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无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越王无彊
概要
姓名 无彊
前任 无颛
在位 前342年-前306年
兄弟 无颛

无彊

无彊(?-前306年)为战国时期越国的君主,句践六世孙,《史记索隐》称为无颛之弟。无颛死后继承为君主,前342年至前306年在位37年,之后攻越,无彊战败自杀殉国,越国灭亡[1]

人物生平

越王无彊即位后,派兵北伐齐国。齐国国君齐威王派使者游说越王无彊说:“越国如果不攻打楚国,大则不能称王,小则不能称霸。我想越国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没有三晋的帮助。韩国魏国本来不会攻打楚国。韩国要攻打楚国,它的军队将覆灭,它的将领将被杀,则叶地和阳翟就危险;魏国要攻打楚国,它的军队也将覆灭,它的将领也将被杀,则陈和上蔡也就不安全。所以韩、魏两晋侍奉越国,是为了不至于军队覆灭,将领被杀,不付出汗马之劳。您看重得到三晋的协助是为了什么呢?”

越王无彊说:“我所要求韩、魏,并不要他们与楚国兵刃相接,更何况攻城围邑呢?我只希望魏兵屯守在大梁城下,希望齐国南阳莒地练兵,再集结在常、剡两邑边境,这样则楚国方城的兵力就受到牵制而不能南下攻越,淮、泗一带的楚军也不能东征威胁越国,商、于、析、郦、宗胡地区的楚军就不能威胁从楚国通往中原这条大路以西的区域,也就不足以与秦国抗衡,淮河、泗水流域的楚军,也就不足以对付越国。那么齐、秦、韩、魏四国就可以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韩、魏两国就可不战而分得土地,不耕种而获得粮食。现在韩、魏不这样做,却在黄河、华山之间互相攻伐,而为齐国秦国所利用。所期待的韩、魏如此失算,我怎么能依靠它们称王呢?”

齐国使者说:“越国没有灭亡真是太侥幸!我不看重它们运用智谋,因为那智谋就像人的眼睛,能看见远处的毫毛却看不见近处的睫毛。现在君王知道韩、魏的失算,却不知道越国自身的错误,这就是见毫毛而不见睫毛,大王所期待韩魏两国,并不是要它们多立战功,也不是要和它们联合结成联盟,只期待它们来分散楚国的兵力。现在楚国的兵力已经分散,您对韩、魏还期待什么呢?”

越王无彊说:“应该怎么办?”齐国使者说:“楚国三位大夫已铺开所有军队,向北包围曲沃于中,直到无假关,战线长达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集结在北部的鲁国齐国南阳,兵力能这样过于分散吗?而且大王所希望的,是使三晋楚国互相争斗,三晋楚国不争斗,越国就不出兵,这就是只知道两个五而不知道十。这时还不进攻楚国,我因此知道越国大无法称王,小无法称霸。而且雠、庞、长沙等地是楚国的产粮地;竟泽陵是楚国盛产木材的地方。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那么上述四邑就不会再向楚国进贡。我听说,图谋称王而未能成王,至少可以称霸。连霸都不能成功,是因为失去王道。所以希望大王调转军队去攻打楚国。”

于是,越王无彊就放弃进攻齐国,转而进攻楚国。楚国国君楚威王出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越王无彊,全部占取越国及其越国据有的吴国故地一直到浙江沿岸,楚军继而向北在徐州大败齐军。越国从此分崩离析,越国王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以南的沿海,臣服朝拜楚国。

为政举措

越王无彊在位时期,派兵北伐齐国,西征楚国,和中原诸侯国争强斗胜[2],最终导致越国覆亡。

历史评价

司马贞《史记索隐》:“后不量力,灭于无彊。”[3]

史籍记载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家庭

兄弟

  • 越王无颛,古本《竹书纪年》称菼蠋卯,是战国时期越国的君主,无余死后继承为君主,前360年至前343年在位18年去世。

儿子

  • 玉(见《吴越春秋》)
前任:
无颛
战国越国君主
前342年─前306年
继任:
无,最后一任

参考资料

  1.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
  2.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
  3.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国学网