗜學若渴,性格剛毅持重,處事沉穩周詳。 李師敏為官二十餘年,以明察秋毫、斷案認真。均「以廉能著稱」,「所至皆有聲」,政績可圈可點、令人稱頌。
運籌帷幄、嚴加治理,盜匪流寇無處遁跡,差役謹守規矩,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乾隆十八年(1753 年)中舉,第二年被授臨朐教諭之職。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高中進士,初至京師擔任刑曹,後歷任湖廣司主事、福建司員外郎、福建司郎中等職。二十九年(1764 年),因母病辭官,後又補刑部安徽司郎中。三十三年(1768 年),出知福建興化府,同年,漳州知府空缺,他又被委以漳州知府的重任。漳州地處海口,當時盜匪流寇十分猖獗,官府差役像豺狼虎豹一般為害百姓;民間發生一點小糾紛,就有人收買胥役製造詐偽情狀,興獄問罪。李師敏運籌帷幄、嚴加治理,情況很快好轉:盜匪流寇無處遁跡,差役謹守規矩,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他曾經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吾惟飲清漳水而已」。其治亂安民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漳州四年,他「以廉能著稱」,樹立了很高威望,得到百姓稱頌
對惡勢力,李師敏鐵面無私,對百姓卻滿腔熱忱、一片冰心。他體恤百姓疾苦,且經常親歷親為,到社會底層向百姓噓寒問暖;他還多次請百姓到自己府中或直接深入民間,以詢問政事得失,一旦聽到好的意見,就馬上採納。乾隆三十六年,漳州發大水,百姓房屋淹沒倒塌,所剩無幾,民眾紛紛避難於城池和山上,無家可歸,食不果腹。李師敏招募一批志願者,在城中徵集衣食等物品,親自乘船救濟百姓。他往來於泥淖之中,率丁役修復民舍,連續奔波勞頓二十餘天。在漳州四年,他「以廉能著稱」,樹立了很高威望,得到百姓稱頌。
「乃更於界上立望樓,南自達谷山,北至大小雞籠,皆設柝置戍,巡警守望
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調任台灣知府,當時的台灣民風尚未開化,番民與漢民爭端四起。李師敏上任後,界定番漢之域,以「別其族類,禁其攘奪」,避免番漢衝突。 然而,大山深處的番民,仍不定時越界掠奪漢民貨物。更為甚者,移民至台灣的無籍貫百姓假借番民旗號,趁機剽掠。李師敏作出明智決策,在區域邊界設巡警看守,以解決台灣的混亂現狀。《台灣歷史人物小傳》記載,李師敏「乃更於界上立望樓,南自達谷山,北至大小雞籠,凡一千四百餘所,皆設柝置戍,循環更代,巡警守望。 」整頓後的台灣,生番不敢出,劫盜之事了無蹤跡。
「禁結社、夜聚轟飲;弛台鹽商課限額,使運行無滯,商以為便
在台灣執政期間,李師敏還大力發展工商業。「禁結社、夜聚轟飲;弛台鹽商課限額,使運行無滯,商以為便。」即禁止結社,禁止夜晚聚眾暢飲,巡覽台灣監督商戶,限制稅收額度,使商業運行毫無停滯。[1]
百姓稱讚他「有冰心鐵面之風」
按照台灣百姓的說法,李師敏「廉明方正,有冰心鐵面之風,所至苞苴不行,姦豪斂跡。營卒有不法,必按律以治。」 他在台灣一如在漳州所為,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但是,治理台灣要比治理漳州難度大得多,為此,他勤勉政事,不敢有絲毫懈怠,經常到漏下三十刻才就寢。1773年,李師敏染上疫病,此後一直未能完全康復,身體日益虛弱、臥病不起;1774年卒於台灣知府任內。
曾多次得到乾隆皇帝的封賞,並被誥封為朝議大夫
李師敏在世時,曾多次得到乾隆皇帝的封賞,並被誥封為朝議大夫。他有兩位夫人,先娶夫人徐氏,生一女,後又娶夫人呂氏,生六子,存四子:宗蕃、宗衍、宗榖、宗魯。其中長子李宗蕃是貢生,曾於嘉慶四年(1799年)任正定知府。
曾祖父李之芳故居稱為「相國第」
李師敏的曾祖父李之芳故居稱為「相國第」。位於惠民縣城南門大街北首路西,北至仁義胡同,南至蘇家街,西至龍王廟街。 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遺址上還有許多古蹟,遺憾的是,後來都被人為毀壞了。[2]
「仁義胡同」 的故事
關於仁義胡同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李之芳在朝廷做高官時,一日,忽然接到老家書信。拆開一看,方知家中與鄰居發生爭執,來搬救兵了。原來是兩家蓋屋,為了地基互不相讓。家人捎信,當然是希望他出面說話,也好在街坊鄰居面前爭得幾分臉面。
李之芳趕快修書一封,捎回家中。信的內容極其簡單,只有一首打油詩: 「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讀後,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深感愧疚,主動往後退讓了三尺,鄰居不甘落後,也主動退後三尺,於是,中間出現了一條六尺寬的胡同,被人們譽為「仁義胡同」 。
據《中華姓氏通史》稱:李姓為百家姓之首
據《中華姓氏通史》稱:李姓占漢族人口的7.9%,為百家姓之首。李氏在國內分佈極其廣泛;在海外,幾乎遍及全世界。 近些年來,有資料顯示,李姓在今天仍位居華夏四大姓之首,已成為全世界所有姓中人數最多的一個。由此可見,李氏家族,歷史長,氏族望,人丁興,分佈廣,英傑多,貢獻大。 李崇為隴西李氏的始祖。「隴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自唐以來享有盛名。至今各地李氏,也都上溯到隴西。 中國歷史上的李姓稱帝者共計58人,創百家姓中之最。李姓建立的政權,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朝、大蜀、西夏和大順等。這些政權的興衰,給中國歷史增加了無比豐富、生動的色彩,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
《惠民李氏族譜》
惠民李之芳家族關心地方文化建設,堪稱楷模。李家的眾多才俊子弟與周邊名門望族的士子們唱和酬答,留下了許多佳作,代表了魯北一帶的最高水平。特別是李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李衍孫(字蕃升,號味初,乾隆乙酉( 1765年)舉人),曾任沔縣知縣、蒲城知縣,歷有惠政,未及六十歲告老還鄉後,與好友選編了《武定明詩鈔》四卷、《國朝武定詩鈔》十二卷,並自費刻版印行,保留了濱州的文化典籍,對濱州文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武定府的詩歌之所以保留下來,李衍孫居功至偉。
清朝時期,惠民縣考取進士共 23人,其中李家就有7名,李家還有舉人16名
清朝,惠民縣考取進士 23人,其中李家有7名,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李之芳、李甡麟、李壽澎、李本樟、李師敏、李亨圻、李鈞策,一騎絕塵,是毫無疑問的惠民第一家族。 另外,李家還有舉人16名,按照中舉時間分別是:李嵩麟、李壽洤、李本樞、李壽淵、李本桐、李本梁、李伯馭、李本棅、李衍孫、李伯焉、李本榿、李友鶤、李友騏、李若蕙、李作霖、李鴻荃。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李之芳是明朝亡國時期的舉人,是清朝開國初期的進士。
惠民李家,主要就是指李才望的這一支
明朝萬曆年間,惠民李氏家族的先人李鮮,由河北棗強縣遷居惠民城內居住,當時的惠民縣還叫武定州。李鮮有 2 個兒子,分別是李登雲、李凌雲。其中,長子李登雲有 5個兒子,分別是李才興、李才望、李才聚、李才富、李才魁。 次子李才望有 2 個兒子,分別是李之芳、李之莊,所謂的惠民李家,主要就是指李才望的這一支。 【李之芳】 李之芳,他有 4 個兒子,分別是李鍾麟、李攀麟、李容麟、李宜麟,其中李鍾麟有 12個兒子、20個孫子,李攀麟有 4個兒子、15個孫子,李容麟有 2個兒子、7個孫子,李宜麟有 4個兒子、8個孫子,由此,李之芳有22個孫子,更有50個曾孫。李之芳的曾孫中有進士、台灣知府李師敏,還有舉人李本棅、李本樞、李本榿。 【李之莊】 李之莊,他有 2 個兒子,分別是李甡麟、李嵩麟。李甡麟是進士,李嵩麟是舉人。李甡麟有 3個兒子,分別是李壽洤、李壽澎、李壽淵。李壽澎是進士,李壽洤、李壽淵是舉人。李壽洤有 1 個兒子李本桐,是舉人。李壽澎有 2個兒子,分別是李本樟、李本梁,其中李本樟是進士,李本梁是舉人,李本樟的第五子李友鶤是舉人,一個孫子李亨圻是進士,李本樑的長子李伯焉是舉人,李本樑的一個曾孫李作霖是舉人。李壽淵有 4個兒子,分別是李本樸、李本楠、李本桂、李本楑,其中李本楠第三子李友騏、李本桂的長子李伯馭是舉人,李本桂的次子就是武定府赫赫有名的文化名流李衍孫,李伯馭的一個孫子李鈞策是進士,一個曾孫李鴻荃是鹹豐元年(1851年)的舉人。由此,李之莊有3個孫子,有7個曾孫。[3]
參考文獻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官銜 | ||
---|---|---|
前任: 鄒應元 |
台灣府知府 1772年上任 |
繼任: 成城 |
前任: 張鎮 |
漳州府知府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
繼任: 李維鈺 |
對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